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武侠剧还有救吗

孔鲤
2017-07-27 08:0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少林问道》片花。(07:57)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少林问道》在豆瓣评分8.7,去年曾在江苏综艺频道播过一遍,七月十八日,它又悄无声息地登陆央视八套,每天三集。但是看看网络上的讨论热度和收视率,可以想见,照这个趋势下去,等它播完了也许都没多少人知道。

跟该剧主演周一围聊起来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忘了从前的标准吧,我们不再给从前的观众拍了。”然后他又重复了一遍:“忘了过去吧,翻篇儿了。”我想,周一围也像程闻道那样,放下执念,变成丁修了。

《少林问道》就是这样一部“从前”,是被很多人遗忘了很久的“过去”。

一、“整个武侠市场都在冒险”

过去我们拍的都是哪些剧呢?翻一遍每年的热门剧列表,单以2003年来说,就有《走向共和》《少年天子》《孝庄秘史》《天下粮仓》《记忆的证明》《金粉世家》《似水年华》《我这一辈子》《十八岁的天空》《李卫当官》《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题材多样,有历史、有戏说、有抗战、有传奇、有传记、有青春、有武侠……那一年,《还珠格格》已经热播了五年,而后来火极一时的《武林外传》正在筹备,国产剧市场欣欣向荣。

现如今,再看看这些剧种的存活情况,我们发现,这年头热门的不是大IP就是现实主义题材,前者主要是改编各种先天不足的网络小说,后者则以《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为代表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社会舆论。

单一,热门题材的单一化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现状。为什么?因为大家不敢再冒险了,再冒险就死了。近日播出的《少林问道》则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少林问道》是一部什么样的剧呢?它为什么会成为冒险失败的产物?

这是一部已经快被观众忘进犄角旮旯里的……原创武侠剧。

如果说历史剧还有一些历史爱好者在支撑的话,如果说金古武侠剧还有一些原著读者在关注的话,那么原创武侠剧就真的快走进死胡同了。

武侠读者?哪还有多少武侠读者啊,除了金古梁孙王凤椴沧马等少数几个人外,武侠小说自己就快绝种了,哪还顾得上原创武侠剧?大制作的电影《绣春刀》也还在艰难地找自己的饭吃呢。

看看近几年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原创武侠剧,《侠僧探案传奇》是这样,《镖门》也是这样(甚至《镖门》的男主角找了霍建华都救不了这部剧),一方面口碑极好,另一方面收视极差。

观众和主创已经没有给原创武侠剧再留下什么空间了,没人看没人拍,几乎出来一部死一部。

但由于《少林问道》片花的“误导性”,很多网友都把它当作一部历史正剧在看,因此片花倒是吸引到了不少观众。片花里重点展现了剧中的三兄弟,分别是大哥高剑雄、二哥杨秀和三弟程闻道,他们三个人在剧中代表着三个身份,分别是将、儒和僧。

能靠片花就让观众惊艳的剧目并不多,《琅琊榜》《海上牧云记》都能算上,而《少林问道》也是其一,水墨画的画面、掷地有声的台词以及价值观的对立都很有看点,比如将军高剑雄的理念是“活下去”,书生杨秀则会说出“我是个读书人,我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圣贤之德,立的是圣贤之志,修的是圣贤之身”这样感染人的话,而僧人无想(即程闻道)只剩下了“见或不见,成住坏空”这样的念头。

从片花中可以看出,三个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价值观彼此冲撞和包容,这一切都告诉观众,这部剧的格局很大、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

于是我们就很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历史正剧。但是当正片出来后,我们却很轻易地发现它有非常多不符合历史的问题,这些显而易见的毛病多到两只手都数不下:

一、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然而女主的父亲却是一个异姓王爷,很明显不符合时代背景;

二、相比于同样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的《大明王朝1566》,它的政治观极为幼稚;

三、故事里对南直隶的称呼非常现代化,一会儿是南京、一会儿是江苏省,基本可以断定没有做过地理方面的功课……

而就在我们看了十来集,觉得这部剧不怎么样、快要持否定意见时,忽然从故纸堆里找到了一个词来给这部剧加个标签:原创武侠剧。于是很多问题豁然开朗。

因为这是一部原创武侠剧,所以它的矛盾设置是江湖和庙堂,所以它可以承载简单的二元对立,所以它想表达的并不是历史精神而是武侠风骨。

从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去看《少林问道》,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

