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的次贷十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南希:被偷走的安全感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金蓓蕾
2017-06-30 12:4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澎湃新闻  刘筝 制图

姓名:南希·李

职业: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

居住地:美国·新泽西

一个由第一代欧洲移民和第二代亚洲移民组成的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一对努力工作支撑起美国梦的夫妻。生活,就是不断与现实妥协和斗争的过程。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代,也许不能大踏步前进,但只要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向着最终的梦想挪步,总有一天会抵达。

降低对职业发展的期望

作为第二代华裔移民的南希和三个姐妹一起,在与曼哈顿一河之隔的新泽西长大。因为父母在很多国家生活过,经受了多种文化的洗礼,有着丰富的海外旅行的经验,所以南希也很想周游世界,一有机会她就会去外面看看。在苏格兰留学的时候,她遇见了一个后来成为她先生的意大利小伙卢卡斯。毕业后,她跟随他去了意大利,并开始在那儿一边学习意大利语一边教授意大利儿童英语。次贷危机爆发那会儿,远在意大利的南希也感受到了沉重的气氛,美国朋友们对于工作的担忧验证着电视新闻里的悲观报道。那段时间,她不断地听到美国的朋友们诉苦就业环境如何糟糕。

“你会以为在纽约这个大城市工作机会一定很多,但事实是,我的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都找不到工作,名校毕业生也不例外。还有一些已经在金融行业有份不错的工作的朋友被辞退。大规模裁员潮在那个时候几乎一波连着一波。”美国失业率在次贷危机高潮期2009年10月达到了10.2%,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值,是危机前失业率的两倍。而且,教育程度各异的所有人群,失业率都比金融危机前要高。从各职业领域看也是这样:所有职业大类的工作者,境遇都比2007年要糟糕。没有什么人在这场风波中免疫。

在危机重灾区南欧的意大利,找工作似乎更困难。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欧洲青年失业率在15%左右徘徊。而全球经济低迷和欧元区债务危机让这一比例在2013年上升到了23.6%。这一比例在南欧地区更高:意大利失业率接近40%之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跟随南希回到了美国。热爱语言文学的南希希望能在出版行业找到一份工作。她原本以为怀揣《大都会》杂志(全球最畅销的女性杂志之一)和CN卡通频道的实习经验,通过他们的人际网络得到工作机会不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这些公司由于预算削减当时都没有开放的工作岗位。现有员工在不加薪的情况下工作量却增加了:本来三个人的工作,现在需要两个人来完成,甚至有时候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幸运的是,南希后来通过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找到一份临时工作的机会,并顺利成为全职员工。

南希的父亲在美国的一家大型日企工作了几十年,南希看着父亲从小职员慢慢升到管理层。对于职业发展,她以前一直认为,只要进入一家公司,就可以通过勤勤恳恳的工作一步一步晋升,最终达到高层的职位。因为她的父辈和祖父辈以及朋友的父辈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但自从金融危机以后,情况不再是这样了。“晋升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想登上更高的职位,几乎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南希的公司每季度有销售会议,她记得在会上反复听到的报告言辞就是:“由于金融危机,我们的销售业绩不如预期。”大家收入减少了,可以用来支配购买新书的那部分就少了。为了削减开支,大家都去寻找二手书、电子书或图书馆资源,越来越少的人选择购买新书,出版行业因此受到了冲击。不仅仅是出版业,消费者削减支出导致其他行业也面临相似的局面。

“金融危机改变了我们对职业发展的期望。过去,大家都以为,只要我认真工作表现出色,就可以期待得到晋升。现在,大家已经把晋升的期望放下了,比较实际的期望是——只要能保住目前这份工作就好。”南希的先生卢卡斯在曼哈顿的一家公司上班,因为不希望给老板留下坏印象,身体不适的时候都不敢多请病假。

