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杭州一餐馆燃爆,烧伤爆炸伤事故如何自救和施救?

澎湃新闻记者 陈明明 通讯员 孙钰
2017-07-24 19:1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7月21日早上8点35分,杭州市西湖区一餐馆发生煤气瓶爆炸,目前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45人受伤,灾难牵动全国民众的心。面对爆炸、火灾、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灾难,伤者和目击者应该如何自救施救?医院应该如何应对?对烧伤、爆炸伤治疗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主编刘中民教授一一作答。

2017年7月21日,杭州一家餐馆煤气瓶爆炸现场。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发生爆炸时灾民如何自救?

刘中民:1. 在爆炸发生时,首先看到的是光或者闪动,先别着急跑,一定距离内的人员应立即卧倒,脚朝炸点方向。同时一手枕在额前,另一手盖住后脑,保护好头部。“趴下”——保持身体伏低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2. 在确保第二次爆炸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后,选择时机迅速离开现场,确定离你最近的安全出口,避开柱子、玻璃与墙壁,伏低身子缓慢前进。逃生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

3.因爆炸燃烧或高温辐射导致衣物着火,一时难以脱下时,应迅速滚动灭火,或用水、潮湿物品扑灭火焰。不可惊慌乱跑,以免风助火势。

4.爆炸造成的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别慌,别大喊大叫,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近心端)进行止血。保护好伤口,观察周围环境,静待救援。

5.若在密闭空间内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防止因烟雾和毒气引起的窒息。

澎湃新闻:发生爆炸时目击者如何施救?

刘中民:1.维护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秩序,引导人员疏散和快速撤离现场。

2.快速呼救,打110、119、120向公安、消防及医疗机构求救。报警及求救时注意以下内容:

(1)地点讲清。应讲清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若地形、地貌复杂,应告知周围标识比较明显的建筑物、公交车站、单位名称、门牌号或明显的地貌特征等。

(2)说明险情。应简要说明出险的原因,以及需要提供何种帮助。

(3)留下姓名。报警人应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

(4)有条件时,可提前到附近标识比较明显的地点,如路口或巷口,等候并指引救援人员。

3.组织灭火,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救援。

4.有能力的人员应协助警方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就地取材,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尽可能选用无菌敷料、三角巾、较清洁的布,以避免二次污染。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使脊柱损伤病人保持水平位置,以防止移位而发生截瘫。

注意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对呼吸道阻塞、窒息者,立即清理口咽,必要时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的伤员,还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爆炸现场,往往没有及时、足够的救援人员和装备可以依靠,加之专业救援队伍的到来受到时间、交通、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在救援的“黄金1小时”内展开有效救助。这种情况下,现场的灾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救者又是救援者。唯有通过角色转换,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决定性的自救互救方法,才有可能使灾难中的伤员获得生存机会。

澎湃新闻:医院应该怎样应对灾难事件?

刘中民:杭州爆炸事件再一次为城市安全敲响警钟。灾难事件的医疗救治,与常规医疗完全不同,突出表现在:时间紧迫、治疗地点、治疗设备都与院内救治差别巨大。如院内基本是1对1的治疗,而在灾难现场,1个医生要面对批量伤员,即使大批伤员转运到了医院急诊科,急诊也不一定能有救治批量伤员的物资贮备。2015年8月天津爆炸案的救治,我在媒体上看到说,有些医院麻醉药短缺,证明医院对批量伤员救治贮备不足。

这就对医院、医务系统应对灾难救治提出要求,因为灾难救治的日常管理、医疗次序,都属于非常规医疗,平常做好批量伤员的救治准备,医院要有预案、有流程、有训练。

一、医院要有能力及时动员、召集大批医务人员用最快速度到达医院。不仅如此,平时要做好抢救批量灾难伤员的预案及抢救流程,否则,医护人员即使全部来到医院,也是一团乱,不知怎样配合抢救。

二、医护人员要具备拣伤分类的基本技能。首先救治伤势最重的伤员,并按照批量伤员的救治流程,科学施救。

三、如果有条件,每个城市中都应该专门设置备灾医院,或者在每家医院中留出一定的备灾空间:分出绿、黄、红、黑区,分类救治,也有利于短期内集中有效的资源。

四、分类治疗:尤其对于津爆伤员,存在腐蚀性烧伤,要做好创面冲洗,火的烧伤与化学品爆炸后溅到皮肤上的烧伤,抢救治疗方案是不同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烧伤伤员一定要在现场进行气管插管,再进行转运,否则转运过程中,伤员很可能不是死于创伤而是死于气道烧伤。

