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南山路拆除违建七千多平方米,居民如何从抵制转为拥护?

澎湃讯
2017-07-07 11:3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近日,2017年度上海市22个市级重点整治地块中唯一一处虚线开放区,芷江西路街道南山路区域迎接验收。

验收是否通过,该地块的居民群众毫不担心,因为在他们心里,“阿拉南山路早就是免检产品了!”

早几个月前,居民们可根本不这么想,不仅闻“拆”变色,还抱团抵制,这半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南山路路面修整中。
以“先建后拆”为原则

南山路128弄、共和新路703弄以及洪南山宅私房地块位于南山路以南,是一片公、私房混居之地,约25000平米的土地上居住了719户1797余人,其中近31%为外来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只有9至10平方米。

最初陆续有居民在门口搭建了5平米左右的违法建筑用于厨卫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于出租的、用于堆物的违法搭建便开始见缝插针地拔地而起,时至今日,少则30年、多则50年的违法搭建比比皆是。

怎么办?拆!但要人性化地拆。

芷江西路街道管理办和洪南山宅居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好政策解释、方案宣传,坚持群众需求绝不“一刀切”,以“先建后拆”为原则,为每一户厨卫违法搭建率先“量身定做”了一份屋内“1平方”厨卫设计方案,哪怕是一块瓷砖的选色、一处煤气灶的摆放都听取居民需求,给出合理的最佳方案,顺便还把居民雨棚、墙壁等需要小修小补的地方连带做好。

私房厨卫改造前后对比。

家住南山路128弄的86岁老党员童莘乐就是首位受益者,在其他人还犹犹豫豫、不舍得原本几平米的违建利益时,他第一个站出来拥护拆违。整治小组也分外珍惜这位带头做表率的老同志,多方考虑噪音、尘埃等施工中可能影响老人平日饮食起居的因素,避开老人的作息时间,加班加点赶工。完工后,童莘乐的家便成了“样板房”供人参观。此后,南山路128弄的拆违整改工程刃迎缕解。

当然,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洪南山宅的夏阿姨患有多年尿毒症,常年卧病在床,丈夫王老伯也曾两次安装过心脏支架,两人生活在一间只有9平方米左右的平房中,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刚面临拆违时,王老伯忧心忡忡,“违法搭建拆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谁来管?身体不适了怎么办?”整治小组一次次上门,了解到他们的不情愿主要源于面对生活困难上的无力和焦虑,街道根据他们的情况对家中进行了细致设计,让他们放下心来,确保生活绝对不会受到影响后,三十余年的违法搭建一夕拆平。

洪南山宅居委会原位于南山路109号,面积约为108平方米,是康乐小区的自行车棚封闭后所建,换句话说,也是一处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违法搭建。这次“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活动拉开后,街道率先租下南山路上孔雀园区一栋两层房屋作为新的居委会办公及活动用房,并下定决心将老居委会所在的违法搭建不予例外全部拆除后,居民们纷纷表示“街道魄力大,阿拉也拆!”

孔雀园区改造前后对比。

“街道领导来听我们意见了!”

“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拉开后,虽有“1平方”厨卫改造项目,但依然无法满足私房地区居民关于洗衣难、洗浴难、就餐难等方面的需求缺口,为此,街道便将洪南山宅100号的大宁资产退管会租赁下来,准备将其改造成乐邻服务点,综合开展助浴、助洁、助餐、助康、助乐、助学等为民服务,一举解决私房地块的公共设施配套问题。

自2017年2月起,街道领导便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从南山路整治设计稿到私房地块公共设施配套内容,均经过充分论证和群众意见征求。尤其邀请那些意见强烈的“吐槽专业户”来聊聊天,吐吐槽,听听他们的心声,向大家勾勒整治完成后南山路区域的蓝图。就这样,聊着天,矛盾少了,笑容多了;抱怨声轻了,奔走呼吁声大了。有时候,聊到兴起之处,居民说“到我家去看看,你就能更直观地明白我的难处”,领导说“好啊,走!”就这样走访了数户家庭,现场办公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治安、交通、环境等民生问题。

垃圾箱房改造前后对比。

坚持高标准开展后续规划研究

南山路区域“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计拆除违法建筑111处7468平方米,取缔56家无证无照商户,整治172户违法居住,对42家危点私房实施修缮,厨卫改造58处,对西藏北路、共和新路沿街32家违规窗口经济进行整治,种植行道树42余株,绿化750平方米。

南山路现貌。

放眼望去,南山路漫天蜘蛛网似的电线不见了,机非混行的险象不见了,沿路摊贩吆喝垃圾遍地的景象不见了。

几乎等了一辈子动迁的市民王阿姨说:“现在家里有独立的厨卫,外墙粉刷一新,很有点石库门老房子的味道,出门就是全上海最新鲜便宜的菜市场、水果市场,马路干净,交通便利,现在再叫我动迁去郊区啊,我可不愿去了!”

随着南山路整治迎接验收,芷江西路街道针对老旧地块的治理也总结出一套独有经验,下一步,还将通过确保全年整治力度不减、进度不慢、标准不降,不断强化网络常态长效管理,同时以社区共治、自治为平台,形成“绣花式”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坚持高标准开展后续规划研究,确保“拆一片、建一片、管一片、美一片”,全力以赴打好今年市容环境和小区综合管理“两个翻身仗”。

就像居民徐阿姨曾说的:“全国有两条南山路最出名,一条在杭州的老城区,另一条就是我们上海的芷江西社区,从前我们的南山路比不过别人,从今以后,我们可以抬头挺胸地说,上海的这条南山路老灵额!”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