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思想周报丨果壳网被诉“辱民科”;2000万人的假生活

卢南峰
2017-07-31 08:57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果壳网驳斥“电荷不存在”,被诉“侮辱民科”

7月26日,科普网站果壳网的微信公号发表《果壳网就被诉“侮辱民科”一事的回应》。此事起因是今年5月初,有网媒称“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教科书将被改写”,而果壳网邀请数位物理学家对相关论文进行了评价,整合后发布驳文《像凡伟这样‘将改写教科书’的人,中国民间至少有1000个》,其中,中科大副研究员张文卓直白评论:“一个物理学者成熟标志就是不会再去劝民科从良。”此言论后来成为主要的争议点之一。

果壳网微信公众号发表《果壳网就被诉“侮辱民科”一事的回应》截图

此外,果壳网还对“民科”的分布领域进行了数据分析,中国“民科”在物理学上主要集中于相对论、永动机、万有引力等领域,在数学上集中于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四色定律等领域,在生物学上几乎都集中于攻击进化论的错误,并提出自己的生命起源假说。

7月13日,微信公号“梅晓春原创物理”发布起诉果壳网和张文卓“名誉侵权,侮辱民科”的消息,并称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已经受理此案。次日,发表《致中国科学界,民科怎么啦?》。文章称,不可否认,有些民间科学爱好者没有受过良好的科学训练,基础薄弱,水平有限。但国家赋予每个公民探索科学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他们心中的科学梦。多年来,无数的民科们在科学领域提出许多的理论,完成了一大批实验,其中有些可能揭示自然的新规律和新现象,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而主流科学界每年花费国家大笔的研究资金,做一些总是重复前人的、没有任何原创性可言的实验。

微信公众号“梅晓春原创物理”发表《致中国科学界,民科怎么啦?》截图

文章还强调,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广义相对论是一个根本错误的理论,必须彻底放弃。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现有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谬误重重,已经与星象学相差无几,变成为上帝创世说辩护的工具。关于相对论是非问题,民间学者向主流学者提出论战,而主流学者从来不敢在科学出版物上发表正式论文,也不允许发表反对相对论的文章。文章呼吁提供一个论战的平台,让主流学者与民间学者正面交锋。此后,该公号又点名清华大学、中科院的几位科学家,向其发布“论战书”。

果壳网在回应中认为,“民科”具有多重含义,字面意义上的民间科学家,虽然没有经历过某个具体领域的科班教育,但经过自己的努力,在该领域内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果壳网表示尊敬。然而语义上的“民科”,以推翻既有的科学结论,产出惊人发现或者破解重大数学难题为基本立足点,果壳网认为这些人普遍缺乏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基本训练,所做的工作偏离具体领域的科学方法,因此无法也没有能力将自己的工作纳入正常的科学路径。

果壳网还呼吁媒体与社会公众不要在所谓的“民科”群体上投注注意力资源,近年来围绕着所谓“民科”而产生的媒体热点炒作正变得越来越多,从“为诺贝尔哥鸣不平”,到“电荷不存在”,再到“向果壳网提起诉讼”。有些人正视图借助社交媒体力量的崛起,进行炒作,谋取利益。投入注意力资源一方面很滑稽,另一方面,助长与烘托这样的行为,是对所有努力者的嘲弄和践踏。 

“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引发朋友圈骚动

7月23日,微信朋友圈再一次被爆款文章刷屏,在这篇题为“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中,作者张五毛批评北京人情淡薄、拥堵、雾霾、高房价,北京土豪坐拥五套房,城市治理逼迫低端行业从业者离开,北京离生活便利的宜居之都却越来越远,离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越来越远。文末,作者称:“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文章撩动了许多人的神经,然而目前此内容已因违规而无法查看。

7月27日,《人民日报》刊发巩育华的署名评论文章《不是假生活,恰是新生活》。文章称,“假装在生活”一文是典型的怎么邪乎怎么写,先贴标签,再煽情绪。现在是高楼大厦的陌生人社会,人们更尊重彼此的独立和隐私,人际交往更强调分寸感,这无可厚非。大城市有种种不便,甚至城市病,可许多人都往大城市里涌,这是一种用脚投票,是衡量了成本和收益之后的理性抉择。是逃离北上广还是坚守,要看个人的志趣,但不管怎么选择,都不能算假装生活。 

微信公号“撕蛋”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文章《北京,有2000万人在勇敢生活》,认为“假装在生活”一文具备100%的爆款文模型:“北京人和外地人的地图炮+关于现状的吐槽+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注定会引发吃瓜群众疯转。”“假装在生活”一文用杜撰的数据胡乱渲染,挑逗群众情绪,但事实上,任何城市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建设与牺牲并存的过程,许多时代和地方面临相似的社会问题,应该尊重客观,寻求合理,而非以偏概全,主观臆断。 

澎湃新闻则发表评论称,“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月薪3万,还撑不起孩子的暑假!”等热点勾勒了中产阶层的焦虑图景,一些自媒体以及背后的利益组织,正在通过放大中产阶层的焦虑获益,并且将焦虑消解的门槛置换为各类买单行为。 

7月27日,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了“假装在生活”一文作者张五毛,张五毛表示:“这是一篇有很多漏洞的文章,我没有想表达什么,只是向生活撒了个娇,和读者逗个闷子,没想到这次撒错了娇,逗错了闷子。我不想再惹麻烦,也不想再给大家添堵。这些天所有的媒体都在批我,我只求大家能还原事实真相,不要上纲上线。”

而“易燃易爆”的朋友圈迅速归于平静。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