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温故事|命悬一线空调“续命师”,最高曾爬出38楼窗外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实习生 张卓然
2017-07-21 07:0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空调续命师”陆后荣入行20年,已习惯高温高空作业。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实习生 张卓然 剪辑 刘瑞(01:44)
【编者按】

2017年入夏以来,上海连续经受高温考验。

7月18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长应勇等慰问高温一线员工,向冒着高温辛勤工作的职工表示敬意。

正是这样一批高温下的工作者,兢兢业业地保障着城市有序运转。他们中有保障航班起降的员工,有空调维修工,有外卖员,有巡逻的警员警犬……澎湃新闻推出“高温故事”系列稿件,向高温下的工作者致敬。

酷暑天,你的“命”是空调给的,那空调的命呢?

是空调维修师“续”的。

7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记录下了空调维修师陆后荣的一天。这一天最高温38℃,陆后荣从早上6点多出门,一直到下午5点收工,跑了7户人家,修了6台空调。入夏以来,这算是他“比较轻松”的一天。

维修空调数十年来,陆后荣习惯了爬出窗外,给空调外箱“开膛破肚”。越是高温正午,越要往外爬,最高时他曾爬出38楼,“集中精神,别往下看”是他的诀窍。

高温高空作业之外,他也会被客户抱怨。对此,这名入行20年的“空调续命师”已习以为常,他说,他们的底线就是,不要和客户吵。

最高爬出38楼检查

近20年以来的夏天,陆后荣繁忙的一天,都从早上6点左右开始。

即便早上太阳算不上毒辣,但凡出门,他也一定戴上防晒袖套,肩上搭着擦汗毛巾。即便这样,一个夏天下来,他的脖子和手也常被晒脱皮。至于这么装备“热不热”,陆后荣自诩:“习惯了,就算38℃,我们骑车也不出汗。”

7月18日,陆后荣骑着电瓶车到达上海永和路609号时,时钟刚过7点。这是他供职的上海昕晖电器有限公司,除了是夏普电器的特约维修商,还是上海家电热线特约维修点。

不到半个小时,他就领到了当天的维修任务——都在普陀区,一共7户人家。“这只是当天的定额,如果有临时报修,派到我们也要去。夏天是空调维修的高峰,再过几天,晚上七八点钟回家会是家常便饭。”他说。

陆后荣骑着电瓶车出发了,他车上的装备除了工具箱,还有液体氟利昂、软管等,差不多重七八十斤。而每次上门,不管有没有电梯,陆后荣拎着的常用工具,就有三十余斤重。

上午9时点左右,陆后荣已走进第二户报修户主,一台空调不制冷。“我先检查下外机看看吧。”陆后荣说着,系上安全带,爬出半开的窗户,开盖检查。

7月18日,上海普陀区一户人家,陆后荣正在维修空调。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他说,空调出问题,百分之九十都要开外机检查。最常遇到的是加氟利昂、换电容器,或者是管道疏通。

说起来虽简单,但仅仅爬出去一项,他们这一行就不乏“血的教训”。曾经,陆后荣的同事将安全带系在空调外机支架上,以为这样比较稳固,没想到支架年久老化,同事连人带机摔下楼……

七八年前,陆后荣自己也碰到过类似事故。当时,他们还是两个人同时出工,陆后荣将安全带系在同事身上,爬出5楼窗户,同样是空调支架老化,突然断裂,在场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再后来,他总结经验,做好防范,也慢慢克服心理阴影。他说,最高时自己曾爬出38楼窗户开机检查,“诀窍只有一个:保证安全,集中精神,别往下看。”

上海市家电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建平透露,大概十来年前,几乎每一年,都有空调维修工作业时丧命事故。现在,所有空调维修师都要考《高空作业证》,而对于陆后荣而言,宁可将安全带绑在窗户上,也不绑在空调支架上。

“千万不能逞强”

中午11点左右,陆后荣敲第五户人家门,无人响应。草草吃过中饭,他又马不停蹄开往下一家。“公司有规定,越是中午天热,越不能耽搁时间,空调坏了,户主肯定比我们还急。”陆后荣说。

12点24分,陆后荣到达第六户报修人家,报修原因同样是不制冷。

当天,上海天气预报最高38℃,但陆后荣随身携带的双探头温度计(检测空调制冷效果用)显示:室外实测温度达39.5℃。

虽然陆后荣自诩“38℃骑车不出汗”,但在这样的高温天,他汗如雨下。

“中午最容易中暑。因为热浪直接打在脸上,人跟在蒸笼一样。”陆后荣说,有一次,他刚打开窗,人就被热浪打得有些站不稳,“这时候,千万不能逞强,关上窗,休息一会儿,浇把冷水,再爬出去,就好多了。”

不过,即便如此,陆后荣也会遇到客户不理解的状况。比如第六户人家,他检查后没发现部件损坏,便对马达进行了清理。结账时,客户看到清理费120元、维修费30元的发票,百思不得其解,“你就是看了一下,说是打扫了,我们也看不到,什么都没换就150块,这钱也太好赚了。万一你一走空调又坏了怎么办?”

事后,陆后荣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客户的心情他也能理解,但公司规定就是明码收费。而且这台空调差不多用了20年,已经开始老化。

“这家人算是讲道理的,只是抱怨了一顿,有些客户,甚至吵架、投诉都有。”陆后荣说,对收费不理解,以及路上遇事故未及时上门,是他们这一行最容易引发不满的情况,他们的底线就是,不要和客户吵。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