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缘看世界》:新世纪到来之际,谁是世界的中心?

温骏轩
2017-06-17 09:49
思想市场 >
字号

[编者按]

自2009年7月起,温骏轩用笔名“鄙视抢沙发的”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版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广受读者关注,8年来点击量超过1700万次,回复超过10万条。后受邀加入中国国家地理“地图会说话”系列丛书,以《谁在世界中心》为题出版。在书中,他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本文为《谁在世界中心》一书书摘,澎湃新闻经出版社授权刊发,注释从略。

《谁在世界中心》书封。温骏轩著,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6月。

从几何原理来看,在地球这样一个球状结构的表面,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声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像死海、复活节岛等地,都曾经因为它们拥有的所谓神秘现象,被称为“世界的肚脐”。不过,如果仅把“中心”二字理解为“肚脐”这种更多带有象征意义的中心点,那么对这个称号感兴趣的可能只有当地的旅游业者了。很显然,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中心”,应该更类似于人体中的“大脑”,即谁才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者。

对于世界中心的地位,中国人应当拥有更强烈的渴望。这不仅因为中国人自古以“中央之国”的子民自居,更源自近代中国在打开国门之后的失落感。幸运的是,我们正处在中华文明的复兴阶段。因此我们也非常有必要站在地缘和发展的角度,看看中国如果想回到世界之巅,会面临什么样的地缘格局。

“地缘”一词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政治捆绑在一起,用来服务于国家利益。地缘博弈经常以国家之间的斗争,尤其是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地缘”的概念并不能等同于地缘政治,或者说地缘政治只应该是地缘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不应该是最基础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其中的区别却很难分清。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历史看起来总是由那些政治家以及服务于政治家的军事家所书写的。而所谓的地缘博弈,也的确经常以国家之间的斗争,尤其是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事实上,“地缘”一词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政治捆绑在一起,用来服务于国家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对现代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人——麦金德、马汉、斯皮尔曼三个人及其学说做一个简单介绍。这三位地缘政治家分别从欧亚大陆、海洋以及海陆结合的边缘地带,对世界的地缘格局做出了解读。尽管他们的学说更多的是为了印证西方国家在这个世界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了解基本的地缘政治概念,并用它为中国的崛起推演出一条路线。

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岛

说到地缘,一定要先提到现代“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人——麦金德。这位英国的地理学家、地缘政治家于 1904 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首次从全球的角度解读了地缘政治学,而在此之前,欧洲人往往习惯于将目光锁定在欧洲大陆。即使他们已经瓜分了全世界,也更多的是将欧洲以外的地区看作利益区,而不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托勒密地图。本文地图皆为《谁在世界中心》一书插图。

麦金德从世界整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面积是最大的,被称为“世界岛”,美洲大陆是另外一个岛屿,澳大利亚则是较小的一个岛屿。由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主要政治、经济力量的集中地域,也是人口众多、面积庞大的连贯性区域,加之欧亚大陆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诞生地,因此,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发展的地理枢纽地带。

麦金德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下面几句话:“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这其中所提到的“心脏地带”就是指西起东欧平原、东至东西伯利亚高地、北临北冰洋、南达伊朗高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或称之为“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如果你仍对这一地理范围感到陌生的话,那不妨在脑海中构想一下苏联的地图,将之再加上蒙古、伊朗、阿富汗和中国的西北部就差不多了。这一中心地区的显著特点就是,在将北冰洋视为一块冰封之地的前提下,整个区域都不与海洋相接(因此在脑海中画地图时,需要将上述国家的沿海低地去掉)。除了北部的亚寒带森林地带以外,一般来说是十分适合游牧者活动的。

心脏地带的外围,是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的“内新月形边缘地区”。这一区域的地理特点是陆海兼备,既有宽广的腹地,又有漫长的海岸线。同时,游牧民族凭借强大机动优势,能够渗透至此并产生影响。这一区域主要包括面向太平洋的东亚、东南亚季风区,面向大西洋的欧洲,以及被印度洋包裹的南亚次大陆。另外还有一个本身气候条件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相合,却又因临海而被划入边缘地区的区域,包括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半岛、新月沃地,以及北非的沿海地区。麦金德认为,上述四大板块大体可以对应:佛教(如果认为中国人也是佛教徒的话)、基督教、印度教,以及伊斯兰教四大宗教区。

