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不着|《斯隆女士》: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哈搭巴
2017-07-06 22:0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聊聊一个政治女说客的故事。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斯隆女士》海报。

阅读美国保守派有关《斯隆女士》的影评,比之看电影本身还要有趣。

比如《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上有篇题为“好莱坞的控枪计哑火了”(Hollywood’s Gun-Control Dud)的文章,上来就在数落片中主演“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的演技,类似特朗普总统对于梅丽尔·斯特里普所谓“过誉”的评价。

美国保守派网站《国家评论》对《斯隆女士》极尽嘲讽之能。

随后便是兴高采烈地议论这部电影票房扑街的惨状,接着进一步列举美国自由派近些年来“逆潮流而动”,借着好莱坞大搞控枪运动,抹黑拥枪“正义人士”,最后大笔一挥总结称,好莱坞的控枪把戏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而在烂番茄、IMDB等网站上,针对《斯隆女士》的差评也是铺天盖地。大有不把该片搞臭,决不罢休的架势。

然而仔细阅读这些美国网友的评论,你会发现一种套路,即他们十之八九都没在谈电影本身,而是在强调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有备有及佩带武器之权利。

片中,斯隆女士在盘算到底能拉拢到多少位议员支持控枪法案。

从表面上说,《斯隆女士》是一部呼吁加强枪支管制的电影。这使得这部电影在去年推出预告片之后,便广受美国多个拥枪组织的非难。然而控枪真的只是这部电影的表,而非里。换言之,它不过就是个由头,换做保护幼童免遭性侵、保护少数群体权益等皆可。

《斯隆女士》是颗洋葱,美国保守派摸到最外面一层就不打算拨下去了,但本片由表及里还有两层。在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之内的,则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申冤请愿的权利。

片中“劳模姐”饰演的斯隆女士的职业便是个政治说客。政治游说在美国建国伊始就出现了,可谓是与合众国休戚与共,虽然两百多年来时有丑闻曝出,却始终无法洗涤干净,因为这就是美国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TED上,哈佛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西格(Lawrence Lessig)有个十分出名的演讲,他称:“既然金钱政治如此泛滥,美国人民应该联合起来,筹得一笔巨款,利用金钱政治支持合适的候选人竞选上台,然后用立法手段一劳永逸地终结金钱政治。”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于政治游说与金钱政治的厌恶与无可奈何。

斯隆女士对于政治游说的看法。

片中斯隆女士常说的一句话,可以看做该片对于政治游说的注脚:“游说的关键是洞察先机,预测对手招数,然后设计对策,赢家永远比对手快一步,当对手一掀底牌,就亮出王牌。要确定能趁其不备,让对方无法反击。”

再从这句话里,也能窥见《斯隆女士》藏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之下的核心讨论,即何谓政治。

斯隆女士践行着“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是这么对政治下定义的:政治不只是要打败对手,更是要消灭对手。正因此《斯隆女士》也被人冠以“女版《纸牌屋》”“现代版《权力的游戏》”等。

为了胜利,斯隆女士哪怕揭同事的伤疤也在所不惜。

而在这政治三段论式探讨之外,《斯隆女士》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它无关女性主义,而是直面人性,即一个人的抉择,到底需要怎样的动机?

斯隆女士从拥枪游说团体转投控枪游说团体,两派人都问出了相同的话:“你以前是否经历过枪击事件?你的亲朋好友是否经历过枪击事件?”而斯隆女士的回答却相当无厘头——我就想赢。

斯隆女士参与控枪游说的动机,她自己的说法就是“获胜的欲望”。

成就感,是《纸牌屋》里“下木总统”内心深处的渴求,或者说,这是政治动物的本能。帮着财大气粗的拥枪组织吆喝,胜之不武,只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才能显示自身价值。

考虑到本片上映时间(2016年11月11日)恰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三天后,便可知为何美国保守派会对本片口诛笔伐到如此地步。因为就算是从预告片里,美国右翼都能感受到斯隆女士与希拉里·克林顿的相似性,他们嗅到了女性政治家身上特有的味道——强势的不像一个“传统”女性。

一些影迷为“劳模姐”鸣不平,认为她配得上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只是因为美国保守派的攻讦,才让她成为遗珠。且不说她没有入围今年奥斯卡。在入围的2017年金球奖最佳女主角之中,她的确也比不过伊莎贝尔·于佩尔在《她》中的精彩演绎。

杰西卡·查斯坦的确很勤奋,一年可以演上七八部电影,但她在《斯隆女士》中的表演是受限的,事实上,剧本没有给她多大的表演空间,她只是演出了外人眼中一个“政治说客”该有的样子。

用《好莱坞报道者》的话说,电影史上有关“说客”的电影太少了,而从剧本的角度来说,它并未超过2005年上映的电影《感谢你抽烟》。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