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罗伯特·李雕像该不该拆,听听艺术家怎么说

李亚迪 编译
2017-08-22 11:4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7年8月12日,数百个白人民族主义者和新纳粹分子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举行了“右翼集会”,抗议“拆除罗伯特·李雕像”的计划,拥护此计划的一方则高举“黑人命也是命”的大旗,该抗议随后演变成一场暴乱。

雕像到底该不该拆?一些学者认为:这些作品不应该被毁掉,只要加一些阐释性的文字,或转移到合适的地方,作为历史遗产供人参观研究,便好过堂而皇之地作为曾经的压迫标志矗立在公共场合。如果人们能够读懂作品背后的含义——艺术语言之上的语言,在争论四起、舆论嘈杂的环境里就可以保持清醒、客观、理性。

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的罗伯特·李雕像

这个八月,美国上演了“南北战争”续集。2017年8月12日,数百个白人民族主义者和新纳粹分子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举行了“右翼集会”,抗议“拆除罗伯特·李雕像”的计划,拥护此计划的一方则高举“黑人命也是命”的大旗,该抗议随后演变成一场暴乱。罗伯特· 李何许人也?弗吉尼亚州上流社会成员、奴隶主、南北战争后期任南方联盟总司令。1865年,他在南方联盟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北军,结束内战。

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态度再次为这次暴动烧了一把火。他称罗伯特·李之伟大堪比乔治·华盛顿,而且李的雕像充满了美感,拆除定然是一种“损失”。特朗普言论还称:“在争执的双方里,也有很好的人……我看到的画面和你们一样。”

暂且不论这种含糊不清的言论将把美国政治引向何方,单从雕像本身出发,到底该不该拆?

2003年,巴格达一座萨达姆·侯赛因的雕像被拆除

历史上,出于社会、政治或宗教原因,对艺术品进行拆除、销毁、改头换面的事情屡见不鲜。埃及的王朝时期,法老雕像经常遭到丑化,继任者可能居心叵测地“改造”前朝法老雕像;在北欧,罗马天主教会将清教改革时期的艺术统统销毁;德国纳粹时期,“堕落”艺术遭到大清洗;近期有塔利班组织摧毁巴米扬大佛,令人扼腕叹息。

达娜·舒茨的作品《打开的棺木》

将艺术品作为发泄与破坏对象值得人们深思。最近引发争议的还有两件作品,一件是达娜·舒茨(Dana Schutz)绘制的《打开的棺木》(Open Casket),纪念被害的非裔美国青少年艾米特·提尔(Emmett Till);另一件是山姆·杜兰特(Sam Durant)的雕塑“绞架”(Scaffold),引发本土裔美国人的激烈反响,被谴责为“勾起他们种族灭绝”的回忆。这两件作品并没有拥护南方邦联制或奴隶制,也并非公共纪念雕像,为什么也引发如此大的非议?

艺术家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的一段话或许可以稍作解释:“这些不是艺术品,而是政治宣传物。把它们等同于艺术品是不对的。它们是政治的喉舌,它们的含义一点也不模糊,就是政治性。相较于政治性,它们的艺术价值是非常弱的。我们不会去想背后的艺术家,或是艺术家的意图,而会集中在它们的政治指向上。”

而对于罗伯特·李雕像来说,情况可能更糟,因为它进入公共视野的主要作用在于误导人们,让人们误以为它是在悼念一位“英雄”,或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但实际上,它建造的背景正是白人至上主义极其活跃以及种族暴力猖獗的时期。

对此类作品持保护意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霍利斯·罗宾斯(Hollis Robbins)认为,无论怎样,它们也是艺术家的作品。它们创作背后的美学动机一定多过政治动机。基于此,艺术界的许多人士还认为,应该区别个人作品与公共作品,因为很多公共作品都是由政府支持的,是官方授权的艺术品,但个人作品与政治干系不大。然而这些作品也不应该被毁掉,只要加一些阐释性的文字,或转移到合适的地方,作为历史遗产供人参观研究,便好过堂而皇之地作为曾经的压迫标志矗立在公共场合。

《纽约时报》有评论员指出,这些作品必须转移到别的环境里去,比如博物馆,无论现存或定制的,大都市还是小区域的。可以供人参观,但必须加以管理,保持其政治意图。博物馆不可伪装意识形态中立,而需要讲真话。现有的博物馆(例如大都会博物馆)目前的作用与邦联的雕塑类似,本质是在引导人们去吸收、认同某种意识形态。如果人们能够读懂作品背后的含义——艺术语言之上的语言,在争论四起、舆论嘈杂的环境里就可以保持清醒、客观、理性。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一座南方邦联士兵的纪念碑被推倒

纽约城市大学的保安看护着布朗克斯社区学院的罗伯特·李胸像

针对拆除夏洛茨维尔纪念像与其他一些雕塑的提案,特朗普发推特称:“现在要拆罗伯特·李、斯通维尔·杰克逊,下一个是谁?华盛顿还是杰斐逊?太愚蠢了!你不能改变历史,但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一观点并这并不对:你可以改变历史,因为你可以改变看待历史的视角。历史的视角从来不是固定的,也许某些学者挖掘出所谓的实证“史料”,就可以改变历史,重新铺设历史轨迹,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公众能做的应该是收集客观证据,无论好坏,将它们保存并流传下去。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