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什么比赛让姚明驻足三小时,他要为草根球员编织一个奥运梦

澎湃新闻记者 蒋逸轩
2017-08-26 17:21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8月25日,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左)在观看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篮球男子青年组决赛。新华社 图

全运会三对三篮球的决赛日现场,姚明足足停留了三个小时。

四个组别,从铜牌争夺战到争冠赛,他几乎看完了最后一个比赛日下午的所有比赛。

颁奖仪式上,姚明把四枚金牌戴在了代表“草根”篮球的公开组冠军成员脖子上,站在不远处微笑看着他们。

全运会三对三篮球诞生的四金中,有三枚金牌属于草根篮球团队——他们或是大学生,或是已经退役的篮球运动员。

或许在东京奥运会,草根球员就能穿上国家队战袍,普通人的篮球梦至少又近了一步。

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公开组决赛中,福建队以20比19战胜广东队,夺得冠军。

姚主席的沉默和微笑

五点多才结束的比赛,刚过三点,姚明就踏进了球馆。

坐到座位上不久,姚明就拿出手机,对着场地拍起小视频来。相比之前多数时候的疲倦状态,这次姚明的精神显然好了很多。他时不时观察着头顶上的场地搭建,还一直和旁边的人对正在进行的比赛交流着。

这是姚明担任篮协主席以来又一次走近三对三篮球——他曾在六月底的成都出席国际篮联U18世界杯的开幕仪式,也曾在一个月前“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启动仪式现身。

他笑侃过自己少年时打三对三被要求不进三秒区的趣事,也充满期待对三人篮球U18女队说出“我在东京等着大家”的希冀。

不过,相比之前两次的致辞,这一次姚明什么也没有说。

大多时候,他只是坐在场边,全神贯注看着场上的一切,再习惯性把手放在鼻子下方思考着什么。只有在颁奖的时候,或许才能从姚明细微的动作中看出一些不同。

姚明把四枚金牌依次挂在男子公开组冠军福建制霸星球队员的脖子上,把每一个奖杯双手捧着,交在他们手中。他微笑看着身旁的公开组球员们,轻轻拍了拍其中一人的肩膀。

把代表“非职业”的男子公开组决赛放在比赛和颁奖的最后一项,不知道这仅仅是巧合,还是组委会的刻意安排,但从姚明的眼神中,你能读出,对于他们,姚明充满了不一样的期待。

在姚明身边,站着十二名获得男子公开组前三名球队的队员。事实上,他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的人。

他们有着自己的标签——“草根”。

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篮球女子公开赛决赛现场。

“草根”给他们“二次创业”机会

“我已经退役八年了,原来打过两届全运会。这一次有机会再参加全运会,很高兴。”

周艳华开心地看着旁边的周偲,她们刚刚代表山东·国泰君安证券队获得了女子公开组的铜牌。

她们都曾经是职业球员,退役之后也相继有了各自的工作。八年后,全运会三对三篮球又给了她们重新披挂上阵的机会。只不过,这一次她们不再是职业球员了。

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三对三篮球,除了有篮协注册等严格条件限制的青年组1队,公开组别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事实上,这些看似“业余”的球队大多由退役的篮球运动员组成,对这些人而言,三对三篮球的出现,给他们更多的是篮球生涯的再延续。

同样夺得男子公开组季军的湖北队成员陈天天也曾是一名职业球员,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球队中退役的篮球运动员占据多数。

“我是以前打过NBL,现在退下来了,球队中还有一些也是之前本省的大学生球员,现在也是毕业了。”

远离职业赛场数年,他们的名字,又一次和篮球挂钩,只不过换上了“草根”的标签。公开组的一些球员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退役后的他们并没有放弃篮球,会和以前的老友在球场打球。这一次,他们又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重回聚光灯下。

在三对三篮球的赛场上,“草根”并不比“职业”要差。

夺得天津全运会首块篮球金牌的女子青年组冠军西安市体一队,并非专业队运动员,作为大学生的她们也只是草根球员而已——“我们其实就是大学生,能战胜专业队我们很高兴。”

