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电视节|要小心IP热的泡沫,改编的难度不亚于原创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2017-06-14 16:2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6月13日,第23届上海电视节上,本届电视节电视剧评委会主席毛卫宁、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腾讯视频总编辑王娟、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国家一级编剧王丽萍等行业人士齐聚“白玉兰论坛:中国电视剧如何体现文化自信”,探讨中国电视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文化自信等议题。

今年大热剧《人民的名义》的导演李路表示,文艺作品要体现创作者的担当和自信,文化自信和自觉是根植在每个文艺创作者内心里的,而只有创作与时代结合的、温暖人心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展示文化自信。

而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则从播出平台方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选片上对于“文化自信”的种种要求。王磊卿提出,东方卫视播出的高收视剧,尤其是古装剧,都是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中的,体现的是文化自信。其中视觉上的唯美表达来自于中国传统审美的熏陶,精神内核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在现实题材上,卫视则追求温暖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的社会方方面面,引发大家共鸣的现象和共鸣。

在选片上,他谈到如何避免选片失误。首先是作品自身要有文化属性。“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正剧的要求。”王磊卿一再重申这一点。他表示要警惕“伪文化电视剧”:“每年收到很多所谓历史名人的电视剧,除了名字和名人相关,其实故事就是个狗血剧。第二:伪现实剧,现在什么社会话题热门,就把这个做成剧,骨子里还是玛丽苏的东西。第三还有伪正剧,为某些宣传时间节点而做剧,说是主旋律,其实内容粗制滥造。”

慈文传媒的董事长马中骏则从文化输出的角度谈了文化自信:“只要有自信,走出去是自然的事。”他认为在当下,在国内,文化自信体现在社交媒体上文艺作品如何与当下接通。在国外,文化自信体现在好的影视作品走出国门,“最深刻的表现是,我们的作品被国外的字幕组翻译做盗版。《楚乔传》开播几集,已经被国外字幕组翻译,流量上千万。”

YouTube上的英文字幕版《楚乔传》

这个关于盗版和字幕组的讨论,引起了在场很多记者的注意。论坛后,澎湃新闻记者约访马中骏,从文化输出开始,聊了聊国产影视剧的当下与未来。

【对话】

谈海外盗版字幕:你不让别人拿,没人看啊

澎湃新闻:论坛上大家聊到文化自信,你提到在文化输出方面,我们很多剧已经走出国门,有许多国外的字幕组在积极地翻译我们的影视剧作品。你也提到这是盗版行为。那你觉得将来我们该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盗版行为,去争取我们在国际市场应有的利益份额?

马中骏:作为一个版权拥有者,我肯定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盗版,我自己的东西被人偷,这肯定是让人不舒服的。这是第一立场。但第二立场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产品通过这样一种特别的渠道输出自己的文化,应该自豪。

假设我是国家文化政策的指导者,这样的现象,我反而不会去“堵”它,让它去传播,因为要把它“养大”,你不让别人拿,没人看啊,文化作品相当多是快消品,必须在当下进行孵化和传播。你阻挡不住这种文化输出。等“养大”之后,我们就能获得很好的版权收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在跟国外进行影视合作的时候,他们通常要求里面有他们熟悉的面孔。这样作品才能在全世界进行销售。美国的许多演员面孔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熟悉,中国的面孔还没有为全世界所熟悉。但如果通过这样的现象使得全世界都熟悉我们中国演员的面孔,那未来中国演员就能够在国外的作品,在合拍片里做主角。就不会出现《长城》这样的情况,一个中国故事,老外的面孔。中国人也不买账,外国人也不买账。谁去做这个产品,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这样的尴尬刚好被“国师大导演”碰上了。所以在文化的走出去这方面,让全世界熟悉中国面孔是非常重要的。

马中骏

澎湃新闻:论制作,欧美领先我们很多年;论题材,日韩剧在特定政策和文化语境下都可以做得更尖锐。那相比起来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去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马中骏:我们在表达上也许有一些限制,但还是有很多题材我们是没有限制的。国际上大家会喜欢我们的影视作品的什么?第一肯定是庞大的中国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用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有这么强购买力的中国市场,他们当然要看重。第二个我们也有不少题材是世界共同的,尤其在全球化、扁平化的时代,很多年轻人的喜好是相似的,越年轻越相似,为什么动画片最没有国界,就是这个道理。反之随着大家年龄增长,你的社会经验的丰富,文化的壁垒越来越深。在年轻向的作品中,全球化、扁平化的趋势是明显的。在这一块里,中国的文化作品走出去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楚乔传》,外国年轻观众发表的评论、弹幕,跟中国年轻观众发表的评论、弹幕,相当多是非常接近的。

