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32年前的汉代神画硕士论文到当下的汉画研究

陈履生
2017-07-05 15:39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汉画包括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及其他器物上的装饰绘画等,其中尤以画像石的数量为最多。不同的区域内出土的汉画像石,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在题材的分布上也有所不同。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神仙世界;不管是圣贤形象还是历史故事,汉画所构成的与墓主人相关的诸多内容,成为后人认识汉代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图像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与汉画结缘30余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特刊发其回顾与汉画研究的随感。

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神画主神研究》

我与汉画艺术研究之缘

32年前,我刚从南京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因为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论汉代神画中的两对主神研究》,所以,与汉画研究的一些老师都有联系,这是我能够参加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所持的一张入场券。1985年,《南艺学报》发表了其中的一个部分。

1985年,《南艺学报》发表的《论汉代神画中的两对主神研究》。

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我1985年的硕士论文,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感谢方振宁兄为责任编辑。今年正好30年,当时激动的感觉犹存,对于每一位学人来说,自己第一本书和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样,一直都难以忘却。

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神画主神研究》

记忆中最具规模的年会

中国汉画学会1989年正式成立。每两年一次年会。此前于1985年在南阳召开了第一次汉画方面的研讨会。第四届理事会从2010年10月23开始履职,五年时间先后召开了第13、14、15届年会。学会宗旨在于联络有志于汉画研究的海内外学者,开展相关的学术活动,学术性与应用性并举,活跃学术空气,推动学术研究,开展国内外汉画的学术交流,向海内外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

2011年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在郑州河南博物院召开。

记忆中,2011年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是历届年会中规模最大的一届,在郑州河南博物院召开,年会主题为“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此次年会,分别从汉画与汉代生活、汉画考古调查研究与汉画艺术研究、汉画与汉代社会生活与综合研究进行讨论。与会的人数近百人,而且有境外的代表参加,本届年会的规模还可以从本届年会的论文集的规模中看出。会议分三组发表论文,也是前所未有。海内外近百位汉画研究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论文,从不同学科出发,多视角揭示了汉画的文化与思想内涵。除了论文发表之后,还有一场“长歌行·汉风”的华夏古乐音乐会,丰富了会议的内容。

泰安大汶口墓前室北壁中立柱画像,泰安市博物馆,纵60厘米,周长102厘米

汉代帛画

雄浑、厚实的汉画艺术

汉画包括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及其他器物上的装饰绘画等,其中尤以画像石的数量为最多。汉代画像石的出土地大致分布在河南、山东、苏北、皖北、四川,陕北、鄂北、晋西北等地区。有名闻遐迩的武氏祠、南阳、藤县、北寨汉墓,也有许多新出土的汉画像石墓,如临沂吴白庄汉墓画像石自1972年发掘以来,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显然,在不同的区域内出土的汉画像石,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在题材的分布上也有所不同。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神仙世界;不管是圣贤形象还是历史故事,汉画所构成的与墓主人相关的诸多内容,成为后人认识汉代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图像资料。而汉画所表现出的与墓葬制度以及绘画、雕刻、装饰等相关的艺术,则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综合性的艺术表达造就了汉代艺术中的雄浑、厚实的艺术风格。

滕州龙阳店画像,山东博物馆,纵100厘米,横99厘米

汉代画像石以及拓片的造假问题

在2008年10月24日召开的“中国汉画学会第三届四次理事会”上,就有许多专家呼吁社会关注汉代画像石以及拓片的造假问题。

就在绝大多数人还对汉画还缺少了解的当下,围绕着汉画的造假已经产业化,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开始危害学术,影响未来。就作伪的技术含量而言,画像石的作伪不像青铜器、瓷器那样需要材质方面的难度,也不像雕塑、书画那样需要技艺方面的高度,所以,这些假的画像石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很难识别的,因为有许多是刻制在汉墓出土的素石之上,加上刻制和做旧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而拼凑的汉画像石中的图案所形成的新的图像给人们带来的新发现的喜悦,都非常容易欺骗那些爱好者。另外,与之相关的汉画像砖、画像石拓片的作伪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种是假石头的拓片,一种是真石头翻版的拓片。前者本身即假,后者则是原版与翻版的区别。对于假拓片的鉴定,因为脱离了原石更增加了难度。就收藏而言,后者只是影响到收藏的品质,而前者则关系到学术的问题,如果依据这些作伪的拓片而来印证汉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艺术,那将会出现天大的笑话。现实中这些作伪的拓片已经出现在一些画集和著作中。

2017年6月汉画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会员在山东临沂考察。

最新汉画研究动态

随着汉画研究的深入,在2017年6月于山东临沂召开的汉画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临沂汉画像石学术研讨会上,所讨论的问题直接面对当下的研究现状,对于新的切入点的关注,成为提升汉画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在汉画研究中,诸如对吴白庄汉墓主人的探讨也成为解读汉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汉画研究从艺术层面走向更加综合性的新的考量。当然,对于画像石所处空间的考察,也在拓片以及艺术形象之外,更多的结合墓室空间而关注空间位置与题材的关系,对于认识画像石题材在空间中的分布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艺术源流上,对于画像石在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的发生与发展,如分布比较广泛的山东地区,应该有源流谱系的考察而梳理出时间层面上的关系,从而研究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在艺术表现上,随着新的考古成果的出现,像吴白庄汉墓这样有着与以往认识所不同的更加多样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改变了此前人们对于画像石的认识。

沂白庄墓门楣画像,临沂市博物馆,纵52厘米,横283厘米

随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汉画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显现出伟大的汉代艺术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正如同汉代的强盛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一样。

2016年1月5日,陈履生与冯其庸先生。

(本文原题为《我与汉画艺术研究30年之缘》)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