中国篮协三人篮球办公室负责人柴文胜也坦言,三对三篮球比赛的特殊性,也使得“职业”和“非职业”的差距没有这么大。

“浙江一队、广东一队有打过CBA的球员,可他们成绩也一般。”

7月23日,姚明参加中国篮协主办的2017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启动仪式。中新社 图

“草根们”的隐忧

随着三对三篮球进入奥运,来到全运,草根球员势必会有更多的机会。

“按常理来说,他们可能进不了国家队,可能连CBA都进不了。但是我们可以让他通过选拔,通过集训,去打国家队的比赛。”柴文胜表示。

在获得男子公开组冠军的福建制霸星球队员张佳滨眼中,通过三对三篮球的平台,进入国家队才是自己最大的梦想——“希望进入国家队,能够超越梦想吧。”

事实上,对于向张佳滨、陈天天一样的“草根”篮球运动员们,在未来,他们的确多了一个发展的渠道,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隐忧。

陈天天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随着三对三篮球的日益火爆,每个省都非常重视,更多的职业球员加入进来。

“每个省下面都开始了每个省的联赛,各个俱乐部甚至都会有三对三的建队,有青年队、有专门的队伍来备战这个三对三的比赛。”

一旦职业队进来,并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比赛,势必会给“草根”的生存空间带来严重挤压。他们还能够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吗?

不过,在柴文胜看来,这两者并不冲突。

“不同的条件,适应不同的比赛。国家队不是一支,三对三人少,我们可以组成多支国家队。参加国外的巡回赛、国内的邀请赛。奥运会是从街头到奥运,我们是从草根到全运,目标就是为奥运增光。”

据悉,篮协在未来甚至会搞一个大擂台,类似于“我要上奥运”、“中华大擂台”这样的平台,从草根开始,一级级打上来,而大擂台的擂主,就可能就是将来的一支国家队。

此外,篮协还正在考虑把全国三对三锦标赛和社会赛事合并,让更多的草根球员获得更高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

对于隐匿在中国数万篮球场中的“草根”球员来说,东京奥运的梦,并不远了。

链接

街头篮球“反哺”三对三篮球

三对三篮球在中国有多么火爆,或许这样一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如今据中国篮协统计,“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覆盖230座城市,有14万人参加,其他的一些商业赛事拥有超过30万的参赛者。

为什么三对三篮球可以发展如此迅速,并且得到更多“草根”球员的青睐。这多少与它的街头文化有关。

事实上,就算三对三篮球如今成为了奥运会正是比赛项目,它的“血液”里还一直流淌着街头篮球的文化精髓——快速攻防转化,激烈身体对抗,在某些比赛中还伴着节奏强烈的嘻哈音乐。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贫民区的黑人青少年就在空地上随便搭建简单的篮球架进行比赛,在只能搭建起半个球场的情况下,他们三人一组进行比赛。这么多年过去,三对三篮球的规则不断改变,形式也越来越新颖,但是它始终是非职业球员在篮球场上的最爱。

正是得益于这种街头篮球形式的普及,才有足够多的篮球人口,为三对三篮球的“草根故事”提供素材。

当全运会举行三人篮球赛期间,在上海也有另一场接头篮球盛宴JUMP10世界街球大奖赛正在展开。在四天时间里,来自全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街头篮球战队汇集于此,共同角逐20万美元的赛事奖金。

当然,这样的街头赛事,如今也为中国的“草根”选提供了一个实战的机会。其中代表中国出战的4支中国队则是经过将近半年的选拔,从今年3月至7月,JUMP10海选系列赛巡回10座城市,选出了48名精英选手齐聚上海,最终从训练营里脱颖而出的32名球员,组成4支“中国之队”。

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代表着不同级别的篮球水平,但都希望能通过非正式的街头篮球从“草根”走向奥运赛场。

中国篮协三人篮球办公室负责人柴文胜就提到了如今这些赛事对于三对三的帮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在社会上的接头篮球比赛,种类和名目很繁多,也能给很多球员提供帮助,但是非常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规程,保证赛事的质量,未来,中国篮协也希望能够对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更好地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开发。”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