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暴雨将至》导演曼彻夫斯基:拍电影最难还是找资金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2017-06-28 07:4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中,米乔·曼彻夫斯基(Milcho Manchevski)可能是最忙碌的一位。他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以及之后拍摄的《尘土》(Dust)、《母亲们》(Mothers)举行了多场展映。
米乔·曼彻夫斯基是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单元的评委。视觉中国 图

除了审片之外,他还在上周六参加了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电影研究中心和中华艺术宫联合主办的“电影学堂大师班”。6月26日,他又来到新华中心·新空间,出席“梦的五言诗”摄影展开幕式。

曼彻夫斯基(中)与舒浩仑(右)在“电影学堂大师班”上对谈。

出生于马其顿的曼彻夫斯基是电影节期间我采访到的两位导演之一,另一位是今年的评委会主席、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很巧,两人都来自巴尔干半岛,迄今为止都仅有四部剧情长片问世。他们人生轨迹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在青年时代早早前往纽约就学、工作,后者则一直守在变换中的祖国。

然而,不论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当他们站到摄影机后时,都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只不过焦点各有不同。

或许,不仅仅是作品的焦点。

年轻的曼彻夫斯基在处女作《暴雨将至》的拍摄中。

不时皱起眉头的蒙吉对所有的提问保持认真而审慎的态度,即便是在打趣也让人无从察觉,还要他自己补上一句“我是在开玩笑”。他说自己辗转国内国外各地,希望尽可能让人们看到他的作品,但他厌恶横行的盗版。

相比之下,58岁的曼彻夫斯基要放松得多,不论是私底下,还是聚光灯下,他都带着纽约客特有的随性与包容。在与他面对面的专访中,他的每次回答都会以一个调动起每道皱纹的笑容收尾。你的目光会不由被他耳钉反射出的微弱光亮吸引,同样若有似无的,还有他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道。

而在“电影学堂大师班”上,他开宗明义表示,在中国可能不太容易看到他的作品,大家有困难就提出来,他可以email电影的链接。就算是跟伊莎贝尔·于佩尔一同颁发评委会特别奖,他还不忘拿今年奥斯卡颁奖礼上的乌龙打趣。到了摄影展上,面对接连不断签名、合影、请他介绍自己作品的要求,他都是带着笑容,有求必应。

和于佩尔一起颁奖

曼彻夫斯基在自己的摄影展上。新民晚报 

两位导演“惜墨如金”的缘由也各有不同。蒙吉因为可以掌控一切,继而延长了投注在每一部电影上的时间。身处纽约的曼彻夫斯基,却要为资金筹措的事宜伤脑筋。另一方面,他的多重身份也明示着电影绝非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他拍摄实验短片,在电影学院教书,写作短篇和长篇小说,而他最日常的创作就是摄影。即便是繁忙的电影节期间,还不忘将在上海拍摄的照片传到自己的脸书上。

他的摄影个展曾在马其顿、克罗地亚、意大利、希腊、法国、土耳其、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多国举行。此次在新华中心·新空间开幕、由明珠艺术馆策展的“梦的五言诗”,则是其在中国的首个展览。

展览中的照片由曼彻夫斯基在日本、印度、意大利、美国巴尔迪莫、非洲等地拍摄。他将五张独立的照片并置为一组,12组“梦的五言诗”形成了一首组诗。在展览的导言中,他写到:“对于作品组合我所感兴趣的是两件事:平凡生活的视觉冲击;以及叙事及方式间的角逐与拥抱。这些照片就像歌曲中的音符,只有当它们在一起时,才会变得生动。”

在曼彻夫斯基的电影中,“照片”具有非同一般的存在感。然而,在他看来,自己的电影与摄影作品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摄影对我来说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比电影更能接近艺术的本质。它完全是自发性的,不需要你去做寻找资金之类的事,所以相比电影,我更喜欢摄影。”

虽然此番上海之行一直是行色匆匆,但曼彻夫斯基说,这座城市在他的记忆中的定格,或许就将出现在他的下一次摄影展上。

曼彻夫斯基此次在上海拍摄的照片。

曼彻夫斯基此次在上海拍摄的照片。

【对话】

澎湃新闻:关于你的个人背景,我只知道你最初在前南斯拉夫学习哲学和历史;上世纪80年代时,前往纽约学习电影。那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决定成为电影导演?你在前南斯拉夫的时候,能够看到那些对你后来的作品产生影响的导演——比如山姆·佩金帕——的电影吗?

