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军媒:抗洪救灾万众一心,坚决不给不当言论发酵传播的机会

“东线瞭望”微信公众号
2017-07-03 20:01
舆论场 >
字号

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广西、江西、湖北、安徽等地有60多条河流2日发生超警以上水位洪水,其中湖南沅江中游、资水,广西桂江上游等地有16条河流先后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湘江下游发生超历史水位洪水。

截至2日,南方各省区累计投入抗洪军民50多万人。目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在防汛一线的抗洪军民有12.78万人,其中湖南11.7万人、湖北4400人、江西3800人、安徽2600人。

在这次与天灾的战斗中,全民投入。作为人民的子弟兵,解放军历来冲在一线。他们的部队代号,在数次救灾中早已响亮。

他们的身影,在灾区百姓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甚至浓厚了一代人对军队的感情。

每次抗灾我们都会发现,不合时宜的吐槽,在网络上时有发生。

抗洪救灾需万众一心,救灾时曾经的谣言和不合时宜的言论,需要反复警醒!

1、驳斥“救灾的军人只有馒头吃?”

后来随着网友们的转发和发酵就成了“救灾的军人只有馒头吃”。

@军报记者 很快给出了事情的真相,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灾情紧急,为了争分夺秒救助民众,堵塞漏洞,所以即便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其实很强,甚至即便现场有餐车,但战士们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去淡定的吃饭,得把有限的时间和人力都先投入到救灾上。一般要等任务完成后,才会坐下来吃点正餐,但可能那时候他们却已经累得吃不下了....

2、比起所谓的专业“军粮”,战士们反而更吃得惯馒头,甚至发了专业“军粮”也还是更喜欢啃馒头。而且馒头除了“方便进食”外,其方便制作,方便运输,能快速补充体力的特点,也令其成为了战士们更倾向的一个口粮选择。

3、此外,在一些灾害中,为了方便救灾,军队的后勤车辆只能留在灾区外围,让救灾的车辆优先通行;还有的时候为了救助灾民,让灾民吃到好的,战士们也会选择吃馒头,把饭菜让给群众。

2、辟谣“余姚大水救援时,救灾部队'见危不救'!”

很快,@书香满心进行了技术性辟谣:在余姚水灾时刻,@殷小贝 10月12日21时40分发了以下微博:“妈妈在微信里对我说:你八十多岁的外婆两天没进食了,今天腹泻不止。听到外面有军车经过,我去阳台大声呼救。解放军对我们招招手,我以为有救了,奔下四楼去,却见军车反方向扬长而去。我焦急万分,趟着及膝的水一路奔,一路喊救命。车上军人看笑话一样看我,车越开越远,经过这一次,我是彻底心凉了!”至13日18时,已转发10181次,评论3587条。现逐句对这条微博技术分析,可看出其在明显编造。

第一句:“妈妈在微信里对我说”

其在10月8日晚发了一条微博称“家乡停水停电”,到其母“发微信”时已停电至少48小时以上,这时网络信号有没有?大灾之下其母肯定惊慌到处打电话,这么长时间后其手机还有电的可能性多大?

第二句:“听到外面有军车经过”

其母是超人有透视眼吗?在房间一“听”就知是军车?军车的声音和其他车有什么区别吗?而且是在照顾80多岁生病母亲的情急之下,还能一听就知道是军车?而且从下句“去阳台大声呼救”可看出,其母确实是“听”而不是“看”到的军车。

第三句:“我去阳台大声呼救。解放军对我们招招手”

她说的军车应该是带蓬子的卡车,其母站在四楼阳台呼喊,这么远的距离,请问车上的军人能否听到她喊什么?别忘记军车是在“及膝”深水中开动,车辆本身声音和激起的水声都比较大。就是军人看到有人喊能知道她在喊什么吗?

第四句:“奔下四楼去,却见军车反方向扬长而去。我焦急万分,趟着及膝的水一路奔,一路喊救命。车上军人看笑话一样看我”

这句最关键,也最假!其外婆八十多,其约三四十岁,其母应在60岁左右。一个60岁老太下四楼,就是身体非常好,加上从家里出来,开门、关门等时间,就是全力奔跑至少也需要几分钟。哪怕军车速度为30公里每小时,一分钟就要前进500米,几分钟是多少米。其母下楼后趟着及膝的水奔跑时,还能看到上千米甚至数千米外“车上的军人看笑话一样看我”?这是什么眼神?!

