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的社区文化中心是如何服务于居民文化需求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7-08-26 10:1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公共文化”是上海的一块名片。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丰富的演出,参与读书、插花等体验活动,和社区文化中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大会现场。大众网 图

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8月24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市各区街镇近200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议表彰了15位从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30年以上工作者代表;审议并通过《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五年工作报告》《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章程》(2017年版)《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五年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二届理事、监事会成员,以及协会第二届领导班子;审议和通过了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和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决议。

“原来没有这个平台大家都是各自为政,我和你之间很少有走动机会。这个协会搭建了平台,让大家交流机会更直接了,形成了体系化组织化的局面。”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四年一次换届,谈到这四年协会成立之后产生的变化,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认为,最大的作用还是“交流”。

15位从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30年以上工作者受到表彰。大众网 图

上海市构建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文化配送体系,现在正在向更基层的第四级“村居”延伸。作为公共文化配送第三级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市有200多个。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的成立,让这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了沟通交流、互通有无的平台。

“怎么建好管好文化中心是个课题,大家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嘉定区菊园新区社区文化中心主任马慧怡在公共文化岗位上工作多年,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成立以来,第一批就加入了。协会有自己的简报,综合各区经验和建议,社交媒体火起来以后,还有了自己的微信群和公共号,“这样我们平时就能互相交流,了解别人的做法。文化中心平时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及时梳理,通过平台向文广局汇报。”

社区文化中心最需要的是公共文化资源,马慧怡记得长期以来各个社区文化中心都是自己搞演出,不少演出局限于本区。不久前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严震华倡议街镇之间演出相互交流,“这一下解决了两方面需求,老百姓希望有更多演出平台,‘走出’本区域,本街镇老百姓也不是只看到一些老面孔,能看到新的演出。”

严震华当选了本届协会会长,在她看来协会除了是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还是一个为各社区文化中心排忧解难的平台。

社区文化中心面对的是基层民众,情况复杂,参加活动的居民有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还有精神病人,曾有社区文化中心遇到有老人跳舞突然发病去世的事情,家属认为社区文化中心应该承担责任,但社区文化中心又无法以后将这些高龄者拒之门外。

“最后这个社区文化中心就通过协会反映了这件事,协会联系了保险公司,专门为社区文化中心设计了一个险种,为来参加活动的人员上保险,解决这个问题。”

严震华表示,目前第二届选举刚结束,接下来他们也会广泛听取各文化中心的意见,帮忙解决问题。

“现在上海大概已经有超过五分之四的社区文化中心加入了协会。” 杨庆红说,在公共文化领域工作多年,最感激的就是这些基层工作者,社区工作繁杂,加班情况常见,每个人都是满怀奉献精神坚守在岗位上,因此,政府也希望通过协会,多提供培训机会,给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