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捕鱼人变“护渔人”,安徽安庆6渔民协助渔政部门巡护江豚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7-06-29 14:5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安庆协助巡护队伍由6名自愿退出渔业捕捞的专业渔民组成。本文图片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供图

昔日捕鱼人,今日护渔员。

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锐减,长江生态亟待恢复。在渔政部门的带领下,渔民扔掉网具,接过聘书,转变角色,协助巡护江豚出没的长江江段,以保护这一濒危的长江旗舰物种,这一创新实践在安徽安庆正式启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获悉,6月29日上午,农业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安庆协助巡护示范点启动暨首航仪式,在安徽安庆滨江公园举行。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农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参与该仪式。

安徽安庆市6名渔民自愿退出渔业捕捞,在安庆市农委渔业局的领导下,组成了安庆市协助巡护队,每天巡护安庆市迎江区60公里的长江干流江段,保护在这一江段生活的大约五六十头的长江江豚。

此外,2017年年初,安庆市已全面启动长江捕捞渔船退出机制,计划今年推动转产渔船245艘。这一数量占前述四个示范点渔船总数的45%。

来自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的信息显示,长江安庆江段是江豚分布密度最高的水域。2012年的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干流一共记录到约500头江豚,其中200多头出现在安徽江段,且集中出现在安庆江段。

但该信息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程以及后续的航运压力,将对长江江豚的栖息地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渔政部门的工作,社会广泛的关注江豚保护、参与其中并协助巡护相关江段,对维系江豚在相关水域的生存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启动仪式现场。

安庆市协助巡护队的启航,标志着长江干流段首批的四个“渔民协助巡护示范点”全部挂牌,并启动了巡护工作。

此前,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力推并成立的“长江江豚拯救联盟”,确定了江西湖口、湖北监利县何王庙、湖南岳阳、安徽安庆等四个渔民协助巡护示范点。6月15日起,江西湖口等地的巡护示范点已陆续启航。4支巡护队伍一共有40人,其中专业渔民所占比例达到80%。队员通过专门定制的“江豚管家”智能应用APP软件,完成日常巡护工作记录工作,实时记录巡护轨迹、第一时间向渔政举报非法捕捞行为,实现数字化管理巡护工作,更科学有效地保护长江江豚。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渔政处处长吴建平表示,协助巡护工作是渔政机构走专管与群管相结合道路的大胆创新,而安徽安庆示范点在渔政部门监督、领导和组织下,由社会组织执行,又是协助巡护制度的创新,希望及时总结经验,在长江流域交流推广。

《“长江江豚拯救联盟”工作计划(2017-2018)》称,在渔民转产转业方面,长江江豚拯救联盟计划在2022年建立10个渔民协助巡护示范点,共计200个转业渔民转产为专职巡护员,渔民协助巡护也将成为农业部的常规制度。

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3到5年内,协助巡护工作将在各水生生物保护区内全面铺开,覆盖所有的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及其重要保护地。

相关资料:

协助巡护工作是渔政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及转产转业渔民开展护豚护渔行动的有力举措。意义深远:

一是将在渔政主导下,协助社会组织高效参与巡护。通过建立社会参与江豚保护的巡护制度,支持配合渔政部门建立一套规范、有序、高效的,由NGO、转业渔民及其他组织或单位共同参与巡护队伍;

二是社会化参与融入渔政日常工作,共同护渔护豚。协助巡护是通过支持帮助社会组织、转业渔民等单位和个人开展长江江豚保护中的日常巡护工作,并把社会参与的巡护工作逐步融入到渔政检查的日常工作,弥补渔政执法工作中人手不足、时间和空间盲区等困难,协助渔政开展长江江豚、水生野生生物保护的行动;

三是助力“捕鱼人”变为“护渔员”。在加快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程的背景下,“协助巡护”不仅可以帮助部分专业渔民转产,还可以帮助他们从“捕鱼人”变为“护渔员”,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工程。

“协助巡护”是为了进一步落实“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支持下,由长江江豚拯救联盟发起,“留住长江微笑—拯救江豚专题”支持,该专题是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湖北项目中心联合湖南、安徽及华东等长江中下游各项目中心发起,在阿拉善SEE基金会立项,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联盟各盟员单位共同执行。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