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保监会启动财产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严禁“噱头”产品

澎湃新闻记者 胡初晖
2017-07-04 16:00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噱头”保险、“僵尸”保险或将在8月底前退出历史舞台。

7月4日,保监会公布了《于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划出11条整治重点,密切关注产品开发是否存在创新不规范、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设计偏离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弱化等问题;机构是否定期清理保险产品,对不再销售的保险产品是否及时注销等情况。

专项整治工作分为3个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为机构全面自查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为整改清理阶段,9月15日至10月31日为监管检查阶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产品,保监会将严格依法责令停止使用,限期修改;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据澎湃新闻了解,目前财产保险产品主要采取备案制度,机构只要在保险行业协会建立的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平台注册,注册材料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后,产品就可以使用。本次检查,更多是落实此前保监会发布的“1+4”系列防控风险的文件。

“噱头”、“僵尸”产品成为整治重点

在11条整治重点中,保监会从机构端、产品端和市场端提出了明确要求。

机构端,重点关注产品开发是否综合考虑公司承保能力、危险单位划分、再保险支持等因素,是否存在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健的情况。对不再销售的保险产品,机构是否定期清理或是及时注销。同时,产品费率厘定是否合理也列入整治范围。

产品端,重点关注产品开发是否存在创新不规范、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设计偏离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弱化等问题。产品名称、条款是否要素齐全,表达严谨也将受到拷问。

市场端,根据市场情况、保险消费者反映和新闻媒体报道等,机构要密切跟踪、及时评估保险条款合法合规性和适应性,专项整治重点关注机构是否对存在问题的保险条款及时修订,对不适宜继续销售的产品及时停止销售。

从备案走向自主注册,监管风口“再收紧”?

保监会对于产险产品额监管态度早在今年1月就有所收紧。1月3日,保监会公布了《财产保险公司产品费率厘定指引》和《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从产品开发和费率厘定两端规范财险产品。

一位产险机构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目前产险产品均采取备案制度。2016年8月,保监会启用产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平台(http://zcz.iachina.cn)后,除农业保险外,各财产保险公司在自主注册平台自主注册,平台会对提交的注册材料进行自动审核,材料完整的实时予以注册,产品注册完成后方可使用。根据规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每5个工作日将自主注册平台已注册产品材料传送至保监会保险产品电子化报备和管理信息系统,并由该系统完成后续备案流程。这意味着,各产险公司无需再向保监会报送备案材料,这一举措大大加速了产险产品备案速度。

保监会方面表示,本次产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是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财产保险公司产品整体质量、提升公司产品管控水平的总体目标,集中整治产品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司产品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公司产品开发管理行为,提升保险产品供给质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竞争有序、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附《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各财产保险公司: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保险监管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保监发〔2017〕40号)的有关要求,我会决定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提高财产保险公司产品整体质量、提升公司产品管控水平的总体目标,通过全面梳理财产保险公司在用备案产品,集中整治产品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司产品管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公司产品开发管理行为,提升保险产品供给质量,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竞争有序、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落实“保险业姓保”的总体要求。

二、整治范围

财产保险公司所有在用的备案产品,包括:农业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船舶保险、货运险、特殊风险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以及其他保险备案产品。

三、整治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财产保险公司产品费率厘定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四、整治重点

(一)产品开发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是否存在违反保险原理、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情况。

(二)产品开发是否符合保险利益、损失补偿、诚实信用、射幸合同、风险定价等原则。

(三)产品开发是否综合考虑公司承保能力、危险单位划分、再保险支持等因素,是否存在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和财务稳健的情况。

(四)产品开发是否存在创新不规范、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设计偏离保险本源、保障功能弱化等问题。

(五)产品名称是否清晰明了,客观全面反映保险责任的主要内容,是否使用了易引起歧义或低俗、不雅、具有炒作性质的词汇,是否存在曲解保险责任、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六)产品是否通俗易懂、明确清楚,保险条款要素是否齐全,表述是否严谨准确,是否存在保险责任规定过于宽泛的情况,是否存在保险责任与责任免除相冲突的情况。

(七)保险费率厘定是否满足合理性、公平性、充足性原则。

(八)是否根据市场情况、保险消费者反映和新闻媒体报道等,密切跟踪、及时评估保险条款合法合规性和适应性,是否对存在问题的保险条款及时修订,对不适宜继续销售的产品及时停止销售。

(九)是否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经营情况和准备金提取等实际情况,对保险费率进行合理性评估验证和调整。

(十)是否定期清理保险产品,对不再销售的保险产品是否及时注销。

(十一)产品开发是否存在违反《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7〕35号)、《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保险监管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保监发〔2017〕40号)、《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7〕42号)等系列文件精神的情况。

五、工作步骤

(一)全面自查(7月1日至7月31日)。

各财产保险公司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整治重点内容,对在用的备案产品进行全面自查,摸清公司备案产品的具体情况。自查以发现问题、揭示风险为首要任务,以完善公司产品管控为工作方向,以风险隐患突出、违法违规问题高发的产品为重点,务求不留死角,充分暴露和发现问题。

(二)整改清理(8月1日至8月31日)。

1.整改问题产品:各财产保险公司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产品,按照问题的不同性质采取注销、修改等方式积极做好整改,及时纠正各类问题产品,确保公司产品的合规性。

2.清理僵尸产品:对于虽然自查未发现问题但公司长期没有使用、没有出单且已有替代产品或今后不准备使用的“僵尸”产品,通过“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平台”对产品进行注销,增强公司产品的有效性。

3.完善产品管理:公司要以此为契机,查找产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完善产品管理制度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总体质量和管理水平,夯实发展基础。

(三)监管检查(9月15日至10月31日)。

保监会将结合各公司自查、整改、清理情况,重点选取工作部署不到位、自查发现问题比例低、整改清理进展缓慢,以及社会反响强烈、引发媒体炒作的问题产品较多的公司作为检查对象,开展备案产品非现场检查。对公司自查认真、整改彻底且未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形,可以依法减轻或免予处理;对监管检查发现的自查不力或整改不到位的公司,依法严肃从重处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产品,严格依法责令停止使用,限期修改;情节严重的,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各财产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当前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工作,由公司班子成员牵头、安排专人负责工作的开展,按时、保质完成问题产品整改和“僵尸”产品清理工作。

(二)做好总结,及时上报整治工作情况。各公司应撰写专项整治工作报告,并填写相关表格(采用EXCEL格式,见附件1、2、3)。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公司备案产品的总体情况,自查发现的问题,对问题类型和原因的分析,问题产品整改情况,“僵尸”产品清理情况,下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的计划措施等。报告和表格应于2017年9月15前通过公文传输系统报送至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

(三)着眼长远,完善产品管理长效机制。各公司应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近期保监会关于加强风险防控、整治市场乱象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认真总结以往产品管理的经验教训,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加强产品研究分析,不断完善产品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产品管理水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