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修复马鞍山名人旧居群,还原抗战时期建筑风貌

中新网
2017-07-20 16:43
中国政库 >
字号

沈钧儒旧居。 中新网 图

20日,重庆市渝中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修复项目正式启动。该片区曾是沈钧儒等著名人士居住活动过的地方,修复后将还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的建筑风貌。

据渝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是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之一,也是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抗战时期许多著名人士居住和聚集的场所,是沈钧儒、史良、李公朴、王炳南、茅盾、沙千里等人曾经生活、活动的地方。茅盾先生著名的《白杨礼赞》就在这里写就。此外,20世纪50年代,一批苏联支持中国建设的专家也在这里生活居住。风貌区整治修复完成后将与现有的重庆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互动融合,成为独具特色的展示重庆历史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沈钧儒旧居院墙大门。 中新网 图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重庆渝中半岛,人民大礼堂南面,背靠重庆市委、市政府。项目地块呈典型山城聚落空间,因形似马鞍而得名,范围内有65处建筑,主要是砖混、砖木结构。其中13处建筑建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整个风貌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建筑以抗战时期风貌为主,东区体现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楼建筑特色。该项目将以“原貌呈现”为原则,采取“风貌整治、环境整治、排危整治”的修缮实施方式,达到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的目标。

坐落于马鞍山的沈钧儒旧居,藏在石阶小巷里,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墙脚的青苔、两层小楼旁的老树、浅黄墙色和木制玻璃窗,都透露出历史的韵味。

据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修复项目的业主单位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涛介绍,沈钧儒旧居修复工作已完成,正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和实物准备布展。整个风貌区预计2018年上半年基本完工。布展完成后,风貌区将整体向民众开放。 

(原题为《重庆修复马鞍山名人旧居群 还原抗战时期建筑风貌》)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