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毅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非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宁整理
2017-07-09 15:2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7月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教授在北大博雅讲坛发表了题为“下一站非洲,新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的演讲。演讲中,林毅夫提到,中国不断提高收入水平、技术水平、资本密集程度,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要逐渐转移出去,这对非洲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机遇期。

7月6日,林毅夫教授在北大博雅讲坛发表演讲。

非洲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应该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发展这些产业,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和国际买家的信心,但非洲国家普遍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较差。林毅夫希望埃塞俄比亚成功的故事可以给非洲国家带来启示。他建议非洲国家要集中力量办事,以发展一站式工业园区起步,通过来中国招商引资,把技术、资本、国际渠道、国际买家的信心带到非洲,以此在非洲国家快速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经济高效发展。

以下是对林毅夫演讲的摘录:

非洲是现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它拥有十一亿人口。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数字,43%的人是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最低贫困线之下。如果不解决贫困问题,可能会导致非洲社会政治的不稳定。非洲现在十一亿人当中,70%的人口在30岁以下,50%的人口在20岁以下。他们年轻力壮,如果经济不发展起来,没有就业机会,他们会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抱怨,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政治的不稳定。

这种不稳定影响的不只是非洲。中国有一句老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跑”。当非洲的贫困问题不能解决时,就会有很多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跨过地中海,到欧洲去寻求更好的生活。他们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坐非常破的船,冒着惊涛骇浪到欧洲大陆去。这个现象在非洲有些地方非常普遍。一个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走光了,但并没有那么多的人能成功抵达欧洲。很多人在地中海,就遭遇了各种危难。即便他们到了欧洲,要融入当地社会也并不容易。他们往往会受到排挤和歧视,不能融入当地社会最终转变成欧洲社会的问题。要适应一个新的国家,新的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非洲现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这是事实,可是为什么贫穷呢?是不是非洲人不努力呢?当然这是我们对非洲的印象。非洲人到工厂工作几天拿了工资,就去吃喝几天,然后再回到工厂,这种现象我不敢说没有。中国刚改革开放,农民到工厂工作的时候,不同样有这种情形吗?不仅在中国大陆,东亚其他经济体,韩国或者中国台湾,在实现现代化之前,当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那些工人的素质和非洲人没什么差别。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作“思路决定出路”。它们之所以没有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思路上出了问题。非洲国家在政治上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思想理念完全照搬西方殖民国家的东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在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国际发展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和帮助下,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改革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财政稳定计划。从一定程度上看,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推行结果怎么样呢?这些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国家原来建立的工业垮台了,随后经济崩溃了、停滞了,危机不断,而且不断出现去工业化现象,工业在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平均经济增长率比在结构主义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要低,发生危机的频率比六七十年代还要高。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就把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八九十年代称为“迷失的二十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所有的国家经济体都在转型,从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走向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那时普遍的看法是,由政府导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应该推行当时所谓的“休克疗法”,一次性地把政府各种干预扭曲取消掉,这样才有办法建立起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才能提高效率,赶上发达国家。当时还有一个看法,如果你在转型当中“三心二意”,像中国推行的渐进的、双轨的转型方式的话,就会造成经济社会资源错误配置,腐败横行,导致效果比原来计划经济时还差。

在转型过程中,维持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少数经济体,包括中国、越南、柬埔寨,以及东欧国家,其中表现比较好的像波兰、斯洛文尼亚,或者前苏联国家当中表现比较好的像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推行的是一种不彻底的改革,保留了不少干预扭曲。我觉得这些案例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发现成功的经济体都有一个特性,因为一定是农业经济收入水平低,包括西欧现代化发达国家,在18世纪之前也是农业经济为主,收入水平很低。它们从农业经济变成现代化工业经济,有一个特点,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我们知道18世纪工业革命是从纺织业开始的。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进入到纺织业工厂里,变成了现代化的制造业工人。然后随着技术创新,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西欧国家,像法国、比利时、瑞典、德国,它们开始工业化时,也是从纺织业起步。北美也是这样,到英格兰地区、巴尔的摩,你去了解他们在18世纪、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初期在发展什么产业,答案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变成现代化制造业工人,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两个好处:第一,它符合比较优势,劳动力多,工资成本低,要素生产成本低。而且他提供了大量从农业文化变成现代制造业文化、工厂文化的机会,这样来培训工人,老的工业化国家是走这样的道路。二战以后,新的工业化经济体,包括亚洲“四小龙”,它们的发展也都是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始的,轻加工业、纺织业、成衣业、制鞋业、简单电子加工业等等。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化制造业转移。1979年,81%的中国人住在农村,7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现在,像现代化制造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成功的国家有一个特性,都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实现它们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制造业的转移。此外,成功追赶的国家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抓住了一个窗口机遇期。

