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资讯|不无尴尬的茜茜公主与被“切割”的艺术家法图

小树,高丹,孟悦
2017-07-03 08:2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热展。此次评点的展览有德国的“在一起!集合新建筑”展与上海博物馆的“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等,同时介绍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艺术展览。

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2日-2017年9月3日

票价:免费

点评:茜茜公主的传奇经历固然值得被书写和展示,但展览过于强调了茜茜公主的生平,而展览想向观众表达的核心“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却在无形中被削弱了。

评星:三星

茜茜公主是伊丽莎白皇后的昵称,在16岁的时候嫁给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她同时也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皇后,推动了后来奥匈帝国的诞生。

展览从政治、服饰、生活、武器和宗教五个方面来呈现匈牙利的历史与文化,并在第二部分开头专设茜茜公主的板块。通过文物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领域与门类展示了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的日常生活。

透过这场展览观众能窥探到匈牙利贵族文化的一角,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在展览中得到了融合。例如西欧风格的餐具,东方元素装饰的武器,匈牙利贵族男士礼服上的中国结,以及在17世纪中期以后在匈牙利王室中兴起的巴洛克艺术风潮等。

虽然展览呈现了许多匈牙利贵族的生活物品,展厅口的互动屏幕也加强了展览与观众的互动,但是在略显“沉重”的政治和宗教话题上却书写不足。展厅中处处可见关于某个时间节点的背景介绍,但碎片式的物品呈现方式无法使观者在脑海里清晰地串联起匈牙利的那段历史。

至于展览中的流量担当茜茜公主的地位则略显尴尬。展览过于强调了茜茜公主的重要性而牺牲了整体逻辑,与其他部分的衔接显得有些生硬。而如果单纯是为了茜茜公主而来的观众或许又会觉得展品资料太少。(文/孟悦)

印记:亚历山大·法图(Vhils)作品展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17年6月30日—7月23日

票价:免费

点评:一个跟墙过不去的艺术家的又一次艺术实践。每面墙都配合着周围不同的建筑与风物,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背景。但当这些作品被搬运到美术馆时,其作品的生命力就被削弱了。

评星:三星

葡萄牙视觉艺术家法图的足迹曾至世界30个国家87个地点,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语境,他拍摄当地的人像,并大费周折镌刻在墙体上,寻常百姓籍此有了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此次展出的70个作品全为艺术家在北京街头实地拍摄的人物与街景,赋予这些寻常的路人以故事和背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行色匆匆的路人与街头风物,我们或许从来没有停下来认真看一眼别人的脸,并试图想象他的故事。法图完成了与城市的一次对话。

对法图而言,墙不是静止不动、毫无生机的,而是一个会从周遭环境不断吸取的有机表面一不论是震动、实践,又或是当地的种种特质。法图希望通过一些巨幅的墙体浮雕人像切实地应对和探索了社群的实际问题,比如都市再造工程计划、人口安置问题、下层住宅高档化等。

展览现场

然而这样的艺术作品或许留在街头更具生命力,残破而巨大的墙体,配合着周围截然不同的建筑与风物,一个巨幅人像的面孔显得格外深邃和富有故事,一个庞大的当地人的形象的树立,给人一种威慑力和敬畏感,每一个作品在每一个城市或每一个街道都会是独一无二的。而当这些作品被“切割”、被镌刻在两米多的石膏板上、被搬运到了高大上的美术馆中时,却失去了它们的故事和背景,使其作品的生命力被削弱。

在为这些作品布展时,只是搬运墙上的图像是不够的,还需搬运作品周围的环境,才能体现作品的意义。(文/高丹)

在一起!集合新建筑

地点: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国)

展期:2017年6月3日至9月10日

票价:11欧元

点评:如何面对我们自身居住的问题,也反映着我们对于社会与家园的理想和期待。作为一家私人设计类博物馆,不断推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展览议题,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评星:四星

近年来,随着全球房价快速增长,传统的家居概念似乎愈发难以为继。面对这样的状况,在当代建筑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潜移默化的革命——集体生活和集合建筑成为一种可能。