主角程闻道的父亲被明德杀死,自己一心想要报仇,千方百计要学武功,拜师少林,最终放下仇恨。

书生杨秀从始至终都在坚持自己心中的道,不低头、不放弃,最终牺牲。

将军高剑雄身上背负着家族和好友的重担,不得不做很多有违自己内心的事,只为了活下去。

最后,所有的人都放下恩怨,一起对抗倭寇。

——于是《少林问道》一旦用武侠剧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切就是一个很常见的武侠故事了,从被灭满门到立志复仇到放下恩怨,这是武侠故事多少年来惯用的手法。只是它并非由那些热门小说改编,而是自己原创,所以大家一开始并不会反应到这是武侠剧。

——于是片花虽然看起来是在说历史剧,但当作武侠剧来看也未尝不可,这本身就是具有很多重解读的,但我们却因为思维误区忽略了它也可以是武侠剧。将故事设置在嘉靖朝,也许只是因为严党把控朝政和东南倭寇入侵的两个大历史背景易于开展故事。

有人跟我说:“整个武侠市场都在冒险。没有人敢投原创武侠剧了,观众根本不买账。”可见“武侠剧”这个概念这些年已经被我们框在金古的牢笼里太久太久了。那么现在,《天下第一》、《八大豪侠》这些剧如果再出来,还会有市场吗?还是说,就像《镖门》所呈现的那样:原创武侠剧终于来到了原以为永远不会到来的大限将至?

那么,《少林问道》,会成为宣告原创武侠剧黯然死亡的终曲吗?

这个问题,我想交给这部剧自己来回答。

二、释与儒,以及灰色世界

《少林问道》依旧有着它的野心,尽管它的野心不在历史。

主角程闻道的扮演者周一围在接受访谈时说,自己接这部《少林问道》是被它所展现的佛教观念给打动了。“佛教讲的不喜不怒不悲不哀,与戏剧冲突并不矛盾。故事就是有误会、冲突和曲折,跟冲突相对应的就是不冲突,我想通过程闻道讲出来的就是不冲突,这是与戏剧冲突的一个对应。”

所以《少林问道》是一部有禅意的武侠剧,不同于其他以“少林”为名却总是在打打杀杀的剧目,这部剧里经常会有打机锋的台词出现,此外它并没有强制性“植入”,而是在对着剧情说话。

第十五集,当程闻道终于决心剃度,成为无想和尚后,他的师父败火和尚让他负责煎药,但这药却始终煎不好,无想要重新煎时,败火说:“你如此心不在焉,煎出来的药,也是毒药。”

程闻道已经是无想了,可他这个“无想”,却什么都想,父亲的死他要想、爱人的生他要想,全天下的烦恼那么多,他一个都放不下,什么都要想,想报仇、想报仇。所以败火说他心不在焉,他也确实心不在焉。

心不在焉的人,连说话都是惹人烦躁的,因此观众很容易从周一围在剧中前后的不同台词和表情以及肢体的处理方式中,看到从程闻道到无想的转变。

一开始的程闻道非常浮躁、夸张,声调上扬,一下子就在观众心中种下了狂躁的种子;后来的程闻道终于平静了下来,他开始剃掉烦恼根,开始从心里剔除那些怨念,语气平缓、眉头舒展,成为无想。

而这样的转变,才是《少林问道》想要传达的一个重要点:放下执念。

周一围是这么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正义不一定总会战胜邪恶,究其根源,正义之中也会藏有邪恶。佛家说,这世上没有对错,很多事情是既对又错,非对非错,又对又错,根本说不清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很多事情放到历史的长河之中,就是一件小事,有明一代加上南明也不过才三百多年。这就是佛学的思辨精神,我从小就是个爱琢磨事儿的人,我喜欢佛学中思考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剧中,要放下的不仅仅是程闻道一个人,还有少林寺方丈正因和修闭口禅的正行,这两个人因为十年前一场少林寺的劫难,而挂怀了十年,尽管身为得道高僧,却始终难以放下,终于一个面带微笑不再计较,一个含笑九泉放下一切。

造成这场劫难的明德由张志坚饰演,在第八集里,当败火和尚劝他“回头是岸”时,他突然爆发:“老子就在岸上!”这句台词铿锵有力,据说在场的演员都惊叹不已,当它出现在片花中时,弹幕里也纷纷发出赞叹。

