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是孩子太矫情,原来是到了完美敏感期

杨逸
2017-07-22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在追求完美的时期,任何他认为的不完美都很难被接受。 成人往往很难理解,会觉得孩子太作太矫情,这是因为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不一样。 

孩子会有一段让你读不懂又倍感矫情的时期。

妈妈和外婆带着优优逛小吃街,优优看见一家店,师傅在做一种很大的脆饼,妈妈买了一个给优优,优优可开心了,这时妈妈顺手掰了一大块给外婆尝尝,优优见状大哭起来,“不要掰开!不要掰开!”外婆没明白,说:“不哭不哭 ,外婆不吃,都给优优!”优优哭得更伤心。倒是妈妈突然明白了,说:“妈妈再买一块不掰开的,好不好?”优优眼泪汪汪地点点头。

4岁的优优,正处在完美敏感期,不能接受被掰开的饼,被切开的苹果,甚至一张折过角的纸,她都不能接受。因为在孩子的眼中,它们都不完整,因此也就不完美了。这个时期,孩子从关注事物外形的完整与完美,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追求完美的时期,任何他认为的不完美都很难被接受。 成人往往很难理解,会觉得孩子太作太矫情,这是因为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不一样。

就拿优优的大脆饼来说,在外婆和妈妈的眼中,那是一块香喷喷的美味脆饼,是一块大得一个人吃不了,应该大家分享的大脆饼,仅此而已。可是在优优的眼中,她手上拿着的那个大大的热乎乎的脆饼,不仅仅是美味,更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美得就如同一轮满月,妈妈突如其来地一掰,圆形没有了,满月没有了,完美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有不完整的脆饼,味道再好,也让孩子难以接受。

优优妈妈理解了优优的感受,重新买了一个完美的脆饼,从而让孩子得到了满足。也许有的家长认为,这样会不会宠坏孩子,这不就是溺爱吗?基于对孩子高度理解的宠不是溺爱,这种宠满足的是孩子内在的发展需求,能给予孩子精神的富足。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我们都有“再买一个脆饼”这样的补救机会,没关系,我们仍然可以做到耐心地陪伴孩子,倾听孩子把伤心的情绪表达出来。

无论是食物,还是用品,无论大还是小,父母对孩子喜爱的事物不妨多一些观察,平时放慢节奏,不急于代劳,尽量满足孩子的完美需求。孩子这一时期对事物的完整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用心的宠爱也会给孩子留下完美的印记。

作者简介

杨逸,翼展风迎(菩提树屋)家庭教育发展中心创始人,“PPM绘本亲子教养模式”理论创立者。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