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礼让斑马线”内容纳入驾照考试,促文明礼让习惯养成

张雅 杨柳/北京青年报
2017-07-01 07:14
中国政库 >
字号

斑马线,人车相遇,由此衍生出两种常态:车辆礼让行人,或与行人抢行,而后者常常是致乱、致堵、致祸的原因。礼让斑马线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鉴于此,北京青年报发起“礼让斑马线,守护生命线”活动,探访繁忙路口,倡导自觉礼让行人,并给予司机以礼品。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交管局获悉,按照公安部和该局路口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部署,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从强化驾驶人源头管理入手,通过强化驾驶人法规培训、强化考试标准评判、强化领证前安全文明教育等措施,不断提升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意识和法治素养,促进“文明礼让”习惯养成。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初学驾驶人法规培训、机动车驾驶人满分和审验教育中,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不礼让斑马线等法律法规以及危害后果等知识的讲解,并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道路情况,编写了文明礼让出行相关教育材料,供学员学习和参考,引导驾驶人牢固树立“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

同时,在驾驶人理论科目考试地方题库中增加相关考试内容,并在科目三实际道路考试中,重点对驾驶人的安全文明行车意识进行考核,对初学驾驶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不主动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等行为的,评判为不合格。通过严格考试标准,培养驾驶人养成文明规范的驾驶习惯。

此外,新规显示,初学驾驶人领证前,将组织驾驶人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以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对机动车驾驶人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陋习进行再教育、再警示,并要求每名驾驶人严格落实领证前宣誓教育,承诺领证后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谨慎驾驶、文明出行。

探访

放学时段斑马线前“车让人”占多数

上学和放学时段,学校周边的学生和车辆通行量大,斑马线前的人车交汇情况也更加复杂。昨日下午放学时段,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北门和白家庄小学西门处,随机进行探访。统计发现,从下午5点15分至6点15分,一小时内,两个路口的无灯斑马线前,有超过20辆机动车礼让学生,远超过未礼让机动车数量。

在白家庄路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北门,正对着一个无灯斑马线。学校安保人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该校从初一至初三,有八九百名学生。“门前的这条(白家庄路)斑马线,上学放学的时候很多学生来来往往。尤其是早上7点,学生们都赶着进校门,开车的又赶着上班,碰一块儿了。”

保安介绍,因为这条路双向只有单行车道,容易拥堵,通常上学时段,学校会安排他们轮流在斑马线前“守着”,“聚集了三五个学生,然后招手示意来往车辆停一下,让学生们从斑马线前通过。”他介绍,相比较而言,放学时段因为有学生打球或者留在教室写作业,不会集中出现过马路的情况,“也避免造成斑马线这里的拥堵”。

接孩子的多名家长则表示,因为路口没有红绿灯,他们会比较担心,“只能多提醒孩子,别跟车抢道。”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学生通过斑马线前,通常会招手示意司机,多名学生表示:“一般看到我们招手,他们都会让,实在不让的,我们只能等车过了再走。”

北青报记者观察发现,靠近学校的双向路段,均设有提醒标识和道路减速带,通常机动车通过前,会减速慢行,多数机动车司机会等学生通过后再走。但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也有部分司机与学生抢行,甚至通过斑马线时不减速,更有部分机动车停靠在斑马线上,影响学生通行。

讲述

接孩子女司机:有孩子后更懂得“礼让”

在斑马线前,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司机停车让学生先过马路时,遭到后车鸣笛催促。赵师傅也是“被鸣笛”的司机之一。“经常因为在斑马线前让人被别人催,但我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他按他的,我停我的。”赵师傅介绍,自己驾龄20多年,一直保持着礼让行人的好习惯,“斑马线就是为行人设的,要有这种觉悟才对。”

在白家庄小学门口,开车接儿子放学的陈女士则向北青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礼让行人”的态度变化过程。“有孩子之前,脾气会躁一点,开车速度也会很快,但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多注意一点,能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除了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会格外注意,其他的时候同样也会注意礼让。”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报记者在斑马线前举牌“礼让斑马线,点赞好司机”活动期间,一些接孩子的家长看到后,主动将机动车退回斑马线外,在路边停车等待。其中一位家长表示,自己曾在斑马线前剐蹭过行人,之后但凡开车路过斑马线就会留心。“‘礼让行人’这事儿应该多多宣传,也让大家自然而然地接受。”(原题为《 针对“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北京市交管局车管所从强化驾驶人源头管理入手:“礼让斑马线”内容纳入驾照考试 》)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