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高法司改办何帆:中国法院正努力把人工智能引入办案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杨鑫倢 实习生 王梦琦
2017-07-29 20:45
来源:澎湃新闻
10%公司 >
字号

7月28日,在杭州举行的2017“法律+科技”领军者国际峰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表示,中国法院一直在努力地把人工智能引入办案系统。

“人工智能对法院未来的模式会有很多的改变,比如它改变了法官的判断和决策的模式,过去法官根据自己在庭上的所看所想,以及他对法律的理解就可以做判断,但是现在可能需要用人工智能软件进行推演。此外,人工智能对我们的诉讼流程发生一些改变,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未来可能要制定一部互联网的诉讼法。”何帆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

此次峰会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等指导,杭州钱塘智慧城管委会、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何帆表示,中国法院系统一直在探索和推进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目前理想的一种呈现模式是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简称206工程。该系统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所有数据办案系统打通,以人工智能在过去海量证据规则和法律规则的吸收基础之上,对办案人员进行提醒,重构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

何帆对“206系统”解释道,“如果一名警察破获了一个案件,他想把这个人逮捕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有三份关键证据缺失,另外有两份证据有瑕疵。在检察官要起诉时,系统会提示他类似的有80%的案件是不起诉的。比如在法官决定判决时,写好判决书放入系统里,系统会自动提示跟本院以及上级法院有将近85%的类似情况下的判决是不一样的,问法官是否坚持这样做,若坚持该判决,那么系统将自动把判决推送给庭长以供讨论。”

自5月3日在25个试点单位上线以来,“206”试运行已满两个月。“206”在对上海几万份刑事案件的卷宗、文书数据进行学习后,这个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技术内核的“小婴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证据信息抓取、校验和逻辑分析能力。

有关206工程的背景,还跟今年2月6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上海调研指导工作有关。据上海观察报道,上海高院院长崔亚东介绍,“孟建柱书记提出了司法改革新的三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上海高院承担开发’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软件’的任务,他要求把高科技的手段融入到大数据系统当中,有效地防范冤假错案,减少司法任意性性,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目前,最高法院也在致力于人工智能在司法方面的应用。但何帆认为,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标准化。由于司法体制的改革,法官人数大幅度减少,但案件数量仍在飞速增加。标准化就意味着将审判权还给法官的同时,确保类似案件的裁判尺度尽量相同。其次,从比较标准的判决中提炼出共性,从最高法院的角度来完成知识图谱的构建工作。通过开放更多的数据,与更多的大数据公司合作,循序渐进地实现人工智能的推广。

何帆表示,在未来,人工智能会给法院的模式带来以下变化。

第一,改变法官的判断和决策模式。过去法官根据自己在庭上的所看所想以及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即可做判断,但未来可能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先对最高法院和其他地方法院的一些判决做推演,再做决定。不过何帆强调,虽然人工智能的确会推送一些判决,但法官还是要做灵活的处理,避免出现法官说理千篇一律的情况。

第二,改变诉讼流程。比如可以在开庭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身份识别,改变当前法院庭审可能存在的流程非常复杂、进展非常慢的问题。何帆称,“随着人工智能的推进,在前互联网时代制定的诉讼法会被改写,未来可能要制定一部互联网的诉讼法。”

第三,改变法院的人员配置模式和设置模式。人工智能将大大解放生产力,帮助很多司法人员做一些复杂的文书工作和记录工作。但对此,何帆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的参与。虽然现在很多法院希望开发一款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的软件,自动协助法官进行证据或法律的分析,但进展得并不是非常理想。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法官参与太少,工程师不知道法官或律师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法律和科技的融合存在一个瓶颈问题:做技术的人不清楚律所与法院的需求,做法律业务的人无法准确地用工程师的语言告知。两者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对于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制约。

观点摘录:人工智能将给法律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新技术提供方、新法律提供者以及新科技发展都推动了法律服务的变化。现在已经有人发明了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做相当于一个律师36万小时的工作量,所以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律师以及助理做更多的文卷以及文本工作,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律师还有法务工作人员在尽职方面进行监管,而它的影响是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帮助你省下了上百万的钱,而且这些工作本来需要这些律师亲自手工完成的。”

——英国大法官首席信息技术顾问、《法律人的明天》作者Richard Susskind

“全球可能现在已经有一千多个人工智能法律方面的法律科技企业,机器人律师慢慢在崛起,除此之外,我们国家也正在尝试智慧法院的建设,在将来肯定有网络评价程序,对整个刑事辩护里面如果对律师进行评价,对整个律师行业的公开透明、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腾讯研究院未来科技中心高级研究员曹建峰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