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王吉耀:三代行医,医学是深入血液的基因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7-07-02 08:3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她是国内著名的消化病、肝病专家,50年来她在消化和慢性肝病的基础与临床诊治领域卓有建树。她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带领团队编撰“内科学”,为中国医学高校基础教育体系奠定基石。她家学渊源深厚,三代行医,治病救人已成为其家族深入血液的基因。

今年是王吉耀教授从医执教50周年

医学精神究竟如何传承,从她身上或许能找到答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王吉耀教授,让老一辈医学家为我们口述历史。

得摘“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

王吉耀教授说,做一名良医,就要去摘“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而如何摘得到,靠的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面。王吉耀教授从医50年,碰到过很多疑难的病例,其中多数患者多方求医不得果,最后辗转前来。

曾经有一个患者,腹泻黄色水样便每天15-20次,病程维持了3个多月,体重只剩25公斤,瘦的只有皮包骨头,看了多家医院、做过小肠镜检查和病理考虑为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予以激素治疗,也不见好转,出现了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并发症,最终来到中山医院消化科。

“患者严重腹泻,我想了很多种可能,排除了麦胶敏感性肠病、肠淋巴瘤、炎症性肠病、胰性霍乱、胆酸吸收不良等疾病后,少见的病因也要考虑在内了。而对于疑难杂症,问病史至关重要,蛛丝马迹都有可能成为找到病因的关键。”王吉耀教授说。

一次王吉耀教授查房的时候问病人,3个月前的健康状况如何。患者告诉她,3个月前,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还去云南旅游。王吉耀教授回忆说,自己一下就想到了患者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感染了惠普尔病。

惠普尔病是由惠普尔杆菌引起的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最终,借阅外院小肠活检切片,经过特殊染色(发现PAS阳性)。确诊为这种罕见的消化道疾病。确诊后用抗生素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体重明显上升到40公斤,恢复了健康。

“一个小小的拉肚子(腹泻)也有多种可能的病因,所以,医生一定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知识体系要不断地更新,掌握最近的研究成果,然后运用到临床上。”王吉耀教授说,“这也是做一个好医生辛苦的地方,除了白天的临床工作,晚上要写东西、发Email、看文献,留给生活的时间就不多了。”

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国

1996年,王吉耀教授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留学背景,最早将“evidence-based medicine”翻译为“循证医学”引入中国。

她本身就是一名循证医学专家。早在1985年,她就师从循证医学创始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的Sackett教授,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evidence-based medicine”一词,但教授查房、工作的过程就是循证医学的过程。“每天早上,在医生办公区,Sackett教授听取大家汇报病人的情况,并提出具体的诊疗问题,让大家自己去翻阅资料找解决的办法。从图书馆找到资料后第二天再一起讨论、评判论文,再用到病人身上。”

王吉耀教授指出,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处理病人。其结果是: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不为公众所了解而长期未被临床采用;一些实践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广泛使用。循证医学实践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两者缺一不可。而这种研究的依据主要强调临床研究证据。

“就拿心梗来说,如今溶栓疗法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心梗,而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早已经有研究显示,溶栓治疗有效,但是由于样本小无法被广泛接受,直至多年以后这种方法才被学界用于常规治疗。而利多卡因预防室颤多年被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但最后证明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增加死亡率。” 王吉耀教授说。

“循证医学探讨的是如何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使病人得到最好、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而这三者缺一不可。”王吉耀教授解释。

医学世家的熏陶

王吉耀教授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外祖父董景安曾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舅舅董承琅接受了父亲“解治病人的痛苦、回击国外将国人侮辱为东亚病夫”的教导而学医,留美回国后创建了我国的心血管病学科,是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母亲董珊云毕业于上海女子医学院,是妇产科专家。

王吉耀这一代姐弟4人,她与两个妹妹均毕业于医学院当了医生,她们三人的丈夫也都是医生。现在的第三代,她的两个儿子和外甥女也成了医学教授。

王吉耀教授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母亲为了工作,特地把家安排在医院附近,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碰到产科急诊,立即就往医院跑,母亲从来没有休假日,工作就是她的全部,至去世都没有完成去北京的愿望。

从小耳濡目染,王吉耀教授说,“我毕生的信念就是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而舅舅董承琅1941年留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切的诊断治疗应该以病人为前提”的座右铭也成为她从医路上的灯塔。

很多医生会觉得医生辛苦,不想再让下一代学医,但是,王吉耀教授还是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成了医学教授,不仅如此,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王吉耀教授也从小灌输他们以后做医生、治病救人的理念。

往往,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必须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王吉耀教授回忆说自己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休息天,她带着孩子到家里附近的公园,孩子们自己玩,她就坐在边上读书。有的时候下班没时间吃饭,拿着两个冷馒头就跑到医学院去听课。

“所以,孩子们总是能感觉得家里读书的气氛,看到我一生为医学而奋斗,他们在高考的时候也自愿填了医学专业,我当时想让小儿子填报别的专业,我们家几乎所有人都是医生,连个会换灯泡的人都没有,但小儿子自己的意愿还是医学,治病救人或许就是渗透到血液里面的基因。”王吉耀教授说。

桃李满园硕果香

从1983年开始,王吉耀教授便担任上海医科大学教学任务。2002年,复旦与老上医合并后成立了新的内科学系,王吉耀教授任主任,至今,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50余人,他们很多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医师、学者、学科带头人。

王吉耀教授非常重视老师的身份,她认为,“看好一个病人只是为他一个人或者家庭服务;如果教好一批学生的话,他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非常值得。”

为了培养出有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的优秀医学生,王吉耀教授探索了一套与以往教学理念不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以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为“床旁教学”,由一个高年资医师带教7-9名医学生,从体格检查、病史分析到病例讨论,将临床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

好的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载体,从2002年到2010年,王吉耀教授以平均每年一本的速度主编了9本教材。她主编的《实用内科学》是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案头书之一,主编的全国“十五”规划教材七年制《内科学》、全国八年制《内科学》等曾获国家及上海市的优秀教材奖,带动我国内科学几代人的成长。

今年是王吉耀教授从医执教50周年,她告诉我们,作为医生会放弃很多,自己其实很喜欢音乐、很喜欢看书,但是从来没有时间,想着哪天生病了就能看了,但真的到了那天,学生拿来小说和电影,其实根本看不动,还有就是陪家里人的时间太少了。但治病救人所带来的愉悦,是其他职业的人所不能体会和得到的,也是任何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医学还是讲究奉献精神,想着赚钱、不会和病人沟通是无法行医的。”而她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深入骨髓的医学精神传递下去。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