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梵天东土与并蒂莲华:到浙博对比看印度与中国的古代雕塑

浙江省博物馆
2017-06-10 11:46
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古代艺术 >
字号

即将于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选取了300年的时代断面,以中国求法高僧法显前往印度的时代和义净回到中国的时间为坐标,从中印两国的历史发展状况看雕塑艺术的发展。展览将展出展品140余件(组),以中印两国石刻造像为主,含少部分陶质造像和铜造像,分为印度雕塑艺术和中国雕塑艺术两大部分展示。

唐朝玄奘、义净西行路线

公元400-700年是中印两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印文化交流最活跃和重要的时期。除大唐玄奘外,还有东晋法显、大唐义净两位求法高僧游学印度,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浙江省博物馆即将举办的“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选择这300年作为展览的时代断面,以中国求法高僧法显前往印度的时代和义净回到中国的时间为准,从中印两国的历史发展状况看雕塑艺术的发展,分为印度雕塑艺术和中国雕塑艺术两大部分。

印度雕塑艺术

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4-6世纪初)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统一大王朝时期,自旃陀罗笈多一世(Candragupt I)开始,到沙摩陀笈多(Samudragupta)和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期达到鼎盛,几乎征服了整个除印度南端一些小王国和西北喀什米尔外的印度大部分地区,横贯东西海岸。

5-6世纪 Buddha on Votive Stupa供养塔上的佛像(印度北方邦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

5-6世纪 Ganesa with Attendant 象头神迦纳什像(印度古吉拉特邦巴罗达博物馆及美术馆)

可以说,其艺术风格超越了笈多王朝的政治版图,透过古代西北印度进入中亚和中国地区,向南进入德干高原和南印度,通过海路进入东南亚,来到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发展。

笈多艺术的出现(4-5世纪初)

4世纪,北部印度地区基本笼罩在贵霜王朝异族艺术的氛围下,笈多王朝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艺术风格的创立还要假以时日。这一时期的石刻造像身体孔武有力,身姿直挺,表情肃穆,气势威严,袈裟肥大,衣褶重叠。 

不过,新的笈多样式已经初露端倪,最明显的特征是:佛陀像由犍陀罗式的波浪发髻或者贵霜式的光滑肉髻变成了真正的螺发。这种螺发后来成为笈多艺术造像的标志之一。

笈多时期雕塑艺术的繁荣(5-6世纪)

5世纪 Musician in a Gavaksa乐人像拱门构件(印度拉贾斯坦邦科塔政府博物馆)

5世纪以来,笈多王朝形成多个艺术中心,从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艺术中心摩菟罗(Mathura)开始,笈多艺术向东传到摩竭陀地区,出现了萨尔纳特、菩提迦耶、帕特纳等艺术中心;向南影响到东摩尔瓦地区,有桑奇、乌德雅吉里、伊蓝、德伽等密集的艺术中心;向西有萨玛拉季等艺术中心。

5世纪 Leogryph怪兽像(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笈多王朝时期创立了印度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并运用于艺术创作中,这一时期印度教造像得到极大发展,尊神众多,身体匀称、气质高雅;佛教和耆[qí]那教造像虽然数量不及,但更能体现出笈多艺术的精神追求、沉静气质,形象超然智慧。

5世纪 Sita in Pensive Mood悉多思惟像(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5-6世纪 Bodhisattva菩萨像(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威尔士王子博物馆)

衣纹不再具有写实的效果,袈裟紧贴身体,通过均匀的条棱线条表现衣物的褶皱,多用红色砂岩。陶质造像和铜造像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5-6世纪 Buddha佛立像(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6世纪 Head of Damsel少女头像(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后笈多时期(7世纪初)

6世纪以后,随着笈多王朝的崩溃,各个地方势力和外来入侵势力纷纷建立独立政权,后笈多王朝退回摩竭陀地区勉强维持,到7世纪中期基本消失。后笈多艺术完全进入了本土特色发展时期,地方特色明显,逐渐出现了繁缛之风兴盛、古典主义精神逐渐减弱的趋势。正是在这一阶段,由于海陆交通的畅通,笈多艺术的风气得以更广泛地向外传播。

