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竞购水深几许,中企出海雄心不改

王宁宁
2017-07-03 22:51
10%公司 >
字号

据达能最新消息,集团将以8.75亿美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石田农产(Stonyfield)出售给法国同行拉克塔利斯公司(Lactalis),这桩备受全球瞩目的竞购项目终于水落石出。

此前,《华尔街日报》表示墨西哥拉拉集团(Grupo Lala)在竞标中处于“领先地位”,《纽约邮报》称中国伊利集团“在竞拍中占据优势”,也有外媒认为美国本土公司迪恩食品(Dean Foods)更有胜算。

综合媒体报道显示,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竞购项目可谓一波三折、潭深千尺,每次“知情人士”的“透露”,都将竞价推至更高。

无关实力,竞购石田“水深”几许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在数家参与竞购石田农产的跨国公司中,伊利集团最早被“消息人士”向外媒曝光竞标价格,虽然具备价格优势和诚意,但达能却对此“视而不见”,最后把“绣球”抛给隐身竞争的拉克塔利斯公司,这一“结果”看似“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综合境内外媒体报道显示,当前美国最大的有机酸奶供应商石田农产成立于1983年,2001年被法国达能集团收购其40%股份并随后增持,2014年实现全资持有。石田农产近年来已涉足法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市场,2016年度其营业额约为3.7亿美元。

这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暗中较量,洞悉全局的莫过于石田农产的“前任老板”达能。

据悉,在竞购石田农产的跨国公司中,中国伊利集团、美国通用磨坊(GeneralMills)、迪恩食品、墨西哥拉拉集团,均被外媒视为竞购对手,唯有拉克塔利斯公司没有进入媒体视线。综合信息显示,食品巨头通用磨坊2011年通过收购法国优诺,开始发力酸奶市场;拉克塔利斯在消费市场尤以奶酪产品闻名,在酸奶领域却堪称“新军”;借助“全球织网”战略的纵深推进,伊利已在高端酸奶的研发和销售方面业绩超群。

在这位消息人士看来,石田农产虽然体量不大,但背后却隐蔽着一张复杂的“关系网”,达能为此显然颇费心思。

出售石田农产实为达能“无奈之选”。今年3月31日,达能宣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将以125亿美元收购美国白波(White Wave)食品公司,但作为原则协议反垄断内容的一部分,达能必须在其后数月内出售石田农产。

相关资料显示,白波(White Wave)公司主要生产、推广和销售植物基食品和饮料、咖啡奶精和饮料、优质乳制品和有机食品,它曾是本次参与竞购石田农产的迪恩食品公司的子公司,于2012年8月宣布上市时才与其分手。

据悉,在达能2015年全球销售收入中,来自新兴市场的比重已经高达50%以上。在荷兰合作银行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拉克塔利斯位居第二,达能位居第三,伊利第八、迪恩第十,拉拉则未现踪迹。分析人士认为,基于石田农产幕后的这张“关系网”,达能既不可能将其“下嫁”给市值仅为300多亿元人民币的拉拉集团,也不能“许配”给美国本土的竞争对手迪恩和通用磨坊,更不能将其“嫁与”发展势头更强劲的对手伊利,以免为自家战略布局和发展前景“自掘陷阱”。唯有拉克塔利斯,虽贵为全球乳业第二强,但其主营乳制品却是奶酪,尚不足以在酸奶领域与自身较量。

回顾这场石田农产竞购事件,5月上旬伊利参与竞标的首轮报价被“知情人士”意外泄露,数家公司的二轮竞价均水涨船高,最终却是石田农产花落拉克塔利斯,达能此番出售已基本“心满意足”:溢价出售赚得盆盈钵满,同时又未助中国市场的强敌伊利“一臂之力”。

风雨常在,中企出海雄心不改

这个结果,对于近年来备受希腊酸奶Chobani和优诺酸奶双重夹击的石田农产而言,失落的感觉在所难免。

毕竟,伊利国际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品质管理能力,特别是高端酸奶的领先运营能力,原本可以助其突出重围。更何况,伊利背后还有令全球乳业巨头均垂涎不已的巨大中国市场,以及乳制品这条“白色丝绸之路”背后的国际市场。

对于加速布局国际市场的伊利而言,这个结果却并不会影响其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决心,也不会就此停下海外并购的脚步。

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伊利10年前就有海外业务,只是当初它并不是伊利的主要市场。在伊利看来,做好中国市场也是国际化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推进,则使伊利国际化进程面临更多的机会,因此当前正在大力投资海外市场建设,将来必然会有更多资质优良的公司,与伊利共享“白色丝绸之路”的倡议红利。

实际上,对于竞购石田的结果,伊利已做两手准备。5月10日,伊利股份已在公告特别提醒,竞购“尚处于前期投标的准备阶段,能否中标尚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

风雨阻隔抑或雨后天晴,对于“出海”并购的中国企业而言,就像应对天气变幻一样需存一颗平常心。

根据媒体报道,大连万达集团原计划以10亿美元收购迪克·克拉克制作公司,富士康拟出资270亿美元,收购东芝半导体业务,近期均与伊利遭遇类似“风雨”。

综合信息显示,随着去年年底海外并购新规的出台,今年一季度以来,海外并购市场开始转冷。根据汤森路透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38亿美元,创下自2014年以来新低,仅有去年同期的951亿元的1/4。

纵然“局部预冷”,但这并未降低中国企业立志出海的雄心壮志。

据悉,王健林执掌的万达院线仍将深化海外布局。2016年其海外票房收入14亿元,同比增加386.11%,公司有望借助院线影院的管理实力,持续加大海外并购力度,并对并购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公司自身实力。

伊利集团亦对重磅推进“全球织网”战略志在必得。据媒体报道,伊利自2013年起就已密集发力海外,其接轨国际的研发机构遍及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并且通过与SGS、LRQA和 Intertek达成的战略合作,其全线产品质量标准早已比肩发达国家领先水平。在刚刚闭幕的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伊利与世界经济论坛正式结盟,建立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致力改善全球健康状况,共同推进实现“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而这一梦想,正与伊利“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企业愿景密切相关。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2017年中央1号文件的这句表述,在伊利“出海”国际化战略布局上,渐已进入扬帆远航阶段。

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只要能够把握住国家战略带来的机会,在业务发展上与国家战略相贴合,公司和业务都会有更大的发展。

出海远航栉风沐雨在所难免,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于持守愿景的伊利而言,对于放眼全球的万达而言,海外并购亦是如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