以上那些置于游牧力量影响范围之外,只能凭借海路抵达的区域,包括英伦三岛、日本、美洲、澳洲、南部非洲,甚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区域在内,则被划为“外新月形地区”。

应当说,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概括成“世界岛”,以此来解释陆权时代的历史和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这是很有道理的。需要着重说明的有以下几点:

1. 历史上“东欧”的地缘政治范围一直处在变化当中。比如苏联时期,“东欧”的范围就包括了许多位置不在东欧的所谓“东欧国家”。这个概念最原始的指向,应该是游牧势力在欧洲所能覆盖的干草原地带。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水资源丰富的欧洲游牧区,基本已经被开发为连片农业区了。俄国人也取代之前的游牧者,成为心脏地带的控制者。也正因为俄国人在沙俄和苏联时期所做的“努力”,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东欧与地理意义上的东欧平原,以及苏联的欧洲部分大体相对应。

2. 非洲由于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应该分成两部分 : 一是北部非洲,或者说阿拉伯非洲 ; 二是南部非洲,或者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在整个古典时期,即使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穿越撒哈拉大沙漠进行有效交流,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实际对“世界岛”文明有直接作用的地区仅为北部非洲,南部非洲则更像是一个地缘孤岛,只是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才真正被文明所影响。所以准确地说,宽广的“世界岛”内的非洲,限定在北部非洲更为准确。

另外,由于北部非洲地处地中海的南部,与地中海北部的欧洲,以及东部的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地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麦金德的欧洲中心观,他认为欧洲的南部边界应该是在撒哈拉沙漠,而不是地中海。这也意味着整个地中海沿岸地区,在“世界岛理论”中被视为欧洲的一部分。不过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在围绕地中海的博弈当中,欧洲人一直面临来自东、南方向的挑战。比如希腊时代的波斯帝国、罗马时代的迦太基。今天这一区域被伊斯兰文明所整合,也正是这一地缘关系的体现。当然,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地缘关系的确非常近,历史上一直在相互影响着。有鉴于此,在从更高视角看问题时,我们可以用“地中海文明圈”这个中性标签,来将欧洲和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划在一起。

3. 欧洲中心观的另一个影响,是麦金德将欧洲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东欧平原视为统一心脏地带,乃至整个世界的关键地区。然而在整个古典时期,游牧民族的统一战争往往是自东向西的,也就是从亚洲游牧民族的发源地——蒙古高原所发起的,例如被称作“上帝之鞭”的匈奴人在公元5 世纪时对欧洲的那次入侵,以及在欧洲大陆中心扩张最为成功的蒙古帝国。

麦金德和欧洲人并没有忘记这些被称为“黄祸”的亚洲力量。只是基于欧洲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他有理由认为东欧平原已经不再是亚洲人入侵欧洲的跳板,而成为欧洲人控制世界的钥匙了。不过如果要用这一理论解释过往的历史,或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在东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控制“欧亚大陆心脏(中心)”地带的关键也许就变成蒙古高原了。

4. 麦金德在最初的理论中并没有将青藏高原整体包括进去,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在古典时期基本上只对东方的历史进程起过作用,所以作为西方人的麦金德这么做也正常。今天,当我们不再忽视东亚和南亚的地缘政治力时,这个影响两大边缘板块力量对比的高原,就必须作为心脏地带的一部分被考虑进去了。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学说是现代地缘政治的开山之作,他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陆地帝国是蒙古王朝和俄国。此外,它不仅解释了欧亚大陆之前的历史,也为当时欧洲的政治家们找到了征服世界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德国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从地缘博弈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欧洲大陆中部的德国都联合了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发动进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在麦金德的理论提出之前,欧洲还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以位于西欧平原的法国为起点,向东做过类似的努力。

