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展|《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医生看的是病人,不是病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7-08-20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未来医疗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我觉得不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因为智能是工具,我们医生是人。我们看的不是病,是病人。”

简单的一句话,赋予了医学特别的温度。8月19日,由闻玉梅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彭裕文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在2017上海书展举行新书首发式。

新书首发式。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这是一本源于大学生研讨课的书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其实源于一门名曰《人文医学导论》的研讨课。2014年初,闻玉梅、彭裕文和著名哲学家俞吾金共同为复旦大一新生开设了这门课,以学科交叉和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医学哲学思维和医学道德等方面的概念。这门课不仅吸引来医学生,也吸引了法学院、经济学院、新闻学院的学生前来选课。

2015年初,《人文与医学》网络共享课在在线教育平台“智慧树网”面向全国大学生上线。这门慕课分两部分,“视频课”由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社科部以及附属医院的名师学者讲述,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哲学、公共卫生、伦理学等相关交叉学科,“见面课”则由多位院士及全国著名学者担纲主讲和互动嘉宾。据悉,至2017年初课程运行4学期,选课高校就超过150所,选课学生超过3万名,平均满意度近97%。刚刚过去的第5学期,选课高校新增100多所,选课学生新增2万多名。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就是精选4个学期的课程内容编著而成。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视频课包括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老龄化社会的人文医学等12章节内容;第二部分包括医学人文与名画、神经外科与科技进步、中国式控癌等14章节内容。

“从历史上看,医学和人文密不可分,这是永恒的双重奏。”闻玉梅提及,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不仅把医学从巫术和宗教引向了科学,还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人文医学的财产,即充满人文精神的、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包括为病人谋利益、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保护病人隐私等等各方面。

“所以,医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这里要有同情,要有理解,要真正地用自己的手术刀,用同情和理解来起到手术刀起不到的作用。”闻玉梅如是说。

《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价值

“19世纪后期,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导入,现代医学开始高速发展。时至20世纪末,医疗技术和就医模式完全更新,人类大多数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疾病谱转变为慢性、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为主。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是相信依靠技术能治愈所有疾病,还是对生命保持敬畏?是仅仅面对疾病,还是依然采取剿灭病菌的战争模型,选择调理、共存的生态模式?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应当如何处置衰弱与临终,是逢死必救,还是舒缓痛苦?”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在《医学与人文交响曲》序言中表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与价值,调整行进的方向与策略。

这几年,韩启德一直在倡导叙事医学。“为什么应重视这个以 ‘讲故事’为特色的医疗方式呢?这是因为叙事医学告诫高科技时代的医生们,不能只信证据,不信直觉;只信标准,不懂人情。无论高新技术如何发达,共情、反思的医师情怀不能丢,共同决策是医患和谐的基石。”

在他看来,医学人文并非文人雅士的清谈,而是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回应。面对慢病时代的挑战,需要更新我们的医疗观、疾苦观、生死观。健康中国的新国策带来的国民生命品质与尊严的诉求,要求医学界应更关注与环境、心理压力、生活方式攸关的疾病因素,更加关注那些躯体失能、失智、生命失意并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折磨,心灵痛楚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陈勤奋是《医学与人文交响曲》的副主编。她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上医学院的第一节课,老师就问大家为什么学医?“我们说做医生啊。老师说那为什么做医生呢,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们可以失业啊。我们一直在为我们的失业而努力,我们希望将来所有疾病都可以被攻克。”

沟通减少医患矛盾

近年来医患矛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闻玉梅感慨:“医生和病人本该是一条战壕里的人。”

“医患需要沟通,沟通的目的在于减少医患双方的疑问。”陈勤奋在《医患:对付疾患的同盟者》中提及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医师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也就是说医生除了用内科和外科的方法治疗患者,首先还需要和患者多沟通。

在陈勤奋看来,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推理和决策,这个过程医生需要通过询问和评估,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和与诊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推理一个综合临床发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理解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机会,形成诊疗计划。医生还需要查阅循证医学相关的文献,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使诊疗计划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要个体化地对待患者。

“为此,医生还应了解患者的社会状态、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以及从减轻疼痛到最大限度延长生命的相关情况。如果医生不能理解和运用这一点,将不能恰当地应用医学科学,甚至最博学的医生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闻玉梅看来,减少医患矛盾不仅需要医生和病患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与媒体的理解。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一句话叫 ‘才能不如仙就不可为医,道德不如佛也不可为医’。我们对医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对医学院的培养也是很注意的。但如果社会上听到了一两件不愉快的事情,就把所有医务人员都看成这样,我觉得是很危险的。”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