澎湃新闻:针对年轻群体的作品,市场上明显的趋势是“轻质化”内容,娱乐性和商业性强,内容本身比较“浅”。有不少评论中,对年轻人观看这样的作品是担忧的。你认为呢?

马中骏:我举个例子,日本漫画和他们的“口袋书”,与日本民众特别忙碌的快节奏生活有关系,在电车上人手一本“口袋书”,很方便。在中国,因为手机等移动端的发展,很多阅读和观看行为是在手机上完成,网络文学的发展迅速包括短视频的市场兴起,和这个观看方式是有关系的。过去没有电视的时候,大家去电影院,当有了电视后,大家习惯在电视上观看内容,那电影院的内容一定要更不一样一些。也许是视听上更强的刺激,也许是社交的功能。而移动端的时代,受众社交的功能也可以满足了。工具的改变,影响内容的改变。我们要研究的,不仅是内容的变化,更要研究承载内容的载体发生的变化。

谈影视改编:有技术壁垒的IP,硬改会被粉丝骂死

澎湃新闻:对比正统文学的式微,网络文学是崛起的。而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娱乐化属性很强,抄袭之声也不绝于耳。现在的很多讨论中,对于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是存在一些质疑。这些年影视市场上这类作品的改编多,文学经典的改编作品少,这个现状你怎么看?

马中骏:这个也可以说到工具的变化,使得传播方式变化。精英化的写作,和大众化的写作,他们是不一样的。在最初的网文创作中,其实商业化程度没有那么深,但创作过程中,它产生了粉丝,粉丝的反馈形成了对作者的影响,形成了集体创作。创作方式就发生了改变。过去我们写作都是闷头写,都是发表之后,读者来信给予反馈。这和网文的当下互动是不一样的。这种写作方式也许不那么沉静,但不代表现在没有沉静的写作者,也许他们是小众的,但他们是存在的。精英文化必然是小众的。就像现在也有人拒绝手机,拒绝互联网,也有年轻人离开喧嚣的都市,回归田园,去过隐居生活。将来文化的选择应该会越来越多元,没有高下之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文化状态,才是正常的文化状态。

《楚乔传》剧照

澎湃新闻:早年慈文购入大量武侠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可以说是IP的先行者了。而现在大量大IP已经被瓜分完毕,你觉得接下来IP热会走向何方?

马中骏:真正有价值的才能叫IP,第一它有没有长盛不衰的粉丝群体的关注,第二它传播度上的长尾效应究竟如何。这是IP购买者要考虑的。

然后还要考虑你买的IP本身有没有改编成影视的可能。也许有的IP的影视改编,它是有政策壁垒的,审查通不过,为了过审,大幅度改编它的特质,那它还是那个IP吗?粉丝们不接受;还有一些IP它可能是很好的文学作品,但它不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更有一些IP,它有技术壁垒,以现在的特效是做不到的,你硬改会被骂死的。当然现在改不了不代表未来改不了,但这需要给技术发展时间。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IP的转化率是很低的。大家一片追捧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泡沫。你要研究IP本身生命力,改编在IP转化中是非常重要的。改编的难度不低于原创,考验的是编剧对这个IP本身的认知程度,和他的能力。

澎湃新闻:这两年中国编剧被观众骂得挺惨的,不只是改编的能力,编剧本身的笔力不足,都是观众吐槽的点。在你看来,中国编剧群体中,能够达到你心目中的水准线的人多吗?