曼彻夫斯基:其实我小时候在前南斯拉夫也看不过不少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电影作品,有大银幕看的,也有电视里看的。而且是各式各样的电影,既有佩金帕的,也有奥逊·威尔斯、卓别林、黑泽明、费里尼、“通心粉西部片”、捷克电影等等。

我最开始是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想成为作家(编者注:他13岁时就拿过南斯拉夫类似于“新概念”的作文奖)。高中毕业阶段,我又对拍电影有了兴趣,就报考了美国的电影学院。在等待入取通知的时候,我在前南斯拉夫的大学里念了艺术史和哲学。然后美国的电影学院录取了我,我在那里接触到了实验电影和实验艺术,大开眼界,至今都在影响着我的作品。

澎湃新闻:在超过二十年的时间里,迄今你只有四部剧情长片问世。对你来说,在完成一部电影的各项工作里,哪项是最困难的:落实灵感,寻找资金,撰写剧本,确定演员,具体拍摄,还是其他方面?

曼彻夫斯基:最难的还是找资金。文化上的权力结构,资金上的权力结构,还有我本人,这三方面,时不时地会有冲突。我有过和米拉麦克斯的冲突,和二十世纪福斯的冲突,还有过和马其顿文化部的冲突。但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能为自己的作品去抗争,为艺术的自由与知性去抗争,我为此感到骄傲。我心知肚明,那样做我就得付出代价,但我无怨无悔。

《暴雨将至》海报

澎湃新闻:在《暴雨将至》里,有一段画面:Alex从一条狗的旁边经过,它突然叫了起来,害他因为吃了一惊而滑倒了。在塞吉奥·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里,当丑的那个来到墓地的时候,身旁同样有一条狗突然叫了起来。那么,你在拍《暴雨将至》的那段时是为了向《黄金三镖客》致敬吗?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里有许多致敬桥段,从《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到《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曼彻夫斯基:的确里面有不少故意模仿前人作品的细节,一方面是致敬,另一方面是我玩心大发,但你说的那段纯属巧合。而且那是后期剪辑的效果,声音的剪辑。拍摄的时候,主演下山的时候意外滑了一跤,但那和狗叫无关。剪辑的时候,我们觉得挺有趣的,于是加了狗吠声进去,形成了这样的效果。

《暴雨将至》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曼彻夫斯基(后排中)与李安(后排左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后排左一)、安东尼奥尼(前排中)等电影人合影。

澎湃新闻:很多影迷都很喜欢《暴雨将至》,其中有些人认为它的每帧画面都意味深长。比如Alex的伦敦办公室里挂着的本·金斯利(Ben Kingsley)的照片,金斯利演过甘地,因此这代表着Alex非暴力的主张。类似这样的读解,你认为是确如你所想,还是一种过度阐释?

曼彻夫斯基:我拍的是个人色彩很浓的电影,所以电影中出现的许多细节可以说都有其目的所在,都是故意设置的。只不过,这种目的性并不一定总是具有理性的背景,有时候只是出于直觉,有时候只是为了好玩。对比商业电影里的细节,区别很明显,它们并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意义,但这也正是艺术片的妙处。

所以,一方面这些或由我或由我完全信任的合作者设置进去的细节,都有其意义所在,绝非凑巧出现在片中;另一方面,我也要强调,并非所有事都具有理性的解释。

对于观众来说,重要的不是把每个细节都解释清楚,而是从整体上去品味影片,与我对生活的看法产生共鸣。

澎湃新闻:所以你总是把自己的照片安插在电影里只是为了好玩吗?

曼彻夫斯基:对啊,好像是在跟观众开玩笑,就像希区柯克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露一小脸,那我就让自己的照片出现在我的每部作品中。只不过相比他,我的出现没那么显眼。

澎湃新闻:1994年,《暴雨将至》在超过50个国家发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之后的《尘土》、《影子》、《母亲们》并没有延续这样的发行规模。在你看来,独立艺术电影的市场是否逐日变得狭窄?相比20年前,独立电影人的生存状态是更好还是更糟了?