成功追赶的经济体都抓住了比自己更发达的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当中,让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空间,并且赶快进入。从历史经验来看,今天非洲国家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经过3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979年,中国人均GDP不到非洲国家的三分之一,而现在是8500美元。在工资水平方面,比如蓝领工人在600美元左右,非洲国家是50美元左右,最高100美元。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如果不断提高收入水平、技术水平、资本密集程度,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会逐渐地转移出去,这对非洲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窗口机遇期。

当然你要抓住窗口机遇期必须给这些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普遍比较差,在现在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抓手来推动亚欧非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市场的互联互通。

2015年的中非合作论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非战略合作,里面有几项举措:第一项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第二项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在农村,农村也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第三项是完善基础设施。如果把这结合在一起,非洲国家就能够抓住这个窗口机遇期,实现他们从农业社会或者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随后像其他抓住窗口机遇期的国家一样,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改变现在贫穷落后的面貌。

现在的非洲,有两个资源最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他们应该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把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必须有好的基础设施、比较好的营商环境、有国际买家的信心。目前,这些都是他所欠缺的。

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全国普遍差,那就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可以做一个加工出口区,比如经济特区,在里面实现一站式服务,它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会变好,也会降低交易成本。起步期,商品要卖到国际市场,国际买家没信心,那就像中国一样招商引资,把在中国为国际市场加工的老板招到非洲去生产,他们会带来技术、资本、国际渠道、国际买家的信心。这样就能在非洲国家快速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随后这会产生星火可以燎原的效果。

这个思路我在世界银行就职时已经开始提倡,大家开始觉得很对,认为这是产业政策的思路。但是非洲国家没有实行产业政策,没有政府的因势利导,三十年我所看到的就是日趋工业化。当时,我提出这个想法,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觉得很有道理,马上付诸实践,效果立竿见影。2011年3月,我带着研究报告和思路去见梅莱斯,告诉他:“你的国家有皮革,有廉价劳动力,发展制鞋业应该能成功”。2010年,我们中国制鞋业雇用的人数是1900万,工资水平是他们的十倍,但是埃塞俄比亚在皮革业雇用的人数只有8000人,产品只卖国内市场。那时,他们的国内市场还被中国皮鞋挤压得快不行了。

我跟他说,你们的成本比中国低,应该有竞争优势,但是为什么会是现在的状况呢?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基础设施差,营商环境差,国际买家没信心”。我告诉他,基础设施差可以先设立工业园,营商环境不好,从全国范围改变不容易,可以在工业园里施行一站式服务。国际买家没信心,那就把中国企业招来,实行中国一把手工程。他很聪明,一听马上照做,我3月份见了他,8月份他就来中国招商引资了。这种传统的夕阳产业我们不欢迎,我们要发展高科技产业,那招了好多年也没有人来。我跟你说,现在应该招符合比较优势、马上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果然,他这次就定向招商,而且只针对皮革业。

东莞当时生产女鞋最大的企业是华坚,他在国内雇用2.5万人,产品卖给欧洲、美国市场。他听到总理亲自来招商,10月份就到埃塞俄比亚考察,考察结束觉得可行。当时,他们招了80个工人,送到国内培训三个月,2012年1月份开始两条生产线生产,雇用了600人。3月份产品出口,5月份这就变成了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出口产业,到年底雇用人数上升至2000,让埃塞俄比亚皮革出口翻了不止一番。

重要的不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是所谓的星火燎原。这家企业成功以后,埃塞俄比亚变成了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本来他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差,又是内陆国家,从来没有人认为他可以变成现代制造业加工基地,但现在却成为了非洲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成功以后,卢旺达同样拥有了这样的成功故事。正如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人看好亚洲,当时大家认为亚洲是最没希望的地方,而现在亚洲变成了少数从低收入跨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地方。

(本文根据速记稿整理,未经演讲人确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