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吻别讲台老师教了40年数学:虽是摆拍,流露的是真情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叶传增
2017-07-03 20:3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最后一刻,盛志军老师动情吻别讲台。

近日,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中学的退休数学特级教师盛志军因一张“吻别讲台”的照片走红网络,引发公众关注。

照片中身着红衬衫的盛志军,腰弯至90度,头贴在讲桌上,留下深情一吻。这一吻,为盛志军40年的一线执教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并不意味着他教育工作的结束。退休后的盛志军仍然奋斗在教育战线,致力于农村师资的培养,最远帮扶地区到贵州省毕节市。

已在讲台上站满40年

谈到这张不小心让自己成为“网红”的照片,盛志军表示:“虽是摆拍,流露的却是真情”。

他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还原了当时的情景,6月27日上午的第五节数学课是他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课,下课后学生们陆续离开去吃饭,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回想起自己的执教经历,从1975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算起,除去中间两年读师范,至今已在讲台上站满了40年,在郁达夫中学也整整工作了30年。想到即将离开朝夕相伴的三尺热土,留恋和不舍瞬间涌上心头,亲吻讲台的举动就是在这种心境下的真情流露。

“我当时就很想把这一幕留下来作纪念,刚好有一个同事经过,我就请他帮我拍下来了。”盛志军说,这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多张照片,网上的那张是其中之一。

“并没想放到网上,也没想到会引发大家的关注,更与炒作无关。可能会有摆拍的痕迹,但前提是我的真情流露。”盛志军说。

专注于数学教育

从教40年,盛志军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和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长期以来,对初中数学教育的专注使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

盛志军仔细研究了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和《数学教育反思》等著作,根据他的理论自己提出了再创造教学。

他认为,数学不止是应试做题那么简单,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数学的发生、发展到现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文化的体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他们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逻辑性,用数学思维来指导他们未来的生活。”

然而在应试的背景下,数学教育变成了老师教学生怎么做题,学生只关心怎么拿高分。“这等于强化了数学的应试功能,忽视了数学更重要的教育功能。这种做法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初衷,我觉得很痛心。”盛志军说。

坚信教育的价值在于“育人

40年,贯穿了一个人的青年和壮年。盛志军将一生最美好的光阴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坚持源自于对教育育人价值的坚守。

盛志军告诉澎湃新闻一个故事,曾经他当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没法毕业。初三那年,他作出了一个让全班同学惊讶的举动,让这个没法毕业的学生当班长,并安排他组织了一场主题为“路就在脚下延伸”的班会。

在这场班会中,盛志军发现这个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组织能力很强。虽然这个学生最终没能顺利毕业,但进入社会闯荡后,经过多年打拼成为了一名企业家。

此后,学生还专门找到盛志军,感谢他当初能给自己,一个差生当班长,并给他组织班会的机会。进入社会后,他真切地体会到“路就在脚下延伸”的涵义,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的座右铭。

这件事也让盛志军深刻体会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成人。“我非常赞同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观点,培养‘人’,才是对一个教师的最高要求。”

退休后从事农村师资培训

还未退休时,盛志军就已经做好了退休后的打算,想去农村办教育工作室,用他自己的话说:“退休后从事农村师资培训更能发挥自身价值。虽然不在一线教学,但退休后的生活比退休前还要忙。”

目前,盛志军负责了多个地区、多所农村中学的师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桐庐县的一所农村中学及其周边的农村学校。

“这所学校在山区,比较偏僻,每周至少要去一次,开车要1小时20分钟左右。”同时,他还要去富阳区的农村学校建立几个农村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室。

除了本地的农村学校,盛志军还将工作室建到了贵州省毕节市的黔西四中。据了解,该工作室已于去年成立,盛志军负责给当地的老师评课,上示范课。

更令人尊敬的是,在选择开工作室培养农村师资之前,盛志军拒绝了多家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抛出的绣球,对高薪不为所动。

他认为,“教育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培训机构和学校之间,对于教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培训机构看重的是考试分数,但教育本身不是功利性的,它是一种‘人’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愿意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