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出现的5种电信网络诈骗新骗术:共享单车也被骗子盯上了

澎湃新闻记者 张宁
2017-06-20 17:46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互联网电信诈骗新招不断。6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联合360公司在北京举办了《2017年上半年网络诈骗数据报告》暨十大案例通报会,通报了近期全国十大网络诈骗的典型案例,并总结了今年以来各类流行诈骗手法和诈骗趋势。

受害者年龄差异方面,年轻人被骗多,老年人被骗深。  本文图片均来自猎网平台

2015年北京市公安局联合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同推出了全国首个警民联动的网络诈骗信息举报平台——猎网平台,来自该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网络诈骗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网络诈骗危险度方面,虚假兼职量最大,金融理财钱最多;受害者性别方面,人数比例上男性居多,受骗金额上女性被骗数额较多;受害者年龄差异方面,年轻人被骗多,老年人被骗深,即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90后占比最大,但随着受害者的年龄的增长,人均被骗损失也不断增加;网络诈骗劫财方式方面,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65.9%的人听信了骗子的话,对其进行主动转账,“但逼真的钓鱼网站,往往使得受害者损失最大,如金融理财、赌博博彩类,通常是受害者在上面进行大量充值。”360公司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介绍。

受害者性别方面,人数比例上男性居多,受骗金额上女性被骗数额较多。

同时,在猎网平台基础上出炉的这份《2017年上半年网络诈骗数据报告》指出,今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出现了五种新骗术:

一是退款诈骗。裴智勇解释,之前冒充电商客服的退款诈骗,是骗子在得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购买记录后,以购买物品丢失,损害为由,打电话诱骗用户在自己所发送的链接中输入账户、密码、付款密码,以此来骗取受害人的金钱,“新出现的骗局,骗子则是以有质量问题(如衣服甲醛超标)等理由,承诺给受害人退款甚至多倍退款或补偿、再以转账不通过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按照其要求操作,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金融机构贷款,再将贷款金额转账给他的方式进行诈骗。”

二是付款码数字成为新目标,付款码收集者处于整个诈骗环节的第一环,将获得的付款码提供给可兑现的扫码商。

具体情况是,付款码支付时针对商家扫描用户二维码(或条形码)来交易时使用,扫码商通过建立商家与用户的面对面支付场景,来完成面对面付款的交易过程;第三方支付对付款码交易有免密交易上限,一般在1000元或100元以下,因此很多交易都是999元或者99元,用户只有在发生交易后才能知道账户已经扣费;

在完成扫码交易后,扫码商与付款码提供者往往通过虚拟商品交易平台(游戏点券)进行分成完成诈骗。

三是通过“分享” 钓鱼网站进行诈骗。“一般来说,骗子会直接复制钓鱼网址发给用户,而用户根据域名有可能会看出来网站是假的,而在最新的案例中,骗子没有直接发来钓鱼网址,而是先在自己的手机端浏览器打开钓鱼网址,再利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网页分享给用户,这样,用户没法直接看到钓鱼网址而是看到骗子的分享消息,然后点击分享链接,直接付款,导致被骗。”裴智勇解释。

四是网络贷款、共享单车等最热门事件被骗子紧盯。通常做法是,骗子购买搜索关键词,并通过竞价排名使网站靠前,等待受害人主动联系,假客服便对受害者进行诈骗。

五是从代付到亲密付,成为不断被诈骗者利用的新业务。裴智勇解释,机票退改签诈骗是典型的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的案例,以前都是通过ATM机进行转账操作,由于ATM机到账有24小时的限制,骗子把转账过程换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且使用了用户不常使用的亲密付功能。

支付宝的亲密付功能是类似于银行的附属卡功能,有人为亲人、密友开通此功能后,对方在网购消费时,直接从开通者账户中支付,而且不需要开通者确认。目前,“亲密付”的设置额度为100-20000元。

另据澎新闻现场了解,河南焦作网游交易案、湖南娄底倒卖居民身份证案、南京伪基站案、嘉兴市冒充老板案、营口市203 APK诈骗案、北京DDOS敲诈案、福建“莆田12580惠生活”中移动微信公众账号被盗案、浙江金华东阳市出售APP直播软件欺诈案、宁波市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贵阳市某科技公司被入侵案,被公安部门列为目前国内十大网络诈骗案。

截至目前,全国200多个地区的公安机关已通过猎网平台的协助侦破100多起重大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打掉10余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大型诈骗团伙,涉案金额为1.7亿元 。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