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破“离海即死”魔咒,浙江舟山人工养活带鱼超过2个月

澎湃新闻记者 杨亚东
2017-07-13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3日从浙江省舟山水产研究所了解到,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培育,300多条带鱼幼苗打破了“出海即死”的魔咒,健康地生活在研究所的养殖基地里,体长也从刚捕获时的20厘米左右长到了40厘米左右。

浙江省舟山水产研究所的养殖基地。  本文图片均为北京卫视视频截图

“如果带鱼能顺利适应目前的状态长期存活,其后代会有很大的概率慢慢适应,等那时才能称作养殖。‘养殖’代表着养活和繁殖,目前我们仅仅养活了一批带鱼,才走出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接下来还有很多难关,如在人工环境下能不能性成熟?如何度过夏天?如何越冬?这个是全新的领域,没有经验可借鉴。可以说带鱼养殖要实现产业化,这条路还很遥远。”舟山水产研究所所长徐志进13日告诉澎湃新闻。

据介绍,带鱼属于中下层集群性洄游性鱼类,一直生活在较深的海域中,生活环境的水压比较大,被捕捞离水后,因外界压力突然降低导致死亡,因此带鱼也被称为“离海即死”,这也是带鱼人工繁育的主要难关。

在2016年,徐志进已经带领科研团队进行东海带鱼的研究,并启动了东海带鱼研究计划。刚开始他通过海上设置网箱,捕获了一些带鱼鱼苗,尝试培育,但因捕捞、度夏等困难重重,幼苗全死了,实验失败;今年5月,网箱里再次捕获了一批带鱼鱼苗,有了去年的经验,这些带鱼苗从海里转运到研究所培殖池的过程中,存活率达到了50%。

目前,经过科研团队每天24小时的轮流监护,最终保住了最后300多尾带鱼育苗。这个结果不仅获得了东海带鱼养活的阶段性成功,也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对于人工繁育带鱼具有历史性意义。

“没有先例,我们还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带鱼苗能否继续适应人工环境,还是未知数。”徐志进表示。

他说,在国内带鱼目前不仅无法人工养殖,也做不到人工放流,虽然产量大,但带鱼资源正在快速衰竭,这也是他力求填补带鱼养殖空白的重要出发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