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林格尔新区挂牌,治沙也有模式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2017-07-19 21:52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敕勒歌》几乎奠定了国人对于内蒙古的的最初想象。

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民族聚居、热情豪迈……或许是人们对这片土地多一些观察后更多的认识。

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70年前的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乌兰夫当选为自治区主席。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提供了样板。

当年5月19日,毛泽东、朱德电贺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曾经饱受困难的内蒙同胞在你们领导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我们相信,蒙古民族将与汉族和国内其他民族亲密团结,为着扫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建设新蒙古与新中国而奋斗,庆祝你们的胜利!”

如今,内蒙古辖3盟、9市,有103个旗县市区,常住人口2470.6万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各民族水乳交融、和睦相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守望相助中守卫祖国边疆、创造美好生活。

2017年7月10日至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媒体采访团深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和鄂尔多斯十几个旗县区,走进城市街道、社区、农村牧区、企业车间、沙漠草原,发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在被一一践行。

伊利:不创新,无未来

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基地展示的生产线。

奶牛和牛奶是内蒙古的名片之一。内蒙古是“乳业大区”,呼和浩特更是被称为“中国乳都”,伊利集团便在此成长壮大。

1956年,呼和浩特回民区成立了一个养牛合作小组,1958年改名为呼市回民区合作奶牛场,这便是伊利集团的前身。走过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伊利从草原上的一个小小的回民奶牛场,成长为今天的中国乳业领军企业。

在供游客参观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展板上,董事长潘刚的“不创新,无未来”六个字单独成篇,意图讲述这家公司得以成长壮大的密钥之一。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告诉澎湃新闻,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可以说是全品项竞争,同质化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打造个性化的、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摆在伊利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搭建相关创新平台,国内外联动。比如我们在荷兰有欧洲研发中心,在美国有中美食品智慧谷,还和新西兰大学、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紧密合作。我们在国内还有三级研发体系,分别是事业部的技术研发机构、集团层面的创新平台,以及谋求产学研合作的平台,针对现有品类产品技术及所用原辅料质量安全进行研发和控制。”

张剑秋举例说,正是在国内外创新平台联动,洞察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发展趋势,盈利空间后,公司及时地推出一款酸奶产品。刚推出四个月,这款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7个多亿,第二年达到3个多亿,2016年达到80亿元,2017年有望突破100亿元销售收入。

张剑秋还谈到,作为乳业龙头企业的伊利“还有一个大责任,就是要实现全产业链一起创新,一起发展”。

例如,在前端的种植养殖部分,如何提升奶牛的养殖水平、提升奶牛的日单产,更好地实现牧场的科学化管理;在奶牛运输部分,怎样保证产品质量全程可控等。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助推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实现全产业链共赢。

“产品创新是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企业背后的管理创新、品牌创新、渠道创新、文化创新等,消费者一时半会儿看不到。但是这些把它加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张剑秋说。

和林格尔新区:规划引领、科学布局

在呼包鄂城市群核心区域,一个围绕“一核两翼六组团”打造的和林格尔新区在今年2月挂牌。

和林格尔新区规划建设面积496平方公里,涉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土左旗、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6个旗县区。2017年1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规划建设和林格尔新区。

协调,是贯穿新区选址、布局和产业规划过程中的理念。

和林格尔新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干部、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郭菊颖告诉澎湃新闻,新区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近郊,产业基础良好,创新资源丰富,有利于后续的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各个组团本身有产业特点和优势,未来将利用原先的产业优势做进一步提升。

从区位条件看,新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部和南部,南临黄河,北拥草原,属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地区。

新区北翼白塔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规划建设的呼和浩特新机场位于新区核心区,是国内重要干线机场、首都机场主备降场和一类航空口岸。京包、集包第二复线、呼准货运、呼准鄂客运等铁路和在建的呼张高铁途径新区,京藏、京新、呼朔等高速公路纵贯新区,初步构建起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从产业基础看,新区拥有盛乐、沙尔沁、金桥、托清等工业集中(聚)区,形成了绿色食品、电力能源、光伏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乳业、单晶硅、大数据等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

基于各个组团的产业特点,和林格尔新区正在构建功能分区、定位清晰、有机统一、绿色协调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

中部核心区由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工业园区、临空经济区组成,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人口与城市功能,与呼和浩特主城区构成首府城市双核。

由北部金桥开发区、白塔片区和南部托克托工业园区、清水河工业园区组成的“两翼”,与核心区有机融合,将重点打造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和新区发展的支撑拓展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区。

“目前整体产业规划和专项规划还在完善中,按照自治区要求一定是先规划后建设,规划要顶尖、科学,才能为后续工作不留遗憾不留败笔。”郭菊颖说。

民丰种业:让公司政策更针对扶贫

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对种薯脱毒。

在乌兰察布,一家农业企业正通过向贫困旗县带来资金扶持、科学技术,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良品种、管理经验等方式,参与地方扶贫攻坚工作。

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希望运用“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土地流转+劳动力工资”扶贫模式,将贫困农户的土地资源和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等资源有效组合起来,使贫困劳动力轻易吸附上去,为贫困户增加收入。

由于乌兰察布市贫困县较多,民丰公司常年坚持无偿发放扶贫种薯,为贫困农户解决购种资金困难,现已累计达到15000吨以上种薯,价值3000万元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贫困群众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落后的现状,民丰公司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引导贫困农户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民丰公司副总邰志东告诉澎湃新闻,每年到冬天,北方农民冬闲,公司便联合化肥农药厂家,由农业局牵头,在各个区县组织两天左右的培训,一个区县一个区县地开展。

