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日报谈保姆纵火案:莫以极端个案放大社会群体不信任

胡宇齐/北京日报
2017-06-30 12:59
舆论场 >
字号

几天前发生的浙江保姆纵火案,搅得舆论沸沸扬扬。随着案件真相渐明,人们群起而批涉案保姆,现代版“农夫与蛇”、“远离垃圾人”等言论不绝于耳。很快,这种声讨便从个案迅速泛化,保姆群体、低收入人群纷纷“躺枪”,保姆不可信、穷人劣根性等话题充斥网络。

毫无疑问,这次事件是一桩极端个案,涉事保姆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为母亲与三个孩子的无辜殒命揪心扼腕,但也正因此,在诉诸情绪时才要格外审慎,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如果仅由一人的罪行,就引申出对某个群体的否定,对素未谋面的千千万万人做有罪推论,这种“一刀切”就真的太“用力过度”了。观照现实,保姆与雇主间的关系即便不像电影《桃姐》所呈现的那般温情,但也绝非普遍激烈对立,融洽和谐的例子随处可见。然而,舆论场上,虽也有一些人根据亲身经历发表理性看法,但很快便被更喧嚣、更激愤的声音淹没了。

这些年,一遇极端事件,偏激的舆论似乎总会汹涌而上。一案当前,只要涉及贫富差距,那多半就是“为富不仁”;一事当前,只要涉及医患纠纷,那多半就是医生太贪。很多时候,城管都是“凶”的;前段时间,坏人又都“老”了……且不说真相并非全如想象那样,发生反转的不在少数;即使真相清楚,仅从某一事件出发就去给一个群体贴标签,也是粗暴且错误的。世上的个体不可能全都被了解,每个群体都难免存在坏人甚至出现罪犯,可如果仅因此,所有群体都被“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那么愈演愈烈之后只可能是,猜忌成为自然反应,防备成为第一选择,社会变成了群体对群体的互相敌视,乃至“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撕裂群体、扩大对立的最终后果,那便是谁都寸步难行。社会矛盾、利益分化当前,撕裂的动作应当被警惕和减少,凝聚的动作应当被珍视和提倡。只有各群体间最大限度形成正向共识,社会凝聚成磅礴合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朝前走。更何况,这样的“求同存异”并不复杂。不管是医生或是城管,老人或是“90后”,褪掉那些群体标签,又或者仅仅是换个侧面来观察,眼前呈现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各群体之间的相同诉求,远远比不同多。

一位网友评论浙江保姆纵火案时说,“一个小保姆的恶摧毁不了社会的善,如同一只小乌贼的墨染不了整片大海。”诚如此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总有一些共同价值是值得守护的,而这些共同价值不应当因为极端个案而受怀疑、被动摇。尤其是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人情淡薄”的喟叹时常响起的当下,信任、理解、善意,显得那么珍贵。以理性态度参与讨论、表达看法,为社会的进步尽己之力。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公民应有的姿态。

(原题为《莫以极端个案放大社会群体不信任》)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