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魔幻儿童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悲伤的童话有了温暖的结局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7-05 11:22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卖火柴的小女孩》全世界家喻户晓,却悲伤到让人扼腕:在安徒生的故事里,小女孩徘徊在充满节庆气息的街头,挨饿受冻中点起火柴,火柴燃尽时,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葡萄牙编舞家阿瑟·皮塔,让小女孩有了更鲜明的个性:她不仅有与点灯人玩耍的快乐时光,受欺负时懂得了反击,虽然最后仍失去生命,奶奶却将她带往月球,带着火柴展开了另一段冒险。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报

8月5日-6日,魔幻儿童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演出三场。

皮塔巧妙运用舞蹈、歌唱,配以精致的舞台、眼花缭乱的机关道具,略带夸张的妆发,转换了原作的沉重调性,让原本悲伤的童话有了温暖的结局。在冬季的伦敦,该作历来是圣诞期间最热门的亲子节目。

从迪斯科走向现代舞

皮塔是英国当前受捧的编舞鬼才。1972年他出生于南非,1991年赴英国,在伦敦现代舞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

相对于古典音乐、文学,皮塔其实是被美式流行文化包围着长大的,尤其是约翰·屈伏塔的电影《火爆浪子》,让他因此迷上迪斯科。

不同于一般的舞者训练,皮塔最开始学的是拉丁美洲舞、迪斯科,少年时期还曾赴伦敦参加世界迪斯科大赛,获得冠军。他的芭蕾训练起步较晚,与迪斯科的放松不同,芭蕾的纪律与约束,给了他别样的成长。

鬼才编导执掌剧目

从小,皮塔便喜欢与玩伴一同创作、演戏,对身体也相当着迷。在学校时,他常常在舞台一侧观看台上舞者、台下观众,想象着编舞动作。成为编舞家对他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

皮塔说,编舞家威廉·福赛斯与希薇·纪莲合作的纪录片《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曾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片中打破规则的创意和力量,让他大为惊艳。他甚至因此思考,自己是想当福赛斯还是纪莲,也许是在两者之间,既想创作也想表演。

2011年,皮塔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爱德华·华森合作,将卡夫卡的《变形记》搬上了舞台。该作不仅获得英国南岸艺术奖的肯定,主演华森更因此斩获奥利弗奖的“舞蹈成就奖”。

媒体观众一致好评

悲伤故事有了温暖结局

和《卡夫卡》一样,《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皮塔认为,无论是莎士比亚、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还是《胡桃夹子》《天鹅湖》,采用不同方式重述经典作品,都是有趣的尝试,在一个广为人知的作品中,观众往往也能有不期而遇的新发现。

正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皮塔给了原本哀伤的故事一个温暖的结局——小女孩快乐地跟奶奶去了月亮,用火柴点亮了天上的繁星和宇宙。

重塑经典故事

皮塔说,他的灵感来自纪录片里从外太空看地球的那一幕,“逝者的灵魂和精神并不停止在那里,它们都会去某个地方,即便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他们去了哪里。”

舞蹈巡演至英格兰的伊普斯威奇时,皮塔曾为已走到生命末期的儿童安排过一次演出。

医院一开始担心这个故事对病童来说太沉重,但舞团觉得这是友善的作品,适合孩子们看。演出后,舞团收到了意见回馈,其中一位女孩原本对自己来日无多感到愤怒,却在看完演出后,理解了自己会去“某个地方”,或许是月亮上,而她也不会再承受病痛了。她的父母甚至发现她学会了舞蹈中的某个动作,并且会重复着做。

皮塔感慨,“原来戏剧作品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即使是如此受苦的孩子。而我只是做好一件事情,能带给别人这样的感受,真的很棒。”

《卖火柴的小女孩》诞生在丹麦,有意思的是,皮塔坚持让故事里的角色说意大利文,除了语言本身韵律明显、温暖富有感情,皮塔也意在向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致敬,后者的《阿玛柯德》不仅让他印象深刻,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创作灵感。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