培训班不仅聘请马铃薯专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在农闲季节免费集中培训,农忙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分散培训,还聘请美国、荷兰、内蒙古农大等知名专家教授进行相关种植知识的专题讲座。2010年以来,已累计培训300多人,免费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万余册。

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单产水平只排在世界的第92位,主要原因是脱毒种薯使用率低,绝大多数农民采用自己留种的原始方式种植,导致田间病害、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单产和品质。对此,民丰公司大力示范推广脱毒种薯。

在民丰公司的“三保证”订单模式中,公司保证向农户提供优质高效脱毒种薯,此外还保证种植全程技术服务,保证按订单保护价回收产品,以此解决薯农买难、种难、卖难的“三难”问题。

“农业种业公司,天生就具有扶贫功能,不论是反租倒包还是聘民为工。而我们想让公司政策更针对扶贫,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给予更多照顾。”邰志东说,“民丰把共享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链条中,使贫困农民分享到产业开发的成果,也使贫困农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亿利: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

库布齐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项目现场。

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中,内蒙古就有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与库布齐四大沙漠和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1/5。

亿利资源集团脱胎于被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占去48%面积的鄂尔多斯。让荒漠土地长出绿草丛林、长出健康食品,让污水沟、垃圾山变成绿水青山、变成生态家园成了亿利的使命。

对于沙漠治理,亿利有一套库布齐模式。

在库布齐沙漠生态科技中心,澎湃新闻了解到,亿利采用“南围、北堵、中切”,“以路划区、分而治之”的工程措施对库布齐进行治理。

南围是指将库布齐沙漠的南缘围封起来,使植被恢复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阻挡沙丘蔓延;北堵是在沙漠北缘、黄河南岸建立起240多公里的防沙护河锁边林带,降低风速、减少沙尘、防风固沙,阻碍流沙进入黄河之中;中切是指在库布齐沙漠中修建穿沙公路,路修到哪里,绿化跟到哪里,实现以路划区、分而治之。

站在库布齐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项目一角,眼前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架设在沙漠上,蔚为壮观。板下,牧草等地被植物覆盖住原先的黄沙,只零星裸露出泛黄的地面。

这个1000兆瓦的发电项目是亿利探索“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太阳能治沙新模式,总投资109亿元,治沙面积8万亩。

项目负责人田俊廷介绍说,项目建设时要先将沙丘推平,覆盖上10公分厚的红泥用来蓄水保水、防风固沙,种植过程中用芦苇秸秆设置沙障,上面种植甘草、苜蓿,板上发电板下生态修复,现在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优良的人工牧草。

当地农民不仅能从沙漠土地流转中获得收入,还能参与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通过承包光伏光热组建获得收入,例如负责光伏组件清洗,板下甘草、牧草的养护,一兆瓦可获得1000元至2000元的收入。

“亿利近30年一直专注生态修复,已绿化库布齐沙漠6000平方公里,控制荒漠1.1万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把库布齐模式输送到甘肃、新疆、宁夏甚至沙特阿拉伯。”田俊廷说。

鄂尔多斯集团:从地方小厂成为世界羊绒大王

“温暖全世界”伴随鄂尔多斯羊绒走进千家万户。

一句“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伴随鄂尔多斯羊绒走进千家万户。

从一个地方小厂成为世界羊绒大王,鄂尔多斯集团的发展史上,离不开“开放”二字。

鄂尔多斯集团的前身伊克昭盟绒毛厂,极具内蒙古特色的一个国营小厂,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山羊绒加工企业,但当时产品质量并不出众,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利润都远远不如国外同行。

1979年,自治区纺织工业公司与日本三井物产采用补偿贸易的合作方式,在原伊克昭盟绒毛厂的基础上,筹建了羊绒衫厂。总投资3355万元的伊克昭盟羊绒衫厂结束了我国只出口原绒和羊绒初加工的历史。

上世纪80年底末,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快车道,伊盟羊绒衫厂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并与伊盟纺织工业公司分立,更名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鄂尔多斯集团实施“内外销并重”的营销策略,“鄂尔多斯”商标先后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数十家营销公司和直销店遍布全球。

进入新世纪,为满足消费者对服装质量、品牌效应更高的需求,鄂尔多斯开始向大服装品牌延伸,先后成立了男装、女装等七个专业公司,引入国际水平的创意设计资源,进行四季化和时尚化产品的开发,还在2009年聘请了国际名模刘雯为品牌形象代言人。

开放发展既是让国内产品走出去,也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进来。从这个角度来看,鄂尔多斯家族四大品牌中,定位于高端的“1436”品牌是开放发展理念的案例之一。

自2011年以来,1436委任格雷姆٠布莱克(Graeme Black)为全职创意总监,负责品牌的所有产品类别、形象、店铺和对外沟通的艺术指导。

这位来自英国的设计师曾历任Les Copains, Giorgio Armani品牌首席设计师及Salvatore Ferragamo 等一线时尚品牌创意总监。“他向来不随波逐流,对工艺细节苛求细致,并擅长运用珍贵面料,展示其天马行空的设计灵感。而这正与1436所坚持的追求极致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1436品牌创始人王臻评价。

“知名国际设计师带来的是国际化的视野、理念等。”王臻认为,在1436成长的过程中,设计、产品、渠道、服务、管理等各领域都需要革新与升级,而设计创新无疑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基于海外战略布局的需要,1436在意大利设立了分公司、设计工作室。“作为属于中华民族的国际精品品牌,1436要从中国走向世界,但一定是基于战略和能力的水到渠成的发展。”王臻说。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