马中骏:一些老编剧,刘和平啊,高满堂啊,他们是有坚持,有底蕴,有功力的。而且他们甘于寂寞,甘于清贫,对于金钱的诱惑能够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我是很佩服的。他们的作品是花时间锤炼的,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不同的产品,由不同的人来做,你要写历史大剧,你去请小年轻编剧肯定不行,压不住,一定是请这些老编剧。你要写当下生活有自己思考的作品,找周梅森这样的没错。但你要写青偶题材,那一定是找小朋友们,他们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是有感受的,这就是他的生活,可能有一些稚嫩,但这就是他的理解,我们要允许这样的稚嫩。

澎湃新闻:说到改编,现在有一股翻拍片热潮。比如之前一批翻拍日剧的作品,效果不如预期中那么好。

马中骏:翻拍特别难,翻拍需要研究整个的国民性。比如翻拍日剧,尽管都是东亚文化圈,看似有一些趋同性,但日本反映他们当代生活情感的、反映他们小资产阶级的苦恼,是我们中国当下还没有企及的生活。我们看美国一些反映他们当下生活的作品,那些对资本的焦虑啊,中产阶级的苦恼啊。我们有很多人喜欢,但那不是中国普罗大众的生活状态。如果放在电视黄金档来放,受众群是不对的。所以这个翻拍很容易失败。过去墨西哥做的《丑女无敌》,在中国的改编版是火的。那个IP的文化土壤和我们当时是接近的,如果本土化做得好,是能引发共鸣的。因为当收入水平一致时,苦恼和问题也是一致的。反而漫画改编的成功可能,比影视翻拍更高。因为漫画是纯虚构的,像以前柴智屏做《流星花园》,能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流星花园》剧照

谈受众需求:鲍鱼鱼翅不见得大家都爱吃

澎湃新闻:这两年网络平台付费趋势很明显,有关付费的争论很多,其中一种就是认为付费会促使网络影视剧内容走向精品化方向。你怎么看?

马中骏:这个东西两说的。首先是你的题材是不是付费会员想要的。虽然大家都想吃好吃的,但众口难调,鲍鱼鱼翅也不见得大家都爱吃。还是要精准地了解你的会员要什么,他的消费水准是怎样的。你给他这个年龄段,这个文化层次里最好的内容,就好了。就跟买衣服一样,你们年轻人买衣服,一个品牌再贵再好,它是老年人穿的,这跟你也没关系了,你穿了你的同学们会觉得你奇怪。有的时候大家说好坏贵贱,其实说白了只是需求不同。

应势应运而生,这个很重要。上周我们去美国看一个现在很火的综艺,CBS做的。是一个嘻哈黑人歌手和一个白人老太做饭的脱口秀,我的朋友当时就跟我说:马先生你知道吗,美国现在的文化产品,只要和黑人沾边,全是赚钱的。不管影视、音乐、综艺,都是这样。我问什么道理呢?他说跟赵本山流行是一样的。越是草根老百姓喜欢的,越是大众化。当然我们也有精英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在未来是很重要的,将来的市场会越来越细分,不能说某一种文化才是好的,都好,不一样的好。

澎湃新闻:慈文在网大(网络大电影)方面也有新的计划,那很多调查都显示网大的受众相对女性主导的电视观众,男性的数量是很庞大的。那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男性向的网大作品?

马中骏:一定会有很多女性观众也是网大的受众。为什么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网大都是男性?第一,擦IP的边,很多作品挺low;第二,擦政策的边,名字很黄很暴力,但其实内容尺度没有多大。会吸引一些男性,尤其是文化层次偏低的男性观众好奇,然后点进去看。

在我们做的网剧《暗黑者》之前,网剧很多都是段子剧,投资是低廉的,制作是比较简单的。《暗黑者》之后,网剧开始往大投资、精品化的方向走了。网大也是一样的,需要一个爆款,出了爆款之后,各方制作者们的投入就会加大了。

《暗黑者》第一季剧照

澎湃新闻:有人预测,2017年之后,中国影视市场的资本热会逐渐退去,目前国内文艺政策上也有整治过度娱乐化的趋势。对于未来,你会有一些担心吗?

马中骏:没有。过度娱乐化后,会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包括各种各样的“黑化”,举个类似的例子,过去财经媒体曾经对一些上市公司进行“黑化”,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变成赚钱的模式。后来对某些媒体进行治理后,舆论环境就好很多了。所以弘扬正能量的舆论环境是需要的。

“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是一个刚性需求,支柱产业。文化产品一定有它的生长之地,成熟之地,这个过程一定是优胜劣汰,好的往上,坏的往下,正常的市场规律去做出选择。

    校对:王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