五、对于伤员的全身评估极其重要。伤情是在内脏、头颅、还是肌肉损伤的治疗方式当然不同。科学评估后,这样专科医生才可以跟得上。

六、医院要有足够的血浆代用品,烧伤带来结皮肤病表面缔组织损伤和体液大量丧失,必须用血液等进行复苏治疗。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科学评估,有序救治,急中力量,重要救治,关键是组织。

七、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救治。离事故发生现场的医院不一定是最有救治能力或力量的医院,要及时召集外院或全市、全国专家进行救治,要召集各院专家,最好做到伤员不动、医生动,先稳定生命体征,再考虑二次转运。一家医院的救治能力是有限的,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

八、伤员救治不能光靠医院,政府的指挥管理非常重要。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相关部门、调动有效资源,甚至要保持道路通畅尤其是120急救车辆的通畅,给灾难现场伤员转运留下 空间,都至关重要。

九、心理救援问题:不止是对伤员的心理救治,还有伤员家属、目击者、施救者,甚至是现场组织救援的政府官员,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与干预,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汶川地震后两三年,还有伤者或其家属自杀的事件发生。

十、治疗的同时要考虑康复。第一时间当然是救命,先保证伤员活下来。为了救命,可能会导致日后残疾,甚至是抢救不当的后遗症。所以灾难救治不是即刻的问题,有准备、有预案、有流程、有训练、有物资储备,必须科学有序地进行拣伤分类、重点救治,包括心理干预及康复。

澎湃新闻:对于烧伤、爆炸伤的现场治疗基本原则是什么?

刘中民:伤者的损伤往往是多方面、复合性的。有高温损伤、烧伤、创伤,创伤又包括颅脑、脊柱、胸腔、四肢肌肉、骨骼……等损伤,带来人体各个系统的损伤。灾难现场与医院内救治完全不同:

现场救治仪器短缺、救治人员也可能经验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伤员的后续救治:

1.对伤情快速、正确判断。再强调,现场是救命的,不是治病的。是先进行气管插管还是先进行开放性损伤、烧伤、胸腔、颅脑伤的抢救?救治顺序直接导致伤员能否活下来。

2.如果伤员失血过多,或者心脏损伤,或者呼吸心跳不行了,血压很低,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3.对于暴露器官的救治:如开放性骨折等,要马上封闭创口。举例子,如果腹部开放性损伤,又没有救治条件,可以现场找一个干净的脸盆扎上去勒紧,保证器官不遗失。如果是脊柱损伤,现场救援人员可以用硬件门板将伤员固定住,整体移动,万不可乱抬乱搬,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于其他的伤口,止血、固定、包扎,灾难现场的木板、木棍,都可以临时作为夹权、支具来使用。

4.对于创面:可以用干净的被单将创面裹起来,再送医院。

到了医院,其实还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救治,不过条件更完备了。可以进行全身检查,分出轻重缓急,再进行处理。因为现场的伤情可能包括:烧伤、砸伤等各种创伤,整体救治、全身伤情判断很重要。我们有创伤评分标准,对于具体伤员,根据伤情不同,救治顺序不同。

总体原则,还是先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抢救最致命部位。当然,抗休克、搞感染、全身营养支持同步进行,这些大医院ICU的医生都非常有经验。接着是损伤控制治疗,接下来才是第二次、第三次手术,早期康复治疗,心理治疗。

澎湃新闻:对于伤员转运应该注意什么?

刘中民:事故发生后,伤员一般情况会被聚集在离现场最近的医院,这种情况多见但并非最有利于抢救。

1.现场指挥的重要性。灾难现场的指挥,应该熟悉全市的医疗资源分布。有时多花10分钟的路程,却能送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从而大大提高抢救的存活率。所以有效分流伤员太重要了。

2.如果批量伤员已经集中到了某家医院,那么就要马上调集全市甚至全国专家,先稳住生命,再进行二次分流病人。

3.接纳批量伤员的医院要及时向外发布信息,申请资源,绝不能全靠自己医院力量救治。

总之,及时调集力量支援医院,及时分流伤员,后续伤员不要持续集中,在这三个环节中,政府的统一指挥非常重要。指挥者根据获得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科学评估,而不能仅仅根据伤员人数调集资源。灾难救援的普遍规律是:先救出来的往往是轻伤员,后面救出来的人伤势才更加严重。而轻伤员聚集的医院并不一定需要大量血浆。所以,政府科学评估、现场调度、集中资源更重要。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