中国雕塑艺术

在中国,这段时期属于南北朝至唐初,从北方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到北魏(386-557)统一北方,南北朝格局形成,不同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大割据、大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纷乱时代,是走向隋唐统一的重要时期。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国家政权和世俗信仰的结合日趋深化。与此同时,中国佛教艺术在吸收印度、中亚、东南亚等地艺术的基础上,明确开始了本土化的进程,为中国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盛唐艺术的先声。

北魏(386-534)交脚弥勒菩萨像(河北博物院)

随着丝绸之路的影响,汉化佛像的出现,海上交通的发展以及南北政权的互动等,佛教艺术中心在各地纷纷出现,如山西云冈,河北定县、曲阳、邺城,山东青州、诸城,河南洛阳、巩县,陕西长安、耀县,江苏南京,四川成都和甘肃等,遍及全国。由于政权更迭,政治中心转移,艺术中心往往也随着贵族集团的迁徙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变化。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艺术风格或审美取向的转变。政治中心以外的地区,艺术的区域性逐渐发展起来,构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全景图。

南北朝艺术之先端(400-493)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439),甘肃、河北、陕西等地的多个地方政权均盛行佛教信仰,其佛教以及佛教艺术的传统成为北魏早期艺术创作的源泉。自北魏迁都平城(398)至统一北方(439)以来,佛教以及佛教艺术不断对这个新兴的政权产生影响。

北魏延兴五年(475) 佛立像(河北博物院)

北魏早期造像主要受到河北、西域、凉州、平城等地佛教造像的影响,直到迁都洛阳之前(493)。迁都后,北魏开始实行汉化政策,佛教艺术受也开始了汉化的进程,形体清隽、褒衣博带的形象广为流行;南朝佛教艺术受到海陆两条丝路的影响,从四川向北走河南道与西域联系是陆路的重要线路。海路的主要路线是通过越南、斯里兰卡影响到广东、山东等地区。

北齐永明元年(483) 无量寿佛造像碑(一套四件)(四川博物院)

北魏洛阳时期至隋代(5世纪晚-618年)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北魏迁都洛阳后,艺术中心由平城转移到洛阳,像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的造像、永宁寺泥塑像均是皇家艺术水平的代表性作品,而在山西南、陕西关中、河北、山东、甘肃陇东等地区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地方艺术风格。

北魏熙平元年(516) 佛面(洛阳博物馆)

东魏天平四年(537) 智徽造观音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到东西魏分裂,北齐、北周建立,北方艺术出现了明显的地方化特点。这时期北朝的艺术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中国艺术本土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北齐时期山东青州、诸城两地的造像开始出现笈多艺术特点。

北齐(550-577) 佛立像(青州市博物馆)

北齐(550-577) 菩萨立像(诸城市博物馆)

南朝造像保存数量不多,以四川成都近年来发现的石造像最具代表性。589年隋朝统一中国,但是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处在向唐代成熟期过渡的阶段,仍以北朝风格为主。

北周天和五年(570) 马法先造释迦像(西安博物院)

隋开皇四年(584) 董钦造阿弥陀像(西安博物院)

走向盛唐(618-700)

唐调露年间(679-680) 菩萨坐像(龙门石窟研究院)

随着中国的统一与政治稳定,佛教雕塑艺术进入繁盛时期,初唐已经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气质:风格成熟稳重,人物形象饱满生动,装饰日趋华丽精美,标志着佛教雕塑艺术成熟期的到来。中外海上贸易的发达和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印度、中亚及东南亚艺术的到来敞开了大门。

唐调露年间(679-680) 力士像(龙门石窟研究院)

【展览信息】

“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

时间:2017年6月15日-9月10日

地点: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展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