德国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日耳曼人不够强大,而是孤悬于欧洲大陆以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保证欧洲大陆的平衡,并不愿意一个强大的欧洲出现。事实上,当英国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所有领土之后,它的基本国策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地缘位置虽使英国无望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却让它有机会透过海洋,将视线投向另一片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海权强国。

作为英国人的麦金德提出“欧亚大陆枢纽”的初衷,是想提醒英国人注意欧亚大陆的潜力,并从海上找到遏制大陆力量的方法。

不管麦金德的动机是什么,在美国兴起之前,他的理论的确解释了欧亚大陆上的许多问题。如果“世界”的范围仍然只限于麦金德所划定的“世界岛”,德国人便很有可能会获得成功。他们在“二战”中已经将整个西欧地区收入囊中,并且突入东欧平原的中心,与苏联人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展开争夺。如果不是被美英两国所组成的海洋国家联盟阻击,德国人很有可能已经成功了。

以美英为代表的海洋国家成了苏联的盟友,并与后者一起赢得了战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它们其实是很愿意德国将矛头对准苏联的。不过当德国人有望将整个欧洲统一,并有可能据此成为欧亚大陆的霸主时,海洋国家才意识到,这样的局面并不符合它们的利益。

最终的结果是:“世界岛”上的人为了这所谓的世界霸权而争得你死我活,蓦然回首,却发现世界的中心已然转到了美国。当然,如果东西欧真的能够和解,并非没有可能将形势逆转,但正如英国原来所做的那样,作为海洋国家的新领袖,美国也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拥有海洋就拥有世界

三叶草地图。

麦金德的学说如果单纯用来解读“世界岛”上的地缘政治,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不过自大航海时代起,海洋就已经成为大国角逐的主战场。在他之前,美国人马汉已经提出了“海权论”(1890)。作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道理。以下是“海权论”的主要观点:

1.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2.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谁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3.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谁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美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洋国家的立国之本,其最大的战略作用就是控制世界的物流路线。我们知道,大航海时代之所以能够让世界迅速从古典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让海洋成为全球交流的平台。海洋不仅为各大洲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更让海运成了世界主要的物流手段。从地缘交流的角度看,即使忽视海洋在运量、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仅就海路畅通提高诸板块之间交流的效率(很多板块之前甚至是零交流)而言,也足以促进世界经济和技术的突飞猛进了。

因此,在以海洋为纽带掀起的全球化浪潮中,那些连接各大洋及内海的海峡,包括人工开挖的运河,就成了重要的战略要点。依靠陆地的力量来控制海洋会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更何况这些海峡两侧还能够提供优良的港口,为海上力量的外延做支撑。

然而,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正统治世界。因为即使占据了这些战略要点,这些海峡本身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战略纵深来保护自己,其自身也很难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对抗外界的威胁。这就好比新加坡可以依靠马六甲海峡航线而富甲一方,但如果爆发军事冲突,在没有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它将很难自保。这种情况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新加坡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还能够获得英国的支持。

也就是说,这些海峡和运河能否成为有利的地缘力量,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的海洋实力有多强。而发展海洋实力,又需要你在陆地上拥有足够强的地缘实力做基础。这种地缘实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足够长的可供利用的海岸线,也就是深水不冻港的海岸线;二是足够大的疆域以供发展;三是足够多的人口基数,或者说地理环境能够供给足够多的人口。

从这三点来看,美、中、俄、欧(俄国欧洲部分除外, 且暂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来看)都是符合条件的海洋实力强者。从海岸线的角度来看,面向太平洋的中国、面向大西洋的欧洲,以及左右逢源的美国都拥有足够的深水良港。俄罗斯虽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都没有足够的优势,但它拥有可以从三个方向(包括北冰洋)出击的地理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让其他国家在考虑海洋实力均衡时难以忽视它的存在。

