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MSCI高层详解A股纳入路径:当务之急是减少交易摩擦

澎湃新闻记者 刘歆宇
2017-06-27 18:55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谢征傧(左),Baer Pettit(右)。

6月27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就美国指数供应商MSCI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采访了MSCI公司首席运营官(COO) Baer Pettit和董事总经理谢征傧。

Baer Pettit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4年前首次提出纳入A股计划时,国际投资者普遍提出反对,到这次宣布纳入前,则是绝大多数表示赞成,这4年来大家对于A股市场的了解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作为MSCI指数决策委员会的成员,Baer Pettit深度参与了关于纳入A股的从咨询到谈判的全过程。

Baer Pettit指出,在初步纳入之后,进一步提高A股权重、纳入中盘股是自然的事。对于中国有关方面来说,在目前阶段要注意的,是要在初始阶段避免国际投资者的交易摩擦,解决停牌问题,相信只要有好的投资体验,国际投资者会更多进入A股,而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提高衍生产品丰富度,降低市场波动性等方面都有所助益。

此前的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美国指数供应商MSCI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覆盖中国A股的222只大盘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下为澎湃新闻记者全文与MSCI两位高层的对话实录。

【一个折中的方案】

问:对MSCI公司来说,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Baer Pettit:这是一个长达几年的过程,我们在过去几年有所进步,最早在咨询过程中提出的是比较广泛的提案,但市场还是有一些抵制,因为在准入方面还是有一些限制。这次很不同的是,因为有了互联互通机制,能让国际投资者更公平地进入A股市场。因为过去以QFII/RQFII渠道为基础,有些人有额度,有些人没有,有些人额度多,有些人额度少。这次我们建议初始纳入,之前的准入计划也调整了一下,把之前的400多只股票调整到169只。现在以有限的股票数量作为起步,都是大盘股,数量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出纳入440只股票,很多投资者提出反对,后来我们提出了169只的方案。实话说这169只也不是100%精准的做法,也不是说全都是大盘股,我们的标准做法是大盘和中盘,之前的448只就是。我们后来就把中盘删掉,然后把有A/H股的也删掉,又把有停牌问题的也删掉,就成了169只,没有包括那些有H股的A股,但我们和投资者介绍的时候,他们感觉有些难以理解,觉得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后来又把A/H股加进去了。其实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方案太激进,之后的方案又太保守,所以就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问:为达成此次方案,MSCI公司与中国监管层进行了长久的谈判,能不能说说这个谈判的过程?

Baer Pettit:我们必须要在A股市场准入框架多层面达成共识,这些讨论已经开始了好几年了,我必须说,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年成功了。

通过深入交流,我们与监管层,与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交易所,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开放的对话让我们可以非常愉快地宣布纳入A股这个决定。今年最大的进展就是对市场进入的路径、市场实践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4年的变化】

问:从MSCI最初提出纳入A股的方案至今,已经过了4年,国际投资者的反响发生了哪些变化?

Baer Pettit:我们和全球非常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咨询,规模有大有小,绝大多数是赞成我们纳入A股的,这是和往年不同的地方,要不然我今天也不会在这里了。

有些投资者已经投资了中国市场,已经非常了解中国市场,但也有些还不太了解。总体来说比往年好,不了解A股的比例已经下降了很多。当我们4年前首次提出纳入A股的提案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我们了解,A股还没有对境外市场开放,或者说还不够开放,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以后是会开放的,所以有些投资者就应该开始逐渐准备起来,A股最终会成为国际投资者的一个很大的投资机会。

最重要的是,一切都要以境外投资者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为前提。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投资者意识到,当我们纳入A股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会有人起点高,有人起点低,不是有选择性或者有排他性的。

大家对于纳入的关心重点也不同,被动型指数投资者关心有没有那个条件让他们复制指数,来配置他们的投资组合,主动投资者更关注纳入股票的数量、公司的质量、研究能否覆盖等,所以这也是我们的重点。

【国际投资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停牌】

问:国际投资者最关注哪些问题?

