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舞长江经济带】江苏依托“黄金水道”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杨应森/中国日报
2017-07-10 16:03
绿政公署 >
字号

中国日报7月9日电 长江出皖入苏,南京以下至入海口433公里,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又称扬子江。

扬子江两岸,矗立着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8城,8城创造了江苏八成的GDP、超过九成的进出口总额……

沿江8城的废水排放量也占了全省总量的八成,主要排入了扬子江。

沿扬子江探访,一路陪同的江苏省委网信办副处长童光晶和我聊起了扬子江和沿江8城。他告诉我,沿江8城、乃至全江苏,支撑经济发展靠的就是两大支柱,一是重化工业、一是乡镇企业,“但是,恰恰是这两大支柱的排泄,让扬子江 负重 得喘不气来”。

我问他,“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第一经济大省、GDP约占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30%的江苏,如何按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落实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

童光晶的回答是:“转,观念转变、产业转型”。

化工产业的特点和对GDP的拉动,让江苏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沿江8城,无城不见重化工企业,“灰”色成为扬子江两岸的主色调。

“过去,江苏人讲得最多的是GDP、是如何开发”,江苏的朋友们说,“现在,我们讲得最多的是环境、是如何保护”。

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矶”的南京燕子矶,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化工污水通过三条水系排进扬子江。江苏先后关停了包括燕子矶片区在内的7000多家化工企业,并严守规定: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一律不批重化工业园区。

南京长江滨江风光带。  本文图片均为童光晶 摄

目前,江苏划定了多处生态红线保护区,无锡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8.6%、苏州则更是达到了38.3%。江苏的朋友们说,“如果说,江苏过去的发展经验是 冲破红线 ,今天的江苏,则是自觉地划定红线,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 红线 ”。

江苏曾经创造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乡镇企业,既撑起了江苏发展的“半壁江山”、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近年,江苏着力让乡镇企业“出乡入园”,严格控污、集中排污、统一治污。

“扬子江不搞大开发,但是,江苏仍然需要大发展”,江苏省、南京市两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与探访团成员的座谈见面会上说,“江苏要有大发展,关键在于产业转型,让 黄金水道 产生 黄金效益 ”。

作为“苏南模式”肇始地、拥有1.8万家乡镇企业的无锡惠山区,招引高校来这里合办产业研究院,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大力提升乡镇企业的“智造”水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工大、华中科技大、中科院电工所等在惠山合作兴办的6家产业研究院,集聚了包括12名中外院士在内的650人研发团队,与本土3000多家乡镇企业实行院企合作。结果,智能产业的产值已占惠山总产值的近一半。

在无锡,关停后的轧钢厂转型为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船厂将遗存的工业原址改造为记忆主题公园“船厂公园”;在泰州,拆除化工项目收回岸线和土地上,引进了粮油加工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苏州的纳米、无锡的物联网、常州的石墨烯……沿江8城的特色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先发优势。我报的一位老朋友、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黄卫琼对我说,沿江两岸现有产能的转型提升、有序转移,腾出了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空间。

南京港码头一角。

沿江8城、城城有港。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联宏告诉我,江苏沿江港口的转型,关键在物流成本、核心竞争力、服务质量上寻求突破。

眼下,江苏正在加快建设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促进南京以下港口扩能升级。

据江苏省港口局测算,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南京后,因进江海轮的大型化,每年可节约油耗约200万吨、减少碳排放量超过600万吨;货运能力将提高1倍、相当于沪宁铁路目前货运量的20倍;因减少运输费和中转损失,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约90亿元、拉动扬子江沿江区域新增GDP约215亿元。

近年,南京港陆续与泸州、宜宾、合肥、马鞍山、淮安等港口进行战略合作,构建了覆盖长江、辐射沿海的物流交通网络,为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串起了一条通江达海的水路新纽带。为“北粮南运”、“西煤东运”打开了新通道;太仓港与上海洋山港试行通关、物流一体化;张家港承接上海自贸区创新成果,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支撑的港口服务业、以新兴产业为重点的临港制造业,多年获评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太仓的沙溪古镇,我的朋友、太仓市委宣传部网管科科长朱慧一边向我指点着幽深的古巷、雄浑的古桥、古朴的古宅,一边向我介绍沙溪以产业对接“融入上海”、推进经济转型的措施和成果。我感觉,扬子江头正在唱响发展的新曲,江苏已经找准了发展的新路径。

(原标题:《【共舞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头唱新曲——江苏依托“黄金水道”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