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钧评:个别涉军新媒体用血淋淋“揭短”方式博取流量,不妥!

书香满心/“钧正平工作室”微信公号
2017-07-18 17:14
舆论场 >
字号

“撕”是新媒体的一大特色。吵架总易引发围观,往往“撕”的对象越大、“撕”的程度越血淋淋,越能引发网民关注。

个别涉军新媒体,尤其是一些目的不纯的新媒体,喜欢用“撕”的方式来博取点击和流量,没有矛盾制造矛盾,有了矛盾放大矛盾,语不惊人死不休,生搬硬套乱蹭热点等。他们有的是为了个人出名挂号,有的是为了扩大影响吸引广告,也有的是为了发泄个人不满,不一而足。

比较常见的,有的喜欢“逐臭”。个别新媒体用放大镜寻找部队矛盾问题,甚至以当事人口吻、“自揭伤疤”的方式“爆内幕”。无论是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干部工作、各种保障等方面出现任何不尽人意的地方,他们就极力炒作、放大负面信息,甚至对一些工作全盘否定。在他们笔下,部队很少有好的方面。

有的盲目迎合。对有些人低俗需求、牢骚情绪等,不仅不加引导,而且不加甄别地助推。有的对个别维权事件无限扩大,炒作极端个例宣泄不满。这几年一到转业安置时期,就有个别新媒体炒作退役军人当和尚、道人等话题。

有的刺激极端情绪。出现有关国家安全、周边事态、民族问题等方面的事件后,就失去了应有的理性,“打鸡血”似地煽动网民情绪,无端批评政府、盲目指责部队等。

有的“编故事”。对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加核实就肆意传播,胡编乱造一些“新闻”,把网上的“段子”当新闻去写等,失去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实事求是都是必须坚守的准则。自媒体因为把关、审核的程序相对缺乏,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失实情况,需要多长几个心眼,主动核实信息、坚决不能造假,守住传播底线。

正能量是总要求。部队建设等方方面面不可能不存在问题,但不能把点上的问题说成面上的问题、把个别问题说成整体问题、把局部问题说成全局问题;也不能全部聚焦负面问题,篇篇都是“阴暗面”,从来不呈现阳光。有时还要讲究内外有别,哪些问题适合公开说,哪些问题只能内部讲,需要拎得清。

不是拒绝批评。对部队、军人的不当做法,需要新媒体进行批评而且鼓励批评。但批评应当是客观公正、建设性的。批评和抹黑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看依据的是事实还是谣言,出发点是为了治病救人还是直接杀害。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明确把涉及军事的报道和评论纳入管理范围。因此,个别新媒体的一些过火做法,还会受到法规追究。当慎!

(原题为《个别新媒体用血淋淋“揭短”方式博取关注,不妥!》)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