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北等六高校校长共话通识教育:避免功利性,回归大学本义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彤 实习生 余晓宇
2017-08-23 14:51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认为通识教育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而现代的大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8月22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重庆大学六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齐聚校长论坛,以“通识教育与‘双一流’建设”为主题展开对话,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

各抒己见

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看来,中国本科教育改革形势严峻,既要大胆推进改革,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他认为,中国大学教育过去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将来通识教育也不能完全脱离专业教育的基础。“我们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通识教育之路。”

林建华介绍北京大学的改革首先从专业教育入手,打破院系专业课程的壁垒,鼓励学生自由跨专业选择课程,增加流动性,用这样的倒逼机制推动院系建立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发新的课程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从而为通识教育创造制度空间。因此,他认为,不能把通识教育简单理解为建设几门通识课程,而是要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改革始终,真正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清华大学自2002年以来,本科教学体系开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教育,2013年又开始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让理工学生接受基础的读写课程,文科生都必须修一门基础的理工课程等,推进了通识教育实践。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引用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清华的演讲,借“专业教育培养的人都是残缺的”说明:“在清华,通识教育改革是清华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谈到:“在双一流的要求之下,复旦大学确定了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在‘2+x’培养体系中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下一步将会在课程质量提升、教师充分参与、书院内涵建设和慕课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新时期,大学要能够培养掌握社会、国家、民族及人类共同体的未来的人,而这就对通识教育提出了要求,例如要思考通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许宁生还认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要强调“德育优先”。同时,他也在考虑中国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

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的教育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阐述了自己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他强调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的教育,把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中山大学培养的一个部分。“中学的培养的目的是进入大学,而大学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未来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书记讲四个自信,尤其强调文化自信。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普及,是对总书记四个自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从办学理念角度,我们提出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武汉大学提出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要在高尚的人格方面加强人的价值观的塑造、思维方式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升。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认为通识教育对于高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把本来要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要做的事情,因为应试教育放到了大学,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个短板补上,中国就会出大问题。”

重庆大学提出了按照人文素养、思辨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来推进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副校长廖瑞金介绍,作为理工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校,重庆大学在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和实践创新四大课程模块中具有一些理工特色,“力主实践,向通专融合的方向发展“。

通识教育的未来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为中国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林建华表示,专业教育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和职业目标,具有较强的功利目的,但通识教育恰恰要避免功利性。“通识教育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激发学生阅读、思考和想象未来的持久热情和兴趣,只有把人的潜能真正激发出来,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周叶中说道,过去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发展是因为我们在一段时期人才紧缺,对于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大。“人才各方面的储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和过去不一样,所以要真正回归大学的本义,即人的成长,或者说好公民的培养,要以通识教育的理念为指导。”

邱勇认为通识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也要有修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历史感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对于文明的尊重是第二位的,面对各种挑战是第三位的。”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