除开张志坚的念白,这句台词本身也很值得玩味,当败火认为明德已经越走越远希望他可以回头是岸时,明德却认为自己已经悟了、早已在岸上了,这一来一去的机锋分明是在说,每个人对放下的理解都不相同。

至于明德后来的转变,则涉及到全剧的一个重要伏笔,这里便不展开了,不过这个伏笔也非常“武侠化”,也只有武侠剧才会设置这样一个戏剧性的背景。

当《少林问道》不停在说放下、解脱时,我们不免会想到前段时间引起争议的张杨导演的电影《冈仁波齐》,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藏民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该片上映后,一部分人认为它展现了非常强大的信仰力量,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样的信仰是落后的。这里我们无意去评判信仰本身,但同样作为带有宗教色彩的电视剧《少林问道》,它相较于《冈仁波齐》,却在佛教外多了不少内容。

如果全剧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通过佛教,那么这部剧的思想观就是单一的。所幸的是,《少林问道》到最后也没有试图将谁的价值观扭转过去,而是在努力将不同的思想价值承载于一个更大的容器里。也因此除了佛教思想外,它还必须展现其它价值观。

儒家道统观就是其一。

相比于有所转变的程闻道/无想,儒家思想的代表人杨秀则从始至终没有改变过念头,当片花里的他喊出“我是个读书人,我读的是圣贤之书,学的是圣贤之德,立的是圣贤之志,修的是圣贤之身”时,就已有许多观众感慨久违了的东西又回到影视作品里来了。

是的,久违了。当我们的影视作品里只剩下了男女情爱和蝇营狗苟,还要被美其名曰“顺应时势”,而过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好、张载的横渠四句也罢,都很少再被提起,也难怪观众听到这句话时会有那么大的触动。这不由让我们想起《英雄志》里的卢云,同样是一个坚持自我、不愿苟且、不愿动摇的儒生。

剧中一开始,杨秀就誓与严党斗争到底,尽管剧中将严嵩和徐阶有意识地二元对立了,但这不妨碍对杨秀这个角色的塑造,他为了斗争家破人亡,逃亡了大半个中国,但他从始至终没有后悔过,也没有动摇过。

用佛家的观念来说,杨秀的行为是“我执”,认为这样的人会过得很痛苦,会放不下很多东西,什么都会来束缚自己。而《少林问道》里作为主角的程闻道则在不断放下。虽然如此,剧中也没有对杨秀进行贬低,在传达放下执念的价值观的同时,依然正面表现了“我执”杨秀巨大的人格魅力。

因为这个世界,是由我执的人推动的。

而这样的世界、这样的灰色世界,则充斥着大量的,只想活下去的人,高剑雄就是其一。他可以做出很多违背良心的事情,只为了活下去,因为在灰色的世界里,对和错并不是那么分明——而只有在突破他底线时,他才会奋勇抗争。

高剑雄不是嫉恶如仇的人,他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不肯让步,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事情而得罪上司。他很清楚这个世界有多灰,所以他只做着一点点小事,听命上司却在自己父亲、兄弟、爱人受到威胁时想办法周全,有观众说他活得很累,因为无想和杨秀都离我们的生活太远,高剑雄才是我们自己。

这样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在苍茫的黑白之间徘徊,他会迷茫,大家也会骂他,会骂他同流合污,会骂他随波逐流,他也尽数领受。剧中几乎每一次程闻道和杨秀遭到劫难,都有他的参与;但也几乎每一次当他们遇到危险时,他都会帮忙。这是一个矛盾的人,矛盾的人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同情,因为矛盾的人足够有血有肉,足够像我们自己。

正是这样三种对立的价值观,构成了《少林问道》所想要表达的哲学世界,这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尽管它有着许多的问题,但我不忍心责备它。

结语 原创武侠剧出路在哪?

《少林问道》差不多已经宣告失利了,原创武侠剧越来越难走、越来越不知道往哪走,王家卫在《一代宗师》里面说:“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很多事的确要变,历史剧变出了《军师联盟》这样的产物,武侠剧变出了于正版武侠剧这样的产物,是好是坏自有公论,但很多事只有变了才会找到出路。

但是,那些不愿意变的人,我想敬他们一杯。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少林问道》有着许多问题,我却想表达强烈的喜欢。

就如同剧里的三种价值观,有的人放下了,有的人本就不在乎,而有的人一直在坚持。

【作者孔鲤,微信公众号“书林斋”(微信号:Kongli1996),微博@孔鲤】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