“在一起!集合新建筑”收集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案例,展现集合住宅在全球发展的现状。展览也从历史维度,考察了集体生活理念的渊源:从19世纪的改革主义思想,到嬉皮士、寮屋居民的生活方式。

尽管展览罗列的项目和计划差异万千,但它们共同的一点,即寻找一种更好的方式,与彼此生活在一起。“在一起”,并非线性的单一叙事,而是包容了大量不同的故事,充满了间断、反差,也有出人意料的彼此呼应。这样的潮流诞生于人们共同生活的理想,更是世人针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反应:例如房屋短缺造成的社会不稳定,以及越来越多人生活于传统核心家庭结构之外的状况,也许是丁克、单亲、独身,或是孤老,对于这些情况来说,集合住宅也是城市中人与人疏离状况的一种弥补。

查尔斯·傅立叶的法伦斯泰尔

新的居住项目不仅可以惠及住客,同样可以给附近社区带来新的活力。与现代以来主流的单一功能住房不同,新的集合住宅项目往往也包含居住以外的功能,这些项目的基于一个理念,即住房是城市结构的组成部分,精心设计的建筑必须与周边环境产生联系,才能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而非充满了鸽舍的城市。某种程度上,非盈利的集合住宅实验,也是商业驱动的房产市场的一种补充和修正。

归根结底,如何面对我们自身居住的问题,也反映着我们对于社会与家园的理想和期待。本次展览呈现居住理念的变化发展,居民与建筑师共同创造了新型的生活方式,不仅满足个体需求,更是回应了一个重要问题:未来我们希望如何共处?

维特拉设计博物馆的建筑,是弗兰克·盖里在欧洲的首个项目,扎哈·哈迪德首个建成项目维特拉消防站也坐落于此,此外,这里还有安藤忠雄、SANAA、西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等普利兹克奖得主的作品。作为一家私人设计类博物馆,具有这样的眼光和胸襟支持当时的“未来明星”,时至今日,依然不断推出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展览议题,是值得称道的事情。(文/小树)

更多展览资讯:

上海:

亚洲之声VOICE OF ASIA

地点:阿拉里奥西岸

展期:2017年7月1日-2017年8月27日

展览将呈现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的22位艺术家的创作,意在传递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并激发讨论。在展览中,每位艺术家将通过不同的媒材从多种角度反映他们彼此面对的区域现实以及个人趣味,展览同时将探讨不同方向和命题,为观者提供一种丰富而视觉化的亚洲语境。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展期:2017年7月8日 - 9月17日

展览将展出法国艺术家 Philippe Parreno(菲利普·帕雷诺)的艺术作品,这是他在中国的第一次个展。艺术家试图探索展览自身作为一种媒材的可能性,通过对时间、空间、光影、声音等媒介的运用,改变了建筑环境的当下存在,使之成为一个半自动的木偶,一种恒动的状态。

西风东韵:第七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

地点: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高岛屋艺术空间

展期:2017年6月25日 - 8月31日

展览展出来自10余个国家的艺术家作品,除中日韩三国之外,首次邀请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埃及等国艺术家参展,重要展品包括最古老的埃及纸草画、长7米的中国拓片画《上下五千年》等。

叶隐谷金石书画艺术展

地点:上海笔墨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30日-8月13日

叶隐谷(1912-1991),原名秀章,字隐谷,号遯斋,上海川沙县人,邓散木先生入室弟子,擅长书法篆刻,亦能中国画。在已故海上著名金石书法家叶隐谷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叶隐谷金石书画艺术展”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

马思·巴斯:蜿蜒之门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展期:2017年6月24日-8月27日

本次展览将展出美国艺术家 Math Bass(马思·巴斯)近期创作的18件绘画及雕塑作品。她在创作中致力于建立清晰且高度风格化的艺术作品和语言体系,用色明亮均匀、边缘锐利的图像让人产生持续的视觉共鸣,重新思考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与关系。

桂国强 -- 边缘书法展

地点: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

展期:2017年7月7日-7月10日

桂国强,作家,出版人,曾举办过三次个人书法作品展。在书法创作上,他讲自己深厚、广博的文化积累融于作品之中,使其作品具有浓浓的书卷气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上海高校艺术界女性作品花韵艺术展

