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插画中的《上海书评》:纸质阅读中,让人怀念的美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17-08-16 16:5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于今年元旦休刊的《东方早报》曾有着多份在海内外文艺界影响极广的周刊,其中包括《上海书评》《艺术评论》等,如今都已成为“澎湃新闻”的栏目之一。

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纸质的《东方早报》已成为记忆,然而,有意或无意的怀念一直都在。8月16日上午在上海静安区图书馆对外展出的“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就是怀念之一。《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于2009创刊,每周16版,论话题敏锐、锋利,且具深度,而其特色之一则是每期推出的一位封面人物,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了许多重要学者和作家的思想成果——这些封面大多是插画师李媛绘制的,“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开幕现场采访了插画师李媛。

《上海书评》试刊号
“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现场

和其他报刊杂志用照片来做封面图不同,《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以人物肖像插画为主题的封面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绝大多数的封面,都是插画师李媛绘制的,从试刊号到终刊号,坚持八年。

正式发行的第一期《上海书评

今天在上海静安图书馆开幕的“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览意图引领观众重温《上海书评》作为报纸副刊时代的视觉风格,体会纸质阅读中令人怀念的独特美感。正如摄影评论家顾铮以鲁迅的诗句“敢遣春温上笔端”为导言标题,这些插画曾攫获了读者的目光,成就了一道都市文化景观。

“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现场

静安图书馆坐落于闹市中,却显得格外安静。图书馆有新旧两座大楼,旧大楼始建于1931年,一楼辟有展览空间。《东方早报》在今年元旦休刊后,“上海书评”如今作为“澎湃新闻”的一个栏目继续呈现给读者。展览的策划者之一施瀚涛认为,《上海书评》可以视作上海报业史上的一个插曲,把李媛的展览放在静安图书馆,很合适。

展厅中央有三个木制柜台,分别放着试刊号,第一次发行和最后一次发行。墙面上除肖像插图外,有一面墙上画着书评编辑部的故事。

“上海书评编辑部的一周”

“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现场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的最后一期

展览现场,不少观众都在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肖像插画。虽然许多参观者未必认识封面上所画的学者,但都被这些精心绘制的插图所吸引,停留在前,逐一欣赏。

肖像插画多以淡彩形式出现,笔触轻柔、淡雅清丽、亲切温馨。而在淡雅的主色调之下却保持多变的风格,封面人物即尝试了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电脑手绘等。而背景无论在风格还是内容上也各不相同,写实、唯美、科幻、装饰性风格外,也有概念性的。或许可以说没有固定风格,恰巧是这些插画的一种风格。

来到现场的“上海书评”的执行主编郑诗亮说,“这就是《上海书评》之所以为《上海书评》的特色所在吧。四百一十二期,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很值得引为光荣的事情。”

郑诗亮回忆说,每周看到插图时,就意味着为这期的书评画上休止符。“李媛老师每次完成封面肖像画差不多都是周四(极少数时候是周五),此时我们已把校样读完改好,看到封面上的插画,心中顿生大功告成之感。”谈及印象最深的封面时,他表示是试刊号的封面人物,“当时还在读大学,在邻近寝室的书报亭买了一份试刊号《上海书评》,封面是傅杰教授做的余英时先生的访谈,标题简单明了:余英时谈钱锺书。”

展览现场展示的插画师李媛绘制的部分《上海书评》封面

————————————

对话李媛:我就想一门心思地画好每一张画

在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与插画师李媛进行了对话。

插画师李媛

澎湃新闻:画肖像画时,是如何考虑风格以及背景的设计和绘制?

