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部编版三科教材9月投用,小学语文古诗文选篇增加总占比三成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彤
2017-08-28 16:4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8月28日,教育部召开2017年教育金秋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在会上介绍说,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郑富芝说,三科教材编写从2012年启动,到2017年全部完成编写工作,历时五年。新编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被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

新编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回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提问时,否认了网传的鲁迅作品“大撤退”的说法。他说,这次新教材小学选入了两篇鲁迅的作品,初中选了七篇。他同时表示,此次教材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

新版语文教材将适度降低拼音教学的难度。东方IC 资料

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

据温儒敏介绍,这次统编本语文的面世不应该理解为对既有语文教材的颠覆,“它不是说以前都不行就把它颠覆了,以前各个版本优秀的、好的经验也应尽量吸收进来。”

他说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语文素养”重在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选文的思想性,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文化人。

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小学约40篇,初中30多篇。如《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清贫》《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教材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袖,也有江姐、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还有鲁迅、茅盾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

此外,语文教材注重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精华,选取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外国作品约占总篇数的10%。选文涉及革命领袖和历史人物如列宁、高尔基,科学家如居里夫人、法布尔,自然和人文景观如荷兰的牧场、埃及的金字塔。选入的知名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谈读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

据温儒敏介绍,此次教材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改进识字写字教学的方式。“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置,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进一步激发孩子认字读书的兴趣。”他还认为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汉语拼音有点困难,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就是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环节,它就是个工具,认知的工具。”

“这套语文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接着就是‘金、木、水、火、土’,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ABC,bo、po、mo、fo,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bo、po、mo、fo混在一块儿也很困难,所以往后推。”

温儒敏还强调了认写分流、多用少写、多元识字。他说现在常用字,低学段的原来是1800字,现在减少到1600字,而且以前要求会读、会写、会认,现在强调多认少写。

温儒敏同时否认了“文言文大增”的说法,他表示,现在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是加强了,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小学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选篇数量有增加,初中基本上跟以前一样。

他说,小学古诗文增加的原因,一是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加强、传承;二是教学的需要。“因为小学阶段,是孩子们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他可以不太理解,但是让他多读、多背、多诵,打下一个基础,所以这方面增量是比较明显的。”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

历史教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小兵介绍称,初中历史教材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历史教材主要内容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五个方面。

叶小兵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历史教材专门有2册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到最终胜利14年的史实,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我们这次整体设计上来说,课后的练习不再是那种机械记忆的练习。”叶小兵介绍,过去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都是引导学生背书。“我们这次是课后活动,主要是设计学生赏析、分辨、比较、综合等等一些活动,希望学生在这些活动当中复习、巩固并且提升认识。”

他说,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因为涉及到《马关条约》,这节课课后的活动,不要求学生去复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款内容,而是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马关条约》签了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投资在中国设厂投资,今天的中国,外资也可以进入到中国来设厂,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联系、比较、分析,去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对中国的危害,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教材:设有法治教育专册

道德与法治教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介绍说,《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此外,为了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在教材呈现方式上,遵循如下逻辑结构:一是经验导入——设置情境或活动导入,与较为典型的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二是聚焦主题,正面陈述有一定知识支撑的观点、原则;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并有相关行动方法的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王敬波说,在小学和初中分别编写了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内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系统强化法治教育。

小学4个单元9课,小学法治专册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以及法律维护生活秩序的作用;二是通过身份的获得、国籍的法律规定、居民身份证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是介绍国家机构的产生及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引导学生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与监督;四是重点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维权的方法。

初中法治专册主要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