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乌镇,从“江南古镇”到“中国名片”

蔡木兰
2017-07-20 19:10
私家历史 >
字号

“是的,我回来了,好久不见。”7月17日,刘若英在其微博写道。

时隔十年,刘若英再次成为乌镇形象代言人。十年前,她因为电视剧《似水年华》在这里拍摄,而跟乌镇结缘,成为乌镇的形象代言人,乌镇一时间成为名声大噪的旅游胜地;十年后,“奶茶”已经结婚生子,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而乌镇的变化更是巨大,它已经从原来的“江南古镇”,成长为世界闻名的多元化“中国名片”。
“乌镇式”的发展,保护与开发双管齐下

“和十几年前相比,这里扩建了,乌镇大剧院、木心美术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乌镇,但我最开心看到的还是她保留了当初淳朴的样子,这是最难得的”, 再回到乌镇时,刘若英感慨道。

确实,十年的时间里乌镇变化很大,如今说起乌镇,它俨然成了一张国家的名片。

乌镇历经十几年的保护开发,已经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舞台”。本身古乌镇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包括以谭家湾遗址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昭明太子、茅盾、木心为代表的文学文化;以香市、踏白船、高杆船为代表的风俗文化;以长街宴、清明美食节为代表的特色节日文化;以茶馆、露天电影为代表的生活文化等。

现今的乌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古乌镇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多元的现代文化也使乌镇更加丰富、耀眼,包括传统戏剧文化、当代艺术、互联网科技等。传统与现代化在这座小镇恰到好处的并行。

乌镇正如陈向宏(乌镇景区总规划师、设计师及总裁)所期盼的那样,成长成了度假古镇。清晨醒于“小桥流水人家”,三五个朋友在河边的茶馆谈古论今至傍晚,而在这古朴的环境氛围下,同样可以享受到在大都市的“便利生活”。早在开放之初,乌镇景区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更配套了众多的社区公共设施,如随处可见的直饮水。

陈向宏表示:“让来到乌镇的游客既能保有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又可以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

“江南水乡”走进国际视野

“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出生于乌镇的著名文学家茅盾,在其众多的作品中不乏对故乡的思念和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古乌镇的画卷。

同样生长于桐乡的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其《丰子恺乡土漫画集》中就有百余幅作品还原了古乌镇的风土人情。

2005年是乌镇保护开发最困难的一年,其中之一便是规划设计难,乌镇邀请过全国各地的设计师为古镇设计蓝图,由于不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提案自然少了“乌镇的味道”。最终乌镇的设计方案由陈向宏带着儿时的乌镇记忆和理性、客观的设计思路进行规划,现今,乌镇的每一条小巷、一个转角都能唤起乌镇人的回忆。

陈向宏回忆,最艰难的莫过于资金吃紧,当时本地人对乌镇的保护开发是不看好的。原本的水泥路重新换成石板路,平桥变成石拱桥,新房子拆掉换回老房子,种种举措也给保护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有人不理解:不搞好本地人安置问题,还要拆房子。各种因素使得乌镇的保护和开发受到阻碍。

但多年来,乌镇始终坚持“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保护宗旨,才使得千年历史文化原汁原味保留至今。

2013年5月,以“映”为主题的首届乌镇戏剧节新莺初啼,引起高度关注和好评如潮;四年间,乌镇戏剧节共邀请了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及地区的65部世界顶级剧目,上演了224场剧场演出、近6000场嘉年华表演、上百万游客共同参与并见证了此次文化盛事。戏剧节期间,美轮美奂的乌镇大剧院率七个大小功能各异的室内剧场和一个大型户外剧场组成了独特的表演空间群体,更有街道巷湾、户外广场,随处可见精彩表演。戏剧节的乌镇,如戏剧的天堂。美国著名的编剧、导演、评论及戏剧教育家布鲁斯汀曾在《纽约书评》写道:“乌镇的视野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戏剧事件,像阿维尼翁或爱丁堡。照首届交出的成绩,几乎可以肯定会达到这个目标”。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落户乌镇,来自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要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企业家等齐聚乌镇。互联网的加入,使得这座古色古香的“水乡古镇”同时增添了“现代化”的科技气息。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使用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以水为媒,外立面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极具江南特色。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为8.1万平方米,共设置了18个会议室,融入了智能会议、楼宇管理等智慧应用系统,大小各异,内部采用“小活动场所系统”。其中,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会场——乌镇厅,作为会展中心最大的会议室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
十余年来,乌镇以自己的方式逐渐成长。从《似水年华》里文艺的江南水乡,到国际优秀剧作荟萃的文化大舞台,从观光古镇到度假、会展小镇的转型。这里古朴的民俗风情与现代艺术融会贯通,千年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科技交相辉映。

乌镇,已闻名海内外,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