曼彻夫斯基:应该说,市场在缩小。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拍电影的门槛变低了,今时今日谁都能拍电影。但另一方面,不说全球,至少是在美国,外国电影要走进影院变得越来越难,刻意求新的那种艺术片尤为甚之。

互联网倒是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更为民主的平台,但那种放映效果和大银幕还是有差距。还有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非常充沛,所以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不管是奈飞、亚马逊还是谷歌,他们来做电影,必然带着一定的倾向性。

与约瑟夫·费因斯在《尘土》的拍摄现场。

澎湃新闻:你兼有多重身份:教授、导演、作家、摄影师……到底什么才是你最喜欢做的事?

曼彻夫斯基:写作是我最喜欢的,但悖论的是,我在其他这些事情上投入的时间都比写作要多。

我喜欢拍照,一直都在拍,喜欢照片特殊的质地,也因为照片能在视觉上呈现时间的流逝,所以相比一堵新砌的墙,在我眼里,斑驳陆离的墙壁,反而更美。

澎湃新闻:那么教书是为了谋生吗?

曼彻夫斯基:事实上,我通过教书挣的钱很少很少。我喜欢和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不把他们当成我的学生,而当成是年轻的同事。所以,教书一方面能让我看看他们的行为处事和我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我喜欢把这门手艺展示给他们看,喜欢为了我们这个行业而去溺爱他们。

澎湃新闻:《暴雨将至》的横空出世在国际上反响很大,在你看来,它对于当时马其顿的国内局势是否也有影响?

曼彻夫斯基:只能说《暴雨将至》是对马其顿的警醒,警告人们这里的冲突可能会升级,后果会有多可怕。但它不是纪录片,南斯拉夫那些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电影里完全不同。它也不是对马其顿的某种纪实,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说的是全人类。

我喜欢听到观众这样的反应:他们跟我说《暴雨将至》的故事他们很熟悉,和他们那儿的情况很像,不管那是中东,还是北爱尔兰或是印度,感觉说的就是他们那儿的事。因为这部电影要传达的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暴雨将至》剧照

澎湃新闻:《暴雨将至》里的马其顿很美,那座海边的教堂,那片牧场,之后你的三部作品又都回到那里拍摄是什么原因?

曼彻夫斯基:约翰·福特就反反复复地去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拍戏,因为那儿视觉效果强烈,我要传达的也是相似的情感。

澎湃新闻:你会不会也像Alex那样,突然放下一切,回到马其顿?

曼彻夫斯基:哈哈,现在已经不会那么做了,因为这些年来来去去,也回过老家很多次了,这次在上海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又会回那儿。不过,在拍摄《暴雨将至》之前,我确实非常想念那里的人、那里的景,我相信那份思念都表现在了影片之中,我对故土的那份感情,想必也是《暴雨将至》吸引人的要素之一。

曼彻夫斯基摄影展上的作品。

澎湃新闻:有没有比较喜欢的中国导演?

曼彻夫斯基:对中国电影谈不上熟悉,总体来说,我平时就不太看电影。当然,也看过一些,蔡明亮的,我就很喜欢(编者注:《暴雨将至》和蔡明亮《爱情万岁》是威尼斯电影节上少见的金狮奖“双黄蛋”),还有王家卫,我还在纽约的一家小影院里看过《三峡好人》(贾樟柯导演),非常喜欢。

澎湃新闻:能否介绍一下正在制作的新片《比基尼月亮》(Bikini Moon)?

曼彻夫斯基:片名就是主角的名字,是曾经在伊拉克前线服役的女兵,回国后很难适应新的生活。这个故事发生在纽约,聚焦的是真实与虚构的边界,用的是纪实手法。

澎湃新闻:喜欢的导演有哪些呢?

曼彻夫斯基:活着的导演喜欢的有米洛斯·福尔曼,也喜欢马丁·斯科塞斯的早期作品,还有托德·索伦兹。此外,已经过世的导演有大岛渚、基耶斯洛夫斯基,伯格曼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之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