加上此人前后所发微博,可以肯定,她的目的就是在抹黑救灾军人。

3、解释"汶川地震救灾,空降兵为何不第一时间'跳'!"

质疑声中,@空军报记者曝内幕:请不要怀疑空降兵的勇气

今天从前方传来了最新的消息,空降兵某部的一个15人组成的小分队,在没有气象引导、没有地面指挥的情况下,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在阿坝地区茂县冒险成功空降。

5·12地震发生以来,震中灾区还有几个地方与外界失去连系,至今杳无音信,情况不明。大家救灾心切,都对能够从天而降的空降兵报以厚望。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一直没有空降成功,于是同志们,尤其是广大网友又对空降兵的勇气颇有微词。作为一名《空军报》的记者,我想把我了解到的一些细节告诉给大家。

请大家不要怀疑空军降兵战士们的勇气。

昨天深夜校对本报,读到《伞兵伺机空降震中灾区》一文。手心里不由得为官兵们捏了一把汗。飞机几次下降高度,我的心就被紧紧地攥过几次,尤其是读到,“随着高度的降低,飞机结冰加剧,虽说早已打开加温电门,但座舱玻璃上的雨刷还是结成了一支大冰棍,飞机的测风测雨雷达扫描仪上显示出的回波也越来越强烈,大雨打在玻璃舱上‘啪啪’作响……”我的心更是提到嗓子眼。

网友们,你们可知道,此时此刻机舱里我的空降兵兄弟,承担着多大的风险?座舱里我的飞行员战友,又担当着多大的责任!跳伞指挥员、机组人员都在权衡:一边是机翼下,危在旦夕等待救援的人民,一边是机舱里数十个年轻的生命,这个又是决心何其难下?

尽管由于天气原因,他们没有实施空降,而是选择了降落在成都某机场,伺机再次空降。但是我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敢为人民赴汤蹈火的英雄虎胆,任何人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甘愿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赤子之心。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该有我们!”这是我们军人的誓言,我们也在一次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各种急难险重的任务过程中,践行了我们的这句铮铮誓言。

但是如此危急的时刻光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科学和理性。伞降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科目,更何况是在天气异常恶劣,地形十分复杂的震中灾区。如果不讲科学,头脑发热强行实施伞降,不仅无法对灾民进行有效的救援,而且势必会增加大量无谓的伤亡。这不仅是对本已十分稀缺的精锐救援兵力的浪费,更是对战士生命的不尊重。要知道坐在机舱里随时准备飞身冲出舱门的我的空降兵兄弟们,也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如果不是穿上这身军装,不背上这个伞包,他们也还只是父母疼爱的孩子。

面对大面积的房倒屋塌,面对瓦砾下一个个奄奄一息不断发出微弱呼救的生命,尤其是当得知震中灾区还有几个地方与外界失去连系,杳无音信的时候,没有哪一个参与救援的空军战士的心不在受着煎熬,没有哪一个参与救援的空军战士不想生出一双翅膀飞到灾区去,没有哪一个空军战士不想生出三头六臂尽快把所有压在废墟下的生命都安全解救出来。

但是越是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就越需要科学理性。就越不能头脑发热、意气用事、盲目蛮干。因鲁莽行事而造成更大损失这样的教训,从前并不是没有过。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只有与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决策相结合才能焕出强大的战斗力。

请不要再苛责我们的空降兵将士们,不要再苛责我的空降兵兄弟!他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比我们更加心急如焚!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的是大家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请相信他们,为了瓦砾下那一声声无助的呼喊,他们会竭尽全力,他们会舍生忘死!

可能在每一次的救灾或执行任务中,总有质疑和负面评价,掺杂着恶意的抹黑和造谣,但更多的是理解、感谢、支持!

这一份温暖,也是对军人最好的褒奖。

类似的言论时不时还会出现在网上,质疑声在网络响起时,救灾的军人并没有时间解释,他们在堤坝上,在洪水中奋战,在灾区争分夺秒......

让我们一起努力,消除网络上的谣言和不实言论,不要让这些负面的声音,松散了救灾的万众一心。 

(原题为《抗洪救灾万众一心,坚决不给不当言论发酵传播的机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