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诗人韩博:酒神精神对于每个人其实都很重要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7-08-26 09: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提起诗人和酒之间的关系,端起酒杯能聊上几天几夜。诗人韩博也是一个标准的“酒徒”。在国外旅行期间,葡萄酒是串起他旅行的重要线索,他在不同的地方喝了不同的酒,微醺之间精神也游荡探索了欧洲古老的“酒神文化”。

韩博

作家写游记的不少,韩博在旅途中也写了不少游记。浙江文艺出版社建议他结集出书之后,韩博才仔细审视了之前断续写下的游记,发现自己不经意间已经把“酒神精神”这个主题融入了不少作品之中。于是整理之后,有了两本游记,《与酒神同行》和《涂鸦与圣像——异托邦城市简史》。

上海书展期间,韩博携两本新书参加了读者见面会。他长发过肩,面庞轮廓明显,有几分诗人的不羁也有几分酒徒的洒脱。而两位对谈嘉宾,一位是同为诗人的胡桑,一位是品酒师叶文。

与其说游记,更像世界文化史

《与酒神同行》与其说是游记,更像是一本别具一格的世界文化史。在书中,韩博打破时空束缚,从酒神文化的角度,选出六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有着古典文明与文艺复兴底色的意大利,有着罗马天主教文明底色的波兰,代表东正教文明的塞尔维亚,代表新教文明的英国,可以看作欧洲文明“新世界”的阿根廷,以及“上帝死了”后以达达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瑞士。在对这六种文明类型的描绘中,韩博在看似差异巨大的古典传统与先锋文化、西方传说与东方思考之间,找到其内在的文化和艺术关联,呈现出一幅精彩的艺术图谱。

《与酒神同行》

“这本书中有韩博对于整个西方文明精神的重新考量。在走马观花和观光的同时,他作为游记作者,做了一个哲人式的哲思。”胡桑对韩博书中哲理性的部分评价颇高。

酒神精神来源于希腊,“酒神”即狄俄尼索斯,后来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这本书中将阿波罗的理性、秩序与狄俄尼索斯(酒神)的狂热、不稳定对举,把“酒神精神”拎出来变成西方文明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韩博虽然在书中以“酒神精神”贯穿西方文明,但他更希望通过酒神精神讨论到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我觉得整个人类文明是一体的,整个文明互相传递,互相影响,只不过会有一些独特的变异。”

《与酒神同行》内页

正因如此,书中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韩博举例,书中有一篇是写瑞士的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是一个很现代的艺术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达达主义中对非理性意识的推崇使韩博从中看出了“酒神精神”的现代表现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实际上就是欧洲对理性的推崇,导致后来变成这样一种非理性的结果。当时很多艺术家逃到苏黎士,因为苏黎士是一个中立国,他们希望在那里用一种非理性的意识来抑制理性的问题。达达主义的影响实际上非常大,如果没有达达主义根本不可能有美国战后的那些艺术。它的确是一种治疗方案,在这本书中写达达主义,实际上我也是写酒神精神,只不过它是一种现代的表现形态。”

酒神精神在当代也有价值

韩博从达达主义入手,上溯欧洲文明的根源,在胡桑看来是从尾巴上去理解酒神,达达主义可以说是“酒神精神的当代版本”。

胡桑认为,从这个角度看,20世纪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包括整个摇滚艺术,确实是某种意义上在转换酒神精神。

《涂鸦与圣像》

“酒神精神说穿了就是对阿波罗的反抗,就是用酒对抗太阳,用非理性对抗理性,用梦幻对抗清晰。那么这些就是梦幻、不体系,凌乱,他们代表另一种秩序。这种秩序看起来很乱,但他们内在是——我们在认真的撒娇。”

品酒师叶文对酒神精神的理解,走的则是从西方文明源头的希腊顺流而下的一套道路。叶文是学意大利语出身,对于意大利文化有非常精深的了解。韩博最早在游记中写到酒神文化,也是源于叶文设计的一次穿越希腊、意大利西西里的葡萄酒之旅。

叶文认为酒是一把钥匙,可以引领我们进入酒神精神的本质。喝酒之后,酒可以把人引领到“醉”的状态,在醉酒的状态中,似乎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是被打破的,人在这个状态中回归本质。

“尼采把这种醉的状态定义为一种个体回归母体的冲动。应该说整个西方文明是有一个母亲的,这个母亲可以说是古希腊文化,包括古罗马,这是整个文化的源泉。”

《涂鸦与圣像》内页

因为醉酒让人们由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所以希腊文化中,葡萄酒成为一个十分灿烂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葡萄酒的崇尚又被带到了古罗马帝国,然后又从古罗马帝国到现今的意大利地区,扩张到了整个旧世纪的欧洲。同时伴随着酒的传播,酒神精神也随着欧洲移民传播到了新世纪。”

叶文认为,在如今酒神精神仍然有深厚的土壤,物质发展过快让人的精神无所适从,这时候,酒可以作为一把钥匙,让我们进入酒神精神的本质,帮助我们化解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韩博觉得,“酒神精神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意大利的每个酒庄都在写诗

韩博和叶文在欧洲喝了很多葡萄酒,意大利葡萄酒的丰富性最让他沉醉,他甚至不吝以“诗”来形容意大利的酒,“意大利实在是像写诗一样,每一个酒庄都在写诗,每一个酒庄都不一样。”

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在西西里,叶文带着大家去了一个餐厅,喝了一支以古希腊方式酿造出的葡萄酒,从打开到喝完,这支酒的口味一直在变化。

“它完全是活的,我以前从来没喝过那样的酒。”韩博感叹。

《涂鸦与圣像:异托邦城市简史》

意大利也是一个最有“酒神精神”的国家,费里尼晚期的电影《卡萨诺瓦》和《女人城》里有很多酒神狂欢的意味。韩博觉得,酒神精神在欧洲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之中。

他和叶文一起去过一个意大利酒庄,由一男一女经营,都不是意大利人,男的是西班牙人,女的是比利时人。他们来到意大利做酒,是因为觉得应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地方去生活。他们做的酒,在韩博看来基本不符合市场逻辑,比如“圣酒”,生产周期很长,里面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用韩博的话说,是很“非理性的”。

他写游记也是非理性的,从葡萄酒荡开笔触,聊到圣母、但丁、《唐璜》,整个欧洲文明图景徐徐展现。

“韩博应该查阅了很多资料才写出这个文章。但他行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能够把事物和自己的阅读那么精妙地融合在一起,或者像拍摄电影一样叠加在一起。所以它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游记,它是一个文学作品。”胡桑认为读韩博这两本游记是有趣的阅读体验,能扫清很多知识盲点,又有文学阅读的愉悦,“就算脱离了游记的范畴,它也是成立的,是一篇篇可以独立成文的作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