李媛:通常是根据访谈的主题来构思背景与画面主体人物关系的,首先,根据文字编辑提供的概述或者核心内容的提炼,从中挖掘具有画面表现力的内容来开始构思,简单的比如文字牵扯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物件,环境,这些都是可以直观表现的。难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一种思想,思维方式,情绪,理念等,这些就需要绞尽脑汁抽象化表现,同时还能准确表达文字意图。多数情况下,风格都是一并同时构思的,比如一个关于历史的话题,讲晚清官员的,碰到这一类都会第一直觉想到几个风格关键词——稳重,神秘,古典,然后围绕这些词来确立绘画技法,材料,色彩,由于时间有限,不能无止境地去打磨想法,必须留给绘画充分的时间,有句话说得好,最快最先想到的创意必定是别人用过的,所谓的套路,所以,真正精彩的背景设计在短时间内很难高产。

“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现场

澎湃新闻:从最初开始绘制肖像插图,画到后来在风格上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李媛:哇,变化太多了,我承认我是一个不太“专一”的人,至今为止我都很难将一种风格进行到底,若真要问起我的绘画风格,说不定没有风格就是我的风格,我也不知为何会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可能是因为长期接触“命题式”插画有关,很多时候要受控于甲方或者编辑的主观意图,比如油画素描白描,还有动漫等,动漫表现还不能过份幼稚等。也可能是我总是好奇心太重,想尝试我未曾尝试过的风格,看到好的作品,觉得这我也可以,那我就画一个这个风格试试。在我的理解中,风格是按照主题分类的,每一个相似主题采用相同的风格,“上海书评”做了好几期系列专题,这种时候我会用同一种风格来绘制一个系列。

澎湃新闻:画哪幅画的时候印象最深?

李媛:李敖。那期封面我画了四个李敖,细致程度相当于四个封面。大概也是创刊没多久,我发现了一种电脑绘图模拟工笔人物画的便捷方式,但是需要宣纸和笔触的肌理,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手绘效果,我还是选择用毛笔在宣纸上画线稿,用淡墨染个大致的体积,然后再扫描至电脑上色,通常以这样的技法完成一个封面人物大约需要四个小时,所以……乘一乘就知道用时多久了。

封面上画了四个李敖的《上海书评》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纸质媒体和插图的相互关系?

李媛:很难言准,这么说吧,比如我画一个1米乘30的长卷,画他几十个人物,我用的是铅笔淡彩,中粗纹纸,我先画一遍细腻的铅笔素描底,纸张的纹路在铅灰中高低起伏若隐若现,我再用淡雅清亮的水彩轻柔的罩上去,此时的铅笔痕迹再一次融入至纸的纹理中,色彩在原有的素描基础上呈现出更丰富的变化……然后我把这幅长卷硬是塞入一个还不如巴掌大的手机里观看,坚硬光滑的屏幕就如一堵透明坚实的墙,除了用久了会发烫,再就是看久了会晃眼,感觉就是“画”得罪了你,看一眼赶紧过,我们无法去穿透它去细细观赏美妙的细节,和手接触纸面的触感——粗糙中却带着温度。

澎湃新闻:在如今的网络、新媒体大环境中,你如何看待插画?

李媛:我就是个画画的,是个画痴,什么是画痴呢?就是没过分在意外界所谓的“流量”、“需求”、“商业化”……我就想一门心思地画好每一张画,无论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只要能让我依旧可以用画笔描绘,我都愿意去尝试,我相信真正优秀的作品绝对是经得住任何考验的,想告诫所有爱画画的人,很中肯,别!偷!懒!

“上海书评和她的朋友们:李媛的肖像插画艺术”展现场

诚如展览名称所言,四位《上海书评》的朋友还将随展览举办四场讲座。陈建华、陆建德、赵珩和姚大力这四位著名学者,都是《上海书评》的老作者,有的还曾是《上海书评》的封面人物。

展览海报

讲座信息

陆建德︱英国报刊的书评传统

8月18日(周五)10:00

静安区图书馆后四楼报告厅

李媛绘陆建德肖像

陈建华︱“西方美人”:二十世纪初的媒体、图像与文化政治

8月18日(周五)14:00

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二楼

蒋立冬绘陈建华肖像

赵珩︱北京文化与上海文化之异同

8月19日(周六)10:00

静安区图书馆后四楼报告厅

李媛绘赵珩肖像

姚大力︱古代中国的外部世界如何被“蛮夷”化?

8月29日(周二)10:00

静安区图书馆后四楼报告厅

李媛绘姚大力肖像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