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用户信息大面积泄露,小红书别想“踢皮球”

莫开伟
2017-06-15 10: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在小红书购买过商品的客户马琳、李西先后接到过“小红书客服”精确地报出他们在小红书的消费信息,遂根据“客服”指示,分别被骗40087元和18100元。两消费者遭遇被媒体披露后,先后有50名受骗者反映遭受同样的欺骗而共造成被骗资金879163.58元(6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则新闻,无论如何都难让消费者心里保持平静,甚至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在小红书消费的客户信息多则一月余、少则几天就被泄露出去,成为骗子手中的“摇钱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这样下去,有谁还敢将自己的信息留在企业的信息库里?

作为企业,既然要求消费留存相关信息,建立作为企业开发或推介商品的信息库固然重要,这几乎是现代企业生存竞争、扩大客户源泉的重要手段,原本无可厚非。但应肩负其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重任,并将其置于企业生存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加大企业后台信息数据库建设力度、形成企业信息闭环牢牢将消费者信息置于安全地位,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广大消费者充分信赖;反之,则不仅会失去消费者信赖,更会惹上法律官司。这个深刻教训,小红书作为当事企业,不能不做出深刻反思。

当然,话说回来,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是铜墙铁壁,个人信息保护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有失误可以理解,也不可怕,只要“亡羊补牢”,知错就改,还是可以争取到消费者的原谅。而最可怕的是,企业出现了个人信息泄密事件而不重视,不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而是一味自证清白,摆出一幅很无奈的样子;或麻木不仁,对受害消费者所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那就真的很危险了。

纵观小红书在此次事件中的种种表现,可以说令人难以接受。第一,对消费反映遭遇诈骗之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称进行内部验证与技术排查未发现有批量账号敏感数据泄露现象,将信息泄露归咎于消费者自己的快递单乱扔;尤其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在50名受骗者中,还有16人是在小红书采取“特别措施”之后被骗,这表明小红书所谓的内控排查或流于形式,或根本只是应付舆论和消费者的一种表演而已。

第二,小红书在接受到消费者投诉或媒体披露案情之后,应主动加强与公安、网贷平台等相关机构联系,建立工作协作机制来共同防范借小红书之名进行诈骗;令人遗憾的是小红书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轻飘飘地将这个皮球踢给了公安部门。

小红书消费者信息大面积泄露到底出在哪个环节?虽然真相尚需有关部门调查,但可以肯定地说,小红书无论如何都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来看,一种可能是受到黑客攻击,这虽是客观原因导致,企业也负有赔偿消费者经济损失的责任;另一种可能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比如小红书有“内鬼”非法兜售用户的个人信息,那么企业除负责赔偿消费者损失之外,还应主动配合调查、揪出“内鬼”,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愿小红书能早日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业内其他网站,也应以此事件为镜鉴,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保护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