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守护⑦|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吸取国外教训,不搞大旅游

澎湃新闻记者 刘霁 发自青海西宁 实习生 蔡欢
2017-08-26 07:45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三江源国家公园宣传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12:41)
2017年8月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使管理三江源国家公园变得有法可依。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条例正式施行仅十天之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在其办公室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

李晓南承诺,三江源国家公园不搞大旅游大开发,维持其原始的生态环境,这是从美国某些国家公园的管理上吸取的教训。

此外,该条例还提及,不得兴设矿产类资源开发项目,现有依法建设地矿产资源类开发项目应当逐步有序退出。李晓南透露,为了恢复生态,原有的大大小小48个矿产类项目已全部退出。

对于访客管理制度,李晓南介绍,未提前预约的个人和团体原则上不予接待。

此外,设置生态管护员岗位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一个创举,目前已有9975名当地的牧民作为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培训、评估、考核等工作有序开展。李晓南认为,这有利于调动百姓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性,“他们成为了生态保护的主人。”

三江源国家公园所辖的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也于今年7月7日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对于可可西里,李晓南说,今后要按照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的双重标准进行管理。同时,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管理,也会部分参照遗产地的管理标准。

阿尼玛卿雪山 本文图片均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

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正在搭建

2015年12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在中共中央深改组第19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2016年4月,青海省委常委会议明确提出力争于5年内建成三江源国家公园,2016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成立,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

三江源国家公园由长江源(包含可可西里)、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构成“一园三区”的格局,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面积的31.16%。

一年打基础、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建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分五年定下三步走战略。对于公园目前所处阶段,李晓南将其比作为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身强体健,正是往前冲,拼事业的时候”。

通天河保护分区

三江源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年均可向下游提供约60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李晓南强调,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青藏高原生态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的程度、保护的成效、未来保护的规划等是做好国家安全生态屏障的核心和关键。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正式提出将“国家公园体制”作为创新自然保护体制之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大批以“公园”命名的自然保护地,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

李晓南介绍道,三江源国家公园既不是风景名胜区也不是自然保护区的2.0版本。

“这是一种新的模式,对各类资源、保护地的综合管理。这是中国特色的的国家公园的显著标志,是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家公园的显著特点,体现了山水田湖林草一体化管理的理念。”

李晓南透露,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标准体系正在搭建,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大纲即将出台。“标准大纲是保护与建设的标准,也就是关于保护到什么水平的标准。”

扎陵湖湿地

大部制改革解决九龙治水问题

因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国家公园形成了“一园三区”的格局,在保护方面也各有侧重。

此外,李晓南还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在改革“一刀切”的治理模式。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它的生态系统里面有冰川、林地、湿地、野生动物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治理应该是综合施策,不是单打一——比如今年就搞湿地,不管林地——不能这样做。所以要改变过去的“一刀切”模式。”

在生态治理的管理模式上,三江源国家公园也不再是过去的一个部门管一块。在管理局成立之初,就完成了对3个园区所涉4县的大部制改革,精简县政府组成部门,将涉及到环境保护方面部门统一纳入到园区管委会。

李晓南介绍,这种改革形成了园区管委会与县政府合理分工、有序合作的良好格局,彻底解决了“九龙治水”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

“现在形成了多部门联手、联合,在设定的统一的目标下共同发力。”

李晓南还说,目前,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局局牵头,联手羌塘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已经就环境损坏,野生动物盗猎,矿产盗采等等开展多次联动执法。

藏原羚

未提前预约的访客原则上不予以接待

为了使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做到有法可依,青海省政府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该条例由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17年6月2日通过,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李晓南说,从此,保护与建设有了法律依据和准则。

条例指出,不得兴设矿产类资源开发项目,现有依法建设地矿产资源类开发项目应当逐步有序退出。李晓南介绍称,为了恢复生态,原有的大大小小48个项目已全部退出。

对于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经营活动”,李晓南进一步解释说,工作人员的直系亲属也不得参与经营活动。

条例指出,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实现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李晓南说,“我们不搞公园的封闭,要让外界、更多的人们感受到三江源之美。”

美丽背后也有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冰川退缩等环境危机,为使保护与体验兼顾,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了访客预约制度,未提前预约的个人和团体原则上不予以接待,以《三江源国家公园访客管理办法》作为法规依据。

李晓南说,访客是指以生态保护为最高目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等前提下,依法依规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自然体验、科学研究等的个人和团体。“例如,在黄河源园区,规定访客团队每批次不能超过十人,一个月不能有超过十次这样的活动。”

并且,原则上核心保育区和生态保育修复区禁止访客进入,其他区域,要在管护人员的带领下合规进行体验活动。

玉珠峰

生态管护员岗位每月可获得1800元收入

既要保护生态,也要利用生态保护民生,李晓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说。

对此,他解释说,在三江源这个生态区域里居住着藏族群众,他们得生活生产,这是这片区域的一个特点。基于这个特点,生态保护的同时必须把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也抓在手上。“要让百姓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有获得感,有幸福感,增加收入,改善民生。”

如何将这一设想落地?三江源国家公园创新了一项生态保护机制,在三个园区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李晓南介绍道,目前共有9975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培训、评估、考核等工作有序开展。目前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

李晓南说,聘用的生态管护员就是当地的牧民,负责对园区内的草原、湿地、林地、河流、湖泊等进行日常巡查等,每月可获得1800元的收入。

在他看来,这种模式使老百姓发挥了生态保护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百姓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这才是绿色发展。”

“老百姓感觉到做保护就能得钱,保护的是绿色的公共产品,给大家提供的是良好的空气,清澈的水源。”

目前,这种模式正在挑选的四个自然示范村展开。李晓南说,这种模式将会在整个公园区域内推广。为保证这种模式落到实处,青海省政府还出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管理办法(试行)》,做到有法可依。

此外,为强化法制化管理,管理局还将生态法庭的实践成果应用到了三江源地区,在青海玉树成立了生态法庭,形成了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

曲麻莱县麻多乡约古宗列保护分区藏野驴

吸取国外教训,不搞大旅游大开发

“国家公园”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而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园则有百余年的历史。成立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成立于1885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晓南说,三江源国家公园与上述两家公园建立了互访机制,从交流学习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注意吸取了教训。

李晓南说,黄石国家公园很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对黄石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定期的监测、观测和研究,强化保护措施”。他坦言,这正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短板,缺乏科技层面的支撑,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而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在环境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

为解决这些问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青海大学联合开设了国家公园专业,依据现有的相关专业设置课程。李晓南说,该专业的首批学生将于明年毕业,届时他们将投身于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当中。此外,管理局还与国内三十多家院校合作,搭建科研团队。

经验要学习,教训要吸取。李晓南说,我们不走国外某些国家公园过度旅游开发和建设的路子,不搞大开发大旅游。除了国家投入以外,还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推进国家公园的建设。

但必要的工程治理建设是需要的,李晓南说,对那些干旱和草场退化区域,可以人工增雨,在地面上补植补播,使其自然恢复能力的基础条件变得更好。

作为长江源园区的一部分,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管理与建设也备受外界关注。

李晓南表示,将按照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的双重标准管理与建设可可西里地区,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加以改善。此外,他还强调,管理局也会参照世界遗产地的部分管理标准管理公园的其他区域,形成一套独有的实践模式。

玛多湿地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