地点:上海植物园植物大楼展厅

展期:2017年7月2日-7月12日

本次参展的毕鸣雯、崔莉萍、丁薇薇、方华、栗平、汤宁容、汤筠冰、吴洋、程丽华、张帆既是女画家,又身兼教师之职,她们传道授业、问道学术,不仅具有理性智慧,同时,通过艺术的形式描述自身,用视觉符号语言展现和表达美好的情感。此次展览为大家呈现一次跨门类的相遇、融合、升华的艺术体验。

北京:

天将金石付斯人 — 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特展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29日 - 8月28日

陈介祺是清代金石学家和收藏家,对中国现代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印学等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均有贡献。其曾收藏毛公鼎、天亡簋、曾伯簠等珍贵文物。此次展览共展出来自潍坊市博物馆的135件藏品,分为“富藏精鉴”、“翰墨遗珍”、“宗仰海内”三个单元,系统梳理了其收藏及著述简目、历代学者评价及简要年表等。呈现了陈介祺的生平及学术成就。

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17年6月28日 – 8月27日

展览呈现了中国当代摄影自文革后兴起的40年历程,包括“民间摄影社团和展览的浮起(1976-1979)”、“摄影新潮(1980-1989)”、“实验摄影(1990-2006)”及“实验性摄影机构的发展”(2007-至今)四部分,全景式呈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重要中国当代摄影家的作品及史料。

台北:

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17年7月1日 - 9月28日

展览包括“圣贤小像”、“刻碑崇圣”、“历代尊儒”、“经典图绘”四个单元,参展作品包括绘画、版画等各类孔子肖像,书法中的汉隶名作、历代碑刻、经典箴言、御笔书匾等,共计将展出与孔子有关的书画作品35件。

香港:

万寿载德:清宫帝后诞辰庆典展

地点:香港历史博物馆

展期:2017年7月2日 - 10月9日

展览将展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10件/组文物,均为康熙、乾隆母亲——崇庆皇太后、乾隆、嘉庆、慈禧太后的万寿贺礼。展览主要通过文物介绍清宫万寿盛典的礼仪制度以及中国古代丰富的祝寿文化。

日本:

北斋 x 富士 - 《富岳三十六景》与《富岳百景》

地点:墨田北斋美术馆

展期:2017年6月27日 - 8月20日

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是日本江户时代画家,代表作是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由46幅浮世绘组成的系列作,按照季节、时间、天气、地点的不同呈现富士山的别样景致。出版后当时就受到欢迎,葛饰北斋接着又推出了收录102幅画作的《富岳百景》。

此次展览将这两组最具代表性的名作同时展出。展览共分为三期,每期展品有所不同:第一期 6月27日-7月9日,第二期 7月11日-7月23日,第三期 7月25日-8月20日。

太阳雨:1980年代至今的东南亚现代美术展

地点:日本新美术馆

展期:2017年7月5日 - 10月23日

太阳雨是地处热带的东南亚国家常见的一种晴天降雨现象,展览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十个国家中选取了85位艺术家约180件作品,呈现日益受到关注的东南亚现代艺术的动向,以此纪念东盟创立50周年。展览借用太阳雨隐喻东南亚地区在二战结束后经历的一系列曲折历史:从殖民地独立运动到冷战格局下的内战与困境,民主化浪潮和全球化,特别是1980年后急速进展的城市化。

法国:

阿尔萨斯考古发现展

地点:巴黎犹太教艺术与历史博物馆

展期:2017年6月29日 - 2018年1月28日

此次展览展出2012年阿尔萨斯地区发现的一批多达千份、不同载体、跨越14世纪至19世纪的犹太教历史文献。展览将追溯这批文物的来源及其内容,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

大卫·霍克尼个展

地点:蓬皮杜中心

展期:2017年6月21日 - 10月23日

继英国泰特美术馆《大卫·霍克尼》大展之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时隔近二十年首次举办霍克尼大型回顾展,庆祝这位英国艺术家八十岁寿辰。本次展览共计展出超过200件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刻、装置影像、素描、印刷品等,其中包括了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泳池系列、双人像系列、宏大建筑系列等。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