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为共享单车踩踩刹车:“共治”才能更好“共享”

澎湃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2017-08-23 16: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共享单车进入南京后,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迄今已超过45万辆。乱停乱放、“僵尸车”盘踞道路、退市企业“遗孤”……据媒体报道,在鼓楼区清江南路一处停车场,城管清拖的违停车辆堆积成山,保守估计有上万辆。

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过量投放、利用率低,对于公司、社会,都不是一个合意的结果。不少城市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限制性举措。今年以来,郑州、广州、上海等地主管部门要求暂停新增投放。

当前,共享单车还处于数量投放的同质化竞争时代,有点类似于“军备竞赛”模式。统计显示,上海街头已有150万辆共享单车,平均每16名居民一辆;广州目前投放的车辆也超过80万辆。热点城市的集中投放,导致利用率下降、大量车辆被闲置,这是背离共享经济初衷的。给失控的共享单车增长踩踩刹车,改变因过量投放和管理混乱带来的无序竞争状态,有助于提升市场效率。

有人主张,共享单车的增长应完全由市场竞争来调节,政府不必对数量进行干预。其理由是,公司的自由市场出清机制,会比政府更加精准地“计算”出市场合意的数量,即“军备竞赛”模式中的一方或多方最终被拖垮,退出共享单车市场,从而实现数量的均衡。

市场出清假说,的确最终能消除超额供给、实现市场均衡,但现实远比理论的假设复杂。共享单车的数量竞赛模式一旦开启,公司只能被动接受,跟进必然最终陷入零利润甚至负利润,不跟进立马就会遭到市场的惩罚。说得通俗一点:明知投放大量单车是一件亏本的事情,但是不跟进立马就会损失市场份额,所以每家都只能硬着头皮上,直到把对手拖垮为止——这必然会带来过度投放、管理混乱的问题。

主流经济学认为,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并不必然带来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无序市场往往带来的是“市场失灵”,即市场的无效率。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必要的干预,是纠正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共享单车的野蛮增长,带来了乱停乱放、“僵尸车”等侵害公共利益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政府必须承担其“公共利益维护者”角色所赋予的职责。

从目前来看,政府只是暂时限制了数量的增长,对市场竞争环节、公司市场经营环节并没有直接干预。而且官方措辞是,“暂停新增投放”,总量控制并未排斥动态调整,这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简单的数量控制并不能最终解决共享单车数量泛滥的问题。当务之急,要尽快引导共享单车企业加强对停放秩序的维护管理。共享单车不能只投放不管理,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起码不能只顾商业利益而不管公共秩序,更不能由社会(包括政府)来承担管理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由共享单车承担社会成本的法律基础还有欠缺的地方,例如乱停乱放,城管只能收车,缺乏进一步处理的法律依据。对共享单车公司的不配合行为缺乏硬约束力,对于退市企业“遗孤”的处置更为棘手。“共治”才能更好“共享”,各地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让共享单车企业切实履行起社会责任。

(作者系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