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哈尔滨市长宋希斌:东北国企虽未全部脱困,但前景乐观

澎湃新闻记者 赵实
2017-08-19 14:1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宋希斌

8月19日,“2017东北振兴论坛”在长春举行。这是该论坛举办的第三届,前两届的主场分别是沈阳和哈尔滨。

纵观三年来出席三届论坛的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的政府主要领导,已经发生了较大的人事调整,只有哈尔滨市长宋希斌的面孔连续三年出现在东北振兴论坛的演讲台上。每年八月,都是他公开为哈尔滨、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呐喊的时刻。

经济增速,国企改革,人才流失的破解之道……在论坛期间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宋希斌谈起每个话题,都振奋不已,“相比几年前,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已经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话宋希斌】

经济生态:五常大米网店上线两小时就售出10万斤

澎湃新闻:哈尔滨及黑龙江省上半年的经济情况如何?与去年、前年同期相比如何?

宋希斌: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和黑龙江省的经济都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108亿元,同比增长6.3%,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是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哈尔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4.9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速创年内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1.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超年计划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总体来说,2017年上半年,哈尔滨的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基本处于合理运行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提升。

澎湃新闻:有这样的积极变化,原因是什么?

宋希斌:我们引进培育了航天海鹰钛产业基地、万鑫石墨谷、天顺化工T800级碳纤维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大项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特别是城市楼宇经济、分享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都得到快速了发展,比如万达文旅城、波塞冬海洋王国、哈尔滨大剧院、新松茂樾山养老公寓等旅游与文化、娱乐、养生养老融合发展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1039亿元。此外,我们还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电商、微商、众筹等新商业模式,五常大米旗舰店上线两小时就售出10万斤,相当于一个实体门店一年半的销售量。

我们还先后开通11条对俄客货运包机航线,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北美进口快件监管中心建成投用,哈欧、哈俄班列和哈绥符釜陆海联运相继实现常态化运营。今年1-6月,对俄包机运送货物1808吨,同比增长127%。俄品多跨境电商B2B平台上线运行不到一年,已开设11家线下体验店和3家仓储配送中心。而且通过建设哈尔滨新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中以产业园等对外开放功能区,今年以来,哈尔滨新区已开复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4个。哈尔滨银行还在国内率先开通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我们与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自去年7月第一次会晤至今,已在经济人文等诸多领域开展了30多项重要合作。

澎湃新闻:那么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宋希斌: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济总量规模小、财政收支压力大,经济综合实力亟待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不够快,工业比重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不足仍是制约我市振兴发展的最大短板;支持创新创业的资金、人才和制度等要素保障体系还需完善,内生动力和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市场化进程相对迟缓,公共资源和产品的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还需提高;保障民生和社会治理能力不足,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仍然存在;政府少数工作人员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

澎湃新闻:振兴,是东北当前发展关键词,已经提出了有些年了,现在的哈尔滨振兴了吗?

宋希斌:准确地说,相比几年前,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已经为实现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产业转型升级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五年之间,我们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821个,食品工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550亿元和1039亿元,成为我市两大千亿级产业。我们的开放空间也进一步拓展,哈尔滨新区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深哈合作、中以合作、对俄合作均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综保区对外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强化,临空经济区实施方案即将获批。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3190元和14438.9元,年均分别增长9.6%和12%,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2.8万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140万人次。

国企改革:虽未全部脱困但发展前景乐观

澎湃新闻:东北的国企改革之路一直备受关注,其成败也被认为是东北全面振兴的一个关键点,哈尔滨或者黑龙江的国企改革进展如何?是否已经“回血”?

宋希斌: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在优化国资布局、推进国企混改、创新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营意识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出现了持续回升的喜人态势,虽然还未全部彻底脱困,但发展前景乐观,我充满信心。

这几年,我们将原来由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运营的国有资产剥离出来,新组建了9 户国有企业集团。在此基础上,围绕构建“一业一企”的国资布局,完成了松江避暑城公司整体划转水投集团工作,实施了文旅集团分拆,人防和商贸物流两集团组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此外通联客车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运营投产,“马迭尔”食品通过合资开始走向全国,哈药集团完成人民同泰和三精制药资产整合……截至目前,二级及以下国有企业已有94 户完成混改,占全部二级及以下企业户数的24%。此外,哈药集团开展了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人员、采购及审计监察业务骨干共950 人实施股权激励,开创了全省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先河。我们也持续推进在哈央企业以及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现已累计完成33 户在哈央企、4 户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占具备条件企业总数的90%,推进了24 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清算,核销债务36.7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6.2 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5.7 亿元。

破解人才流失:破除人才的地域及领域限制

澎湃新闻:东北的人才流失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有东北年轻人称东北老家是“回不去的故乡”,你如何看待?

宋希斌:东北人才外流,原因固然很多,包括地理自然环境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地处北方、冬季漫长、生活成本较高;经济欠发达,工资水平在全国较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制约,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但同时,随着东北振兴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吸引人才的优势也在不断释放。

澎湃新闻:哈尔滨在留住年轻人、引进人才方面,有哪些思考与实践?

宋希斌:留住年轻人、引进人才,始终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一直在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政府有效扶持、用人单位自主投入、各类人才自愿聚集的适宜人才创业创新的用人氛围。今年年初,我市出台了《哈尔滨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并出台了配套五个工程的实施方案。在支持范围上,树立大人才观,破除人才的地域及领域限制,凡是在哈市中央、省属企业与市属企事业单位一律享受同等扶持政策,破除地方政策只扶持本土企业的界限。今年7月份,我们针对如何吸引和留住大学毕业生的问题,又起草了《哈尔滨市关于吸引高校毕业生人才来哈工作的补充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既有刚性引进又有柔性聘用,既针对国际人才又包括留学人才,既支持创新人才又支持创业人才,是一套招才引智的政策组合拳。

推进“放管服”: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最快16个工作日

澎湃新闻:曾有经商者吐槽在东北办事难,行政审批漫长。你去年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过这一问题,现在“放管服”的进程推进得怎么样了?

宋希斌:其实哈尔滨已经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市级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也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实施市场监管“大部门制”改革、完成“大处室制”改革。目前,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最快的仅为16个工作日,政府部门承担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

特别是在相继编制公布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今年6月底,我们的各区县(市)已全面实行了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拿哈尔滨新区松北高新技术片区来说,年初开通负面清单网上审批系统以来,已办理企业设立超过3000户,是改革前的1.4倍。同时,我们也一直在严肃查处懒政怠政、失职渎职、吃拿卡要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企业对政府审批服务和行政执法的满意率提高到92.4%。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