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座城曾提悲壮“奥运三问”,明迎全运盛会、启健康中国新程

杨维成 刘元旭 李鲲/新华社
2017-08-26 13:20
运动家 >
字号

圣火耀津门,梦想照神州。

8月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即将在天津激情绽放,在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体育摇篮”的城市镌刻下新的体育荣光。

近代中国看天津。作为中国近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天津开创了中国近代体育的若干第一,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奥运三问”。

体育梦想从这里起航。从无到有,百年前,天津曾经记录中国近代体育的沧桑过往;从弱到强,百年后,天津正在见证波澜壮阔的体育强国梦想。

第十三届全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天津海河三岔口思源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领近代体育风气之先

8月6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天津海河三岔口举行。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城”。南北运河“二水交流下海门”的三岔口,曾是天津的城市“胚胎”。

当圣火火种搭乘“全运号”游艇从三岔口沿海河顺流而下时,两岸坐落的“中国第一座室内篮球馆”“中国第一座网球场”“中国第一座规范的赛马场”,如同穿越百年的时光机,将人们带入中国体育的历史深处。

19世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天津被迫开埠。随着海河两岸九国租界的设立,西方体育项目开始传入,天津由此成为我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先驱城市。

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台球、垒球、羽毛球、赛艇、田径……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体育项目,最初由西方传入天津,并逐渐传播到全国。

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展出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关于“奥运三问”的展览。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走进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一张图表清晰展现了近代部分西方体育项目传入天津的时间轴:1864年英式足球,1871年溜冰,1885年网球,1904年乒乓球……

“西方体育的传入,虽然伴随着一段屈辱往事,但从历史角度看,却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馆长白国胜说。

由此,在这座被称为“中国北方奥林匹亚”的城市,一系列引领中国风气之先的赛事陆续上演——

篮球比赛。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一场篮球比赛。上世纪30年代,“南开五虎”威震篮坛。

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内,展示着“南开五虎”的照片。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模仿奥运会比赛。1897年,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邀请兄弟学校共同举行了一次包括12个项目的赛跑活动。

成立学校足球队。1902年,天津新学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学校足球队,人称“辫子足球队”。

成立体育用品厂。面对当年中国连一个篮球都制作不出来的尴尬,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第一家体育用品厂——天津利生制球厂开张。

天津市体育用品部门为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生产优质运动器材。新华社记者 时盘棋 摄

举行乒乓球公开赛。1931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第一次全市乒乓球公开赛,这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最早的正式公开赛。

那一段苦难屈辱的历史中,面对“东亚病夫”的耻辱,体育始终与“强身救国”紧密联系。

李鸿章1881年创办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天津水师学堂,1885年,创办中国最早的陆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击剑、拳击、足球、跳高、跳远等相继被列为体育课程,将体育训练与军事训练结合起来。

“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出生于天津的一代爱国武术宗师霍元甲,创办了“精武会”,积极提倡体育,扬我国威,力雪国耻。

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天津市民园体育场举行,第一棒火炬手、奥运冠军魏秋月开始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开百年追梦之路

8月8日,火炬手从天津民园体育场起跑,开启了全运会圣火在天津16个区的传递旅程。

民园体育场与一位奥运冠军有着很深的渊源。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于天津的苏格兰人、巴黎奥运会男子400米冠军李爱锐参与了该体育场改造设计,使之成为当时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

市民在天津市民园体育场散步锻炼、休闲避暑。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当时的中国,虽然积弱积贫,但奥运的梦想却早已萌发。

时光倒回到1907年,著名教育家、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第五届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上,做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讲,首次提出“我国也应立即成立奥林匹克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

天津体育仁人志士的集体智慧,在1908年催生出伟大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派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

这是中国奥运追梦的开端。然而,弱国无体育,回答“第一问”已是24年后。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南京政府宣布不派选手参加。为粉碎日本派伪满洲国代表参加的阴谋,张伯苓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积极奔走,最终刘长春代表中国人第一次步入奥运会殿堂。

4年后,“第二问”又由梦想变为现实。1936年,柏林奥运会时,中国派出一支完整队伍参赛。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现场,来自天津的篮球队队员张长禄担任旗手。

图为1952年7月29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

但自1952年之后,由于当时的国际奥委会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国被迫退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但追逐奥运梦想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射击选手许海峰改写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历史,吹响了中国体育向世界进军的号角,更促进了奥林匹克精神在十多亿人口中的传播。

许海峰(右)为中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后,在赛场受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黄中的热烈祝贺。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15枚金牌,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28枚金牌,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32枚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51枚金牌……一个体育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在中国奥运长卷上,也不断镌刻下天津体育健儿的名字:陈一冰,佟文,雷声,桑雪,张平,张娜,李珊,魏秋月……

而最终实现“第三问”的梦想,则整整用了100年。

“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张伯苓曾预言。

2008年8月8日晚,中国体操运动员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准备点燃主火炬塔的导火索。新华社记者 郭大岳 摄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百年梦想终圆。2015年,国际奥委会又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由此,中国成为“奥运举办大满贯”国家。

国运盛,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和巩固,潜优势项目有所提升,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进步明显,冬季项目稳步发展,体育领域一系列改革持续深化。

迈进在伟大复兴征途上,中国体育正在不断书写着新精彩。

这是航拍的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启健康中国新程

8月27日,全运会圣火将进入天津地标建筑——“水滴”体育场,点燃主火炬。

9年前,作为北京奥运会协办场馆的“水滴”,见证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9年后,作为中国国内体育最高盛会开幕式举办地,“水滴”还将见证体育强国梦想的勃发。

透过本届全运会这扇窗,可以看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同步发展,正成为体育强国梦的清晰指向。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龙舟从民间传统活动走上全运会的舞台,天津市龙舟协会秘书长田树宝心潮澎湃:“这给广大龙舟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也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

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比赛项目,共19大项126小项,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龙舟、舞龙、轮滑、滑板等喜闻乐见的群众项目纷纷登场。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项目航海模型比赛在天津开赛。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全运惠民、健康中国”,这不仅仅是本届全运会的主题,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本届全运会的场馆建设也是着眼于未来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民众休闲和健身。

据全运会组委会场馆工程部工作人员汤浩介绍,本届全运会在天津共有47个比赛场馆,在利用11个现有场馆的基础上,提升改造15个场馆,并新建21个场馆,其中4个由体育局集中建设,10个分布在高校内,2个建设在郊区,5个由社会力量建设。

“这样的场馆布局充分考虑了体育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最大化,使比赛场馆建设与高校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社会参与度。”汤浩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现在的百姓,健身和健康的理念越来越强。”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副校长张世奎说,“我们传承精武精神,积极推广全民健身,广泛与学校、社区合作,培训武术,现在在当地的受众已有上万人。”

坐落在海河沿岸的天津市富民路体育公园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在天津,海河边,公园里,绿道上,小区内,到处可以见到市民健身的身影,到处可见政府投资建设的各种体育健身设施,注重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

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说,在全运惠民工程中,天津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和体育健身设施,提升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的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就能找到健身场所。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个体参与到形成风尚,体育强国战略正沸腾起全民健身的海洋,成为标注国家强大与进步的清晰刻度。

经过十多天的紧张角逐,天津全运会盛筵终将落幕,但“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圣火将永不熄灭。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一个更加有温度、深度、气度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