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安电视监督节目记者被官员“盯梢”,媒体:典型的底气不足

王恩亮/齐鲁网
2017-06-07 18:03
舆论场 >
字号

6月6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微信群聊天记录截图显示:有记者在户县采访时,疑似遭到当地干部的盯梢! 据了解,有人将记者驾驶车辆的车牌号、就餐地点、行走路线等发到上述微信群里,以此提醒各地领导片长,督促各村做好所有工作。(6月7日《华商报》)

西安电视台的《每日聚焦》,是西安市委书记力主推出的一档舆论监督栏目。该栏目开播半年多来,以记者暗访为主基调,发挥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按说,这档栏目的含金量就在于记者暗访,它就犹如一双随时出现的眼睛,监督着每位干部的一举一动。它的最大好处是,不动声色且无人知晓,这不仅能监督到受监督者的平时工作状态,更能起到暗中督促他们干好本质工作的作用。然而,当记者暗访遭遇当地干部盯梢和泄密,就等于让这档栏目的监督作用消失,它会在泄密中,让每个可能受监督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调整工作状态,及时修补工作漏洞,并把严重问题隐藏起来,打造成不折不扣的“外面光”。

很显然,当地干部盯梢暗访记者,无疑破坏了《每日聚焦》栏目特有的“暗中监督”这一游戏规则。它不仅会让这档栏目失去含金量,更会让受监督者降低问题风险。

那么当地干部为何热衷盯梢暗访记者,并乐此不疲在内部群通风报信?

在笔者看来,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单位领导得到消息,示意下属去干。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公务员队伍中,不管谁在工作上出了问题,到了问责时都要追究第一责任人。单位领导显然是第一责任人,为了不被下属为自己捅了娄子,最保险的办法当然莫过于通过通风报信进行预防。

其二,为了共同应对,当地干部间自发形成的一种潜规则。也就是说,因为这档栏目的记者常到该县进行暗访,在草木皆兵中,早让他们产生“忧患”意识,并集结成“命运”共同体。于是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便形成了互相盯梢、互相通风报信的潜规则。

不管是哪个原因促成这一事件,暴露出的都是当地干部对自己工作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既包括自知不作为或漫作为,也包括因敬业不够担心工作没做好,于是才导致不敢坦然面对记者暗访。其实说到家,这一不自信是平时没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带来的后遗症,是典型的底气不足。由此可见,他们用应对暗访非但根治不了这一后遗症,反而会更加底气不足,需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原标题为《 王恩亮:“盯梢暗访记者”莫成通风报信的潜规则》)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