Baer Pettit:现在A股的表现主要是受到个人投资者的驱动,我们代表的资金都是长期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于透明度非常敏感,我们相信,随着境外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占比逐步提高,应该会减少市场波动。在咨询过程中,投资者提出的最大的担心是停牌问题,中国市场停牌的股票相比其他市场来说,不管是发达国家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数量、比例都是最高的。股票一停牌,投资者的资本就相当于被锁住了,就会有一个流动性的问题,而且往往在停牌过程中,公司披露的信息非常少,你不知道为什么它停牌或复牌,所以这也会是以后,和国际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

谢征傧:我们在这次纳入的过程中,也对停牌公司做了特殊的技术处理,就是把它们排除在外,因为考虑到投资者对停牌公司的担忧。从公司层面上来说,也要注意到在使用停牌权力上要更加负责,监管机构、交易所也应在教育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把中国的市场水平提升到和国际市场一致。

【初始阶段纳入大盘股是特例】

问: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之后,下一步会怎么走?

Baer Pettit:更广泛的、更多元的市场进入,我们就能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A股市场在比如规模、流动性以及投资机会的多元化上,都有很多很好的条件。未来的路可以走得很快,但主要还是取决于,第一步,国际投资者初步进入A股的经验,要完美,要好,如果市场有太多摩擦,比如不同的交易准则,沪深港通每日额度没有取消的情况下,给投资者带来了摩擦,那可能就会让他们的投资经验没有那么完美,这些还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解决。有关当局不要去忽略它的重要性,而是要去一一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给第一批的A股投资者带来完美的投资感受,今后往下的路,他们就会更能接受,以更大比重提升投资A股的比例。

被动投资者可能要等到明年5月和8月底才会跟随我们的指数进入A股,但主动投资者不需要的。至于6月21日推出MSCI中国A股国际大盘暂行指数,目的是帮助国际投资者模拟未来真正纳入的情形。比方说,如果我们今天就是指数纳入的起点,会有多少A股纳入?纳入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暂行指数所起的作用,就是让投资者们看到,有哪些股票会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也是帮助投资者看到投资A股有哪些潜在的标的。

问:MSCI公司方面也介绍过,下一步可能会择时把A股195只中盘股也纳入指数中,这方面计划是怎样的?

Baer Pettit:我们的标准指数编制做法是纳入大盘股、中盘股,所以我们在搭建全球指数的时候一般都有大盘股和中盘股,只是我们现在初始纳入A股的时候只纳入了大盘股,这算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特例。所以,未来只要我们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肯定会纳入中盘股,条件是投资者初始投资时有好的经验。

只要市场没有负面的意外,我们觉得A股比重的提高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虽然目前只是少数的资金会进入,但即使如此,还是要特别关注市场摩擦,只要市场摩擦消除或者减低,A股纳入的比重在未来提升是很自然的。

问:相比之前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韩国、中国台湾等市场,这次A股市场获得初步纳入之后,直到未来完全纳入,路径会一样吗?

Baer Pettit:A股现在的市场和20年前的中国台湾市场相比还是有些不妥的,当时的准入条件和市场环境跟今天都是不一样的。韩国市场也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市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就不一样。如果要做类比的话,我觉得在中国台湾纳入的过程中,一些担忧是不必要的,货币的波动之前是一个考虑,中国台湾刚纳入的时候产生了一些短暂的货币市场波动,但之后又平稳了。我们理解,因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会有人担心货币进出造成波动,但境外机构很多都是长期的投资者,不是寻求短期进出的,所以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比如韩国散户对于期货,用得越来越多,就开始觉得这是一个避险的工具,而不是说只知道做空,所以这对金融衍生品的普及也是有帮助的。长期以来这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开发,会有重要的帮助。

我们在过去几年看到,证监会、交易所等做出了市场开发的努力,也验证了他们开放市场的决心,当路打开之后,国际投资者会进来,A股目前缺乏的就是国际投资者的参与,他们会带来更主流的理财经验和投资方式,这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股指期货不是一个考量标准】

问: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仍然存在交易限制,这对A股进一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会是一个障碍吗?

Baer Pettit:在目前这个阶段,股指期货不是一个考量标准。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流动,比如交易、结算、流动性、市场基础设置,大额资本的进出是否顺畅。第二就是停牌的问题。

其他的,是相对更小的市场运作问题,这些需要去解决,但目前我们觉得没有那么重要。A股市场的开放能不能让大量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只要在这个原则下能做得好,往后的路程就比较顺利。衍生品在外国机构投资者的眼中是投资过程必备的安全带,而不是投资涡轮增压器。

谢征傧:我们在和监管层的沟通中也谈到了A股衍生品开发受限的事宜,但对于A股初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来说,这不是目前阶段最重要的考虑,所以我们也充分尊重中国监管层的决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