人口数量来说,上述地缘政治板块中人口最少的是俄国,约1.4亿左右;其次是美国,3亿出头;欧洲的人口则有7亿多。中国的情况就不必说了,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比上述三者加起来还要多。作为一个大国,拥有亿级数量的人口是一个必要条件。

除去这四个板块,印度是另一个具有海洋潜力的国家。在人口和海岸线上印度的问题都不大,唯一与上述四个板块存在差距的便是国土面积,仅约298 万平方公里。不过这些绝大部分都是适合居住的土地,否则印度也不可能养活数量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印度的另一个优势则是能够在印度洋上一家独大,与之相比,美、中、俄、欧都会在同一片海洋上看到可称竞争对手的地缘力量。这一点足以弥补印度国土面积的不足。

上述因素,作为当今海洋霸主的美国,心里肯定是有数的。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想保持或争取在那些战略要点上的优势,就必须正视其他几个具有海洋实力的国家。这促使美国一方面谋求在经济实力上保持绝对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积极在欧亚大陆上寻找合适的地缘政治区进行合纵连横,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分化欧亚大陆的地缘力量,以取得相对的地缘优势;二是在欧亚大陆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反过来巩固它的海洋力量及中心地位。在这种局面下,美国人就需要新的理论以指导自己的地缘战略了。

发现边缘地区的力量

四海总图。

如果说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的话,那么对于拥有全球视野的美国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的理论就必须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以海权立足的国家,美国并不敢轻视欧亚大陆的能量。

在1942 年,正当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美国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领袖时,地缘政治的另一个重要奠基人斯皮克曼适时地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 谁(无论以武力还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

2. 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3. 谁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最强有力的挑战者。

在“边缘地带理论”中,斯皮克曼将麦金德定义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边缘新月形地带”的地位,提升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地缘力量。换言之,他认为这两个能够将陆权与海权完美结合起来的地区,才是欧亚大陆最具潜力的地区。不过,斯皮克曼提出这个学说的目的,是想证明美国才是世界的中心,即美国可以通过对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控制,进而遏制欧亚大陆的地缘力量。而在此之前,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应当说,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政治学的基础。美国基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控制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因为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则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西欧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

美国这一战略的最初目标是为了对抗苏联,毕竟在1945 年之后,这个欧亚大陆中心地带霸主的实力达到了巅峰状态。尽管在重视海权的美国人看来,麦金德的理论有些过时,但现实促使他们仍尽全力消除陆权的最后反扑。最终,美国通过冷战,将苏联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之所以美国在冷战时期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欧亚大陆两个边缘地区的威胁,是因为它仅考虑了地缘方面的原因,认为这两个孤立于欧亚大陆两端的“边缘地带”并不可能真正联合起来,佐证便是在“二战”时期,以欧洲为基地的德国和以中国为基地的日本所进行的那次“结盟”被证明是失败的,双方并没有办法进行实质上的合作。

事实上,麦金德最终也提升了海洋的战略地位,并对自己的理论做出了修正。1943 年,他又提出了一个“大西洋统一体”的概念,把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包括在一个单位中。这样做的目的看似是对边缘地带理论的认可,实际上还是在强调英国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个体系中,英国是当仁不让的地缘中心。只可惜他的这种论证方法仍然无法突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最起码它对太平洋的存在过于轻视。

我们应当认识到,除了地缘中心无可避免地转移到美国之外,所谓“大西洋统一体”概念在20 世纪后半叶的确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个体系最终战胜了以苏联为代表的“欧亚大陆中心统一体”。然而历史总是在不断地进步,这两大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地缘博弈的主角,并且诞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其根本原因在于西太平洋的地缘力量受到了压制:日本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成为一个不具攻击力的所谓“和平国家”;中国还处在崛起前的实力积累阶段。当新的世纪到来之际,仅仅将着力点放在大西洋已经显得过时了,无论是从旧有的势力代表——美国,还是从新兴力量的代表——中国的角度来看,太平洋的地缘力量都将超越大西洋。甚至之前一直处于配角地位的印度洋和北冰洋也已经开始独立体现出它们的地缘潜力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一下旧有的地缘格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