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伯恩斯坦《奇切斯特圣歌》上海首演,16岁刘珅任男童高音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07-10 14:02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来自德国汉堡的指挥家威尔·汉伯格(Will Humburg)是一位“瓦格纳专业户”,近年来,由他指挥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均是国际乐坛关注的盛事。

7月9日,上海歌剧院2016-2017交响合唱演出季闭幕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威尔·汉伯格受邀前来指挥这场音乐会。这是威尔·汉伯格在中国的“首秀”,和他首度在上海露面的还有伯恩斯坦的《奇切斯特圣歌》。

伯恩斯坦不仅是指挥大家,也是20世纪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

指挥家威尔·汉伯格

1965年,英国奇切斯特大教堂委约他根据《圣经》诗篇创作一部合唱作品。伯恩斯坦是犹太人,他在这部圣歌中用希伯来文写作。在纽约首演时,伯恩斯坦亲自上阵指挥,大获成功。

为了《奇切斯特圣歌》此次在上海的首演,上海歌剧院发动了一个150人的演出团队,包括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奇切斯特圣歌》不像传统宗教类作品那么“正经”,配器先锋,表达方式现代,唱起来可以如此疯狂。

“《奇切斯特圣歌》是七拍子,嗯哒嗯哒嗯哒哒(2+2+3的复合拍子),同时吸收了Jazz、Swing的音乐风格,节奏比较复杂,再加上希伯来文唱词的格律节奏,要抓住音乐内在的律动以及音乐与唱词间节奏的关联实非易事。”汉伯格笑说,“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演员们一开始都比较腼腆羞涩,这也许是东方人的共性,但在我的带动下,他们最终放开了。”

汉伯格坚持让合唱演员动起来,他说这是他一贯的要求,而并不仅仅因为这一首作品。在他看来,无论什么风格、什么题材或体裁的音乐,都是情感的表达,而他深信,肢体的参与能帮助演绎者更好地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也会帮助演绎者更好地理解作曲家对于旋律、节奏等细节处理的用意。

刘珅

《奇切斯特圣歌》长约十八分钟,共分三个乐章,第二乐章特别标注了要用一位男童高音。在本场音乐会担此重任的,是16岁的刘珅。

自从在慕尼黑以一曲《喜马拉雅之光》(叶小纲作曲)亮声,刘珅便被德国音乐界称为“上帝赐给中国人的礼物” ,其晶莹剔透的高音仿若夜空里闪亮的明星。

五六岁时被父母带去看歌剧《茶花女》后,刘珅迷上了歌剧,也因此开始了声乐自学之路。直到一年前入读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高中部,他才正式接受专业声乐训练。

三周前,刘珅接到了出演《奇切斯特圣歌》的邀请,他把能听到的版本都听了一遍,包括伯恩斯坦本人指挥的版本。

唱惯了意大利语、法语,猛然要唱希伯来语,刘珅感觉到了难度。身边会说这门语言的人比英语、意大利语、法语少得多,刘珅专门找了一个了解犹太文化的朋友来正音。另外,这个角色的音区偏低,而他平时以唱高音为主,还要注意把声音调下来。

这是刘珅第一次和汉伯格合作,“你能感觉到灵魂被他带出来了,他会给我发挥的空间,唱起来很过瘾。”汉伯格对刘珅最终的表现也很满意,毕竟,少有人能保证音色的甜美,又能保证声音的稳定性和纯正性。

钢琴家安娜·茨布列娃(中)
除了《奇切斯特圣歌》,上海歌剧院当晚还献演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命运之歌》。前者是音乐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宠儿”,极富乐观情调,后者则是勃拉姆斯最著名的交响合唱作品,鲜少有机会在国内上演。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