哈里斯民意调查2014年的统计显示,约有50%的美国人在年假、法定假日未休息,61%工作者度假时也相当忙碌,不敢轻忽任何细节,另有20%的人下班时会接到老板在工作方面的来电。据评估,美国人在工作上缺乏安全感,不敢休假的理由有“担忧业绩落后”、“希望加分”、“害怕失去工作”。 南希坦言,办公室的同事一边埋头工作一边做好多手准备,他们会保证自己的简历是随时更新了的,因为说不准哪天就能立刻用上了。过去几年,公司进行了很多所谓的“结构调整”,每次听到这个词儿,大家就知道有人被请退了。

现在,每个人都有B计划

几年前,为迎接孩子的出生,南希和先生从一对老夫妻手中买下了一间位于新泽西北部的公寓。由于越来越多人难以负担大城市的高消费,许多在曼哈顿上班的人并不居住在曼哈顿。和很多曼哈顿通勤族一样,南希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加起来不少于三小时。在她的家对面有一辆公共巴士每天载着早起的人们穿过林肯隧道来到曼哈顿市中心。美国大城市已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了。从2000年到2014年间,在美国88%的大都市地区,美国成年人的中产阶级比例出现下滑,而且幅度非常显著。53个大都市地区的中产阶级比例下降幅度都超过6%,而全美范围的下降幅度为4%。

过去40多年里,美国的中产阶级财富已缩水近30%。美国中产阶级财富缩水幅度如此之大,甚至已经到了中产阶级已经不再是美国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地步。曾经只要父亲一人在外工作就能养活一大家子的典型的美国家庭的模式已经改变。南希目前在牛津大学出版社任编辑,负责开发编纂英语教材。英语文学专业毕业的她一直梦想能做和语言及儿童有关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尽管薪水并不高,但公司允许她每周有一天可以在家办公,这样加上周末,一周她可以有三天的时间和2岁的儿子在一起。“我多么希望每天可以在家陪伴儿子,可是对于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来说,仅靠夫妻中一个人的收入难以维持全家的生活。”

美国的中产阶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萎缩着。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1970年时美国人的中产阶级比例为61%,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51%。美国中产阶级比例的下降,与大多数大都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的下降相吻合。 2014年的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比例比1999年少8%,同期内,美国的高收入与低收入经济阶层人数都显著增长。数字显示,过去30年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美国一直呈攀升态势。美国最富有1%的人口2012年收入占到全民年收入的五分之一,超过1927年的史上最高纪录。数据分析显示,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尽管对美国1%最富有者也有冲击,但是随后的股市强劲反弹和蓝筹公司红利激增都使得顶端1%美国人的个人财务状况迅速扭亏为盈。相反,依靠工资的所谓工薪阶层以及社会底层人口的收入状况却因通胀和货币价值波动等因素持续缩水。

由于全天请保姆带小孩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南希的父母在照顾其他几个外孙(女)的同时也抽时间来照顾南希的儿子,和保姆轮流站岗。“我有很多兴趣爱好,但目前不敢奢望去发展它们。我在一个很好的公司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我现在就只想能好好待在公司。虽然我感觉我目前的工作还是很稳定的,但是我也会时不时上领英网了解一下就业形势和机会,以防万一。再没有什么铁饭碗,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B计划。”

南希说自己的美国梦简简单单:有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个稳定的家庭,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闲暇之余可以去世界其他地方看看。和很多丧失了安全感的中产阶级美国人一样,对于这个国家将走向何方,南希并不很确定。“每天打开电视,看到那些有关总统的新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去年大选我没有把票投给特朗普。说实话我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怎么有信心。特朗普才上台100多天,他的很多计划就已经改变了,他实在很难给人确定感。”

过于绮丽的梦想如果不合时宜就必须先放下,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现在每走一步更要稳扎稳打。过去这十年的经历让她学会了接受现实和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能够和先生一起努力奋斗,支撑起一个温馨的小家就是最平凡而美好的幸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