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刊文批“假装治污”:是给“牺牲环境换增长”戴上面具

理观/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08-04 10:03
舆论场 >
字号

最近,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全部出炉。该批次的7个省份共问责4600余人,开出超3.6亿元的巨额“环保罚单”。更值得关注的是“假装治污”现象频现,多地因为在污染治理中弄虚作假而遭点名。

“假装治污”,就是环保不作为、乱作为。弄虚作假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例如,在湖南湘潭市,有企业长期超标排放,县乡两级政府却在文件中写明“污染物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又如,天津滨海新区、武清区,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周边采取控制交通流量、增加水洗等功利性措施;再如,辽宁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被金矿选为填埋场,保护区管理局却书面证明矿区不在保护区。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充当“保护伞”,有的治污“走捷径”,每一种做法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查、严管、严治,才能找到起码的敬畏。

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重要性自不必言,如何保护好、平衡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考验着各级各地政府。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在观念上还停留在“唯GDP”的阶段,就不免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所谓“假装治污”也不过是给“牺牲环境换增长”戴上的面具。该关停的不关停、该惩处的不惩处、该监管的不监管,甚至为污染“遮风挡雨”,这样的发展本末倒置了,这样的政府失职缺位了。

治污不作为的现象各有表现,但有作为、会作为的治污只有一种。从根本上说,各级政府有必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变成环境治理的行动,有必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成守护绿色财富的举动。一些地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关、停、并、转”;一些指标,不管是大气、河流还是土壤,无论是树木、草地还是山川,守住红线就是守住标准,但不能满足于达标;一些行为,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必要时刻和环保“对对表”。在治理污染上、在修复生态上、在环保引导上、在绿色发展上,政府是不能推卸的责任人,不仅是发展的责任,而且是政治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实在在地治出成效,才能书写谋今朝、利后世的漂亮政绩。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如此,治理污染、偿还发展的欠账、填补历史的旧账更应如此。生态环境归根结底是每个人的生态环境,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它就会糟一些、坏一些,反之,每个人争当生态环境的“保洁员”,何愁绿色不满园?

(原题为《“假装治污”,绿色谁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