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外交|中国谨慎开辟“冰上丝绸之路”,6商船将走北极航道

澎湃新闻记者 高行
2017-08-31 21:01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8月31日,中国3.6万吨的多用途船“天健”轮从连云港出发,取道被称为“冰上丝绸之路”的北极东北航道,前往丹麦和俄罗斯的港口。

这是今年中国第三艘穿越北极航道的商船。中国今年全年将会有6艘商船穿越北极航道,这也是中国历年来航行北极船舶数最多的一次。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北极部分水域夏季“无冰期”逐渐延长,地球上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大洋正在变得繁忙,北极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

事实上,作为诸多珍稀矿物的产地和连接亚欧美三个大陆的最短航程,除了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这些拥有北极圈内领土的国家,北极地区也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0日报道,日本外务省北极担当大使井出圭司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一个与北极相关的会议上表示,日本将在下月初举行的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与俄罗斯讨论北极合作。

“北极冰川消融的速度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在8月28日盘古智库举行的“中新智库论坛——亚太安全面临的挑战”活动上,长期关注中国外交和极地战略的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兰马克(Marc Lanteigne)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客观气候条件的变化为北极的开发带来了机遇,也对人类的北极治理提出了更紧迫的挑战,“在未来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在北极地区的权力结构安排上有所突破,不仅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需要做的。”

2017年7月20日报道,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东方IC 资料

中国正越来越多参与北极议题

第7届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和外国科学界代表国际会议近日在俄罗斯举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30日报道,本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与落实北极地区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安全问题、北极能源领域国际经济合作前景等。

与会各方将研究保障北极地区安全的交通物流任务,其中包括因为该地区发展而使用北方海路所产生的问题。此外,会议日程还包括在北极地区的国际生态合作、落实社会规划和地区发展等议题。

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科研目前居于领先地位。出席此次会议的日本外务省北极担当大使井出圭司表示,日本希望在下月初借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举行的日俄领导人会晤中,就两国北极合作问题进行磋商,其中包括经济技术项目的合作。第三届东方经济论坛将于9月6日至7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

而据中国国家能源网8月3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出席了此次会议,努尔·白克力表示,中方尊重北极国家根据国际法对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资源享有的主权权利,尊重北极地区居民的利益和关切,重视北极生态环境保护,愿意发挥自身优势,与各方精诚合作,为北极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贡献力量。

今年5月22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了《中国的南极事业》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全面总结、阐述中国在南极科考开发方面的成就。然而,对于更具战略价值、各大国竞争态势也更加激烈的北极开发,中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公布类似的政策文件。

“中国参与北极开发与研究,起步晚,认知少,各方面储备相对不足,”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8月30日对澎湃新闻表示,“但是对于主要的北极议题,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做了公开的阐明。”

自从2013年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之后,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阐明自己在北极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5年10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在冰岛举办的第三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国别专题会议上发表主旨发言,提出中国在北极问题上坚持六项具体的政策主张。

2017年3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俄罗斯举办的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将秉承尊重、合作、可持续三大政策理念参与北极事务。

此外,美国海事杂志《海事行政》8月16日援引美国一份智库报告显示,中国在北纬60度以北地区的投资已经接近900亿美元,其中与北极有关的投资项目达21个,价值超过10亿美元。

今年8月17日,中国唯一一艘极地破冰科考船“雪龙”号首次独立穿越整个北极中央航道。这条长达2500公里的航道包含了北极点及其附近的公海水域。

兰马克认为,尽管中国在北极地区的经济和科研活动日益积极,但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时依然在努力保持一条“不冷不热”的政策路线。“和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不同,中国并不是北极周边国家,因此中国对于改变北极地区的现状表现得比较谨慎,它努力地保证自己不被视作一个突然闯入局面的参与者。”

争夺北极控制权,美俄“暗战”正酣

在极地治理方面,人类围绕南极探索出了“南极模式”。所谓“南极模式”,是指按照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和此后几十年内陆续签订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的规定,南极被视为“永远专用于和平目的”,“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目标”。根据国际法,各国禁止在南极从事任何带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对南极的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也被冻结,唯一被条约公开鼓励的行为是出于科学目的进行的考察与合作。

但与南极这块遥远的大陆不同,北极地区分布着多个大国。张侠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仿照“南极模式”,追求将整个北极视为国际社会共有的水域,这一设想或许并不现实。因为北极地区的陆地部分大部分属于已经确定的国家主权领土,而海洋部分则受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管辖。根据《公约》规定,一国对其领海基线以外12海里内的水域享有主权,对其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的专属经济区享有资源开发的专有权。这已经被公认为北极治理规则的基础。

“在北极复制‘南极模式’,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项,”兰马克表示,“但是一些北极国家无疑将会进行反对,例如俄罗斯,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主权问题。”

兰马克还表示,“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北极就像是一块蓝莓蛋糕,只能在8个北极国家之间分一分,而域外国家什么都得不到。”

目前,北极地区一些国家正在通过加强军事存在等方式,强化对北极的控制。

今年2月,路透社报道称,通过研究多份俄罗斯政府文件和对俄官员与学者的走访,可以证实,俄罗斯正在北极地区进行苏联解体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试图增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能力。具体包括新建核动力破冰船、扩充部署在北冰洋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建设或翻新北极地区的军事基地,并在军队中成立北极旅队等。

而另一个北极大国美国也对北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切”。2013年,奥巴马政府公布《北极地区国家战略》;2015年,奥巴马到访阿拉斯加州,成为首位踏上北极地区的美国在任总统;同时,美国与挪威、加拿大等北极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也不断加强。2016年11月末至12月初,挪威陆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挪威与俄罗斯边界附近的希尔克内斯进行了联合军演。从2017年1月开始,约33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将以轮换驻扎的方式在挪威驻守,以加强对北极的控制。

如何在“南极模式”和“蓝莓蛋糕”之间做出平衡?在2015年外交部副部长张明阐述的“六点政策”中,则体现出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六点政策”中,既包括“北极大陆和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北极国家,北极国家在北极海域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各国有义务尊重和维护北极国家在北极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等内容,也包括“应该保障北极域外国家依据国际法在北极地区开展科研、航行和开发等活动的权利”以及“域外国家的知识、技术、资金和市场也可以为开发北极作出贡献”等内容。

不过,兰马克也认为,由于北极各国之间复杂的主权声索情况,“国际化”在诸多北极议题中尚属敏感话题,中国能在这一问题上扮演多大角色,以及各国将